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
例:在车床上车一批轴,要求为Φ
025?0.1mm。已知轴径尺寸误差按正待分布,
x=24.96mm,
?σ=0.02mm,问这批加工件合格品率是多少?不合格平率是多少?能否修复? 解:1)标准化变化
Z=(x-x)/σ=(25-24.96)/0.02=2 2)偏大不合格平率为:0.5-?F2=0.4772
F2=0.5-0.4772=2.28%(不可
修复的不合格品)
3)偏小不合格平率为:0.5-0.49865=0.00135=0.135%(可修复的不合格品)
4)合格品为:1-2.28%-0.135%=97.595%
1. 单项选择
1-1 表面粗糙度的波长与波高比值一般( )。
① 小于50 ② 等于50~200 ③ 等于200~1000 ④ 大于1000
1-2 表面层加工硬化程度是指( )。
① 表面层的硬度 ②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比 ③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
度之差
④ 表面层的硬度与基体硬度之差与基体硬度之比 1-22 强迫振动的频率与外界干扰力的频率( )。
① 无关 ② 相近 ③ 相同 ④ 相同或成整倍数关系 1-24 自激振动的频率( )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 ① 大于 ② 小于 ③ 等于 ④ 等于或接近于
4. 分析计算题
4-1 试选择习图5-4-1示三个零件的粗﹑精基准。其中a)齿轮,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 b)液压油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c)飞轮,毛坯为铸件。均为批量生产。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工表面。
t A
t B
A C B a)
b) 习图5-4-1
t C c)
4-1答案:
1. 图a:① 精基准——齿轮的设计基准是孔A。按基准重合原则,应选孔A为精基准。以A为精基准也可以方便地加工其他表面,与统一基准原则相一致。故选孔A为统一精基准。 ② 粗基准——齿轮各表面均需加工,不存在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相互位置关系的问题。在加工孔A时,以外圆定位较为方便,且可以保证以孔A定位加工外圆时获得较均匀的余量,故选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2. 图b:① 精基准——液压油缸的设计基准是孔B。按基准重合原则,应选孔B为精基准。以B为精基准也可以方便地加工其他表面,与统一基准原则相一致。故选孔B为统一精基准。② 粗基准——液压油缸外圆没有功能要求,与孔B也没有位置关系要求。而孔B是重要加工面,从保证其余量均匀的角度出发,应选孔B的毛坯孔作定位粗基准。
3. 图c:① 精基准——飞轮的设计基准是孔C。按基准重合原则,应选孔C为精基准。以C为精基准也可以方便地加工其他表面,与统一基准原则相一致。故选孔C为统一精基准。② 粗基准——为保证飞轮旋转时的平衡,大外圆与不加工孔要求同轴,且不加工内端面与外圆台阶面距离应尽可能的均匀,故应不加工孔及内端面作定位粗基准。
04-2 今加工一批直径为?25?0.021mm,Ra = 0.8mm,长度为55mm的光轴,材料为45钢,
毛坯为直径φ28±0.3mm的热轧棒料,试确定其在大批量生产中的工艺路线以及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其偏差。 4-2 答案:
5. 确定工艺路线: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2. 确定各工序余量:根据经验或查手册确定,精磨余量=0.1mm,粗磨余量=0.3mm,半精车余量=1.0mm,粗车余量=总余量-(精磨余量+粗磨余量+半精车余量)=4-(0.1+0.3+1.0)=2.6 mm。
3. 计算各工序基本尺寸:精磨基本尺寸=24 mm,粗磨基本尺寸=(24+0.1)=24.1 mm,半精车基本尺寸=(24.1+0.3)=24.4 mm,粗车基本尺寸=(24.4+1.0)=25.4 mm。
4. 确定各工序加工经济精度:精磨IT6(设计要求),粗磨IT8,半精车IT11,粗车IT13。
5. 按入体原则标注各工序尺寸及公差:
00精磨—?24?0.013mm,粗磨—?24.1?0.033mm,半精车—?24.4?0.13mm,粗车
0—?25.4?0.33mm。
0004-3 习图5-4-2所示a)为一轴套零件,尺寸38?0.1mm和8?0、c)、d).05mm已加工好,b)
为钻孔加工时三种定位方案的简图。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1 、A2和 A3。
0
10±0.1 8 -0.05 A1 A2
38 -0 0.1
a)
b)
c)
d)
A3 习图5-4-2
4-3答案:
A2 1)图b:基准重合,定位误差?DW?0,A1?10?0.1mm;
02)图c:尺寸A2,10±0.1和8?0.058 0 -0.05 10±0.1 0 8 -0.05 10±0.1 A3 构成一个尺寸链(见习解图5X4-2c),
其中尺寸10±0.1是封闭环,尺寸A2和
08?0.050 38 -0.1 是组成环,且
08?0A2为增环,.05c)
习图5-4-3ans
d)
为
减环。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
10= A2-8,→A2=18mm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 0.1=ESA2-(-0.05),→ESA2=0.05mm;
?0.05-0.1=EIA2-0,→EIA2=-0.1mm。故:A2?18?0.1mm
03)图d:尺寸A3,10±0.1,8?0,其中尺寸.05和构成一个尺寸链(见习解图5X4-2d)00010±0.1是封闭环,尺寸A3,8?0.05和38?0且38?0A3和8?0.1是组成环,.1为增环,.05为减环。
0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10= 38-(A3+8),→A3=28mm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有: 0.1=0-(EIA3+(-0.05)),→EIA3= -0.05mm;
0-0.1= -0.1-(ES A3+0),→ESA3=0。故:A3?28?0.05mm
4-4 习图5-4-4所示轴承座零件,?30?0.030mm
孔已加工
φ30 +0.030
80±0.05 好,现欲测量尺寸80±0.05。由于该尺寸不好直接测量,
故改测尺寸H。试确定尺寸H的大小及偏差。 4-4 答案:
尺寸80±0.05、H和半径R组成一个尺寸链,其中尺寸80±0.05是间接得到的,是封闭环。半径尺寸
习图5-4-4 ?0.0350.015和H是增环。解此尺寸链可得到:H?30?0.05 R?15?0
4-5 答案:
0建立尺寸链如习图5X4-5ans所示,其中A2?26?0.2,是尺寸链的封闭环;00R1?15.3?0是尺寸链的减环;R2?15?0是尺寸链的增环;A1也是尺寸链的增环,.05,.016,
待求。解此尺寸链可得到:
0.05A2?26.3??0.184 mm
H 3、图5为某零件的加工路线图。工序Ⅰ:粗车小端外圆、肩面及端面;工序Ⅱ:车大外圆及端面;工序Ⅲ:精车小端外圆、肩面及端面。试校核工序Ⅲ精车端面的余量是否合适?若余量不够应如何改进?
解:Z3为封闭环
Z3=52+20.5-(50+22) Z3=0.5 ESZ3=0+0-(-0.2-0.3)=0.5
EIZ3=-0.5-0.1-(0+0)=-0.6(余量不够) 将尺寸52?0.5的下偏差改为“-0.3”
0
2、图3所示尺寸链中(图中Ao、Bo、Co、Do是封闭环),那些组成环是增环?那些组成
环是减环?
解: 图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