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3.15 中国的气候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中国的气候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下表为我国某地某年11月下旬天气信息统计表(表中气温数值分别为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回答1~3题。 时间 天气 气温 12~18 (℃) 1.该地最可能位于( ) A.长江三角洲 C.黄河三角洲
B.松嫩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3~15 8~17 5~11 8~13 6~15 3~11 7~13 1~13 9~14 20 多云 21 中雨 22 小雨 23 小雨 24 多云 25 中雨 26 阴 27 多云 多云 小雨 28 晴到 29 阴有 2.此时期该地降水日数偏多的原因是( ) A.冷暖气团势力均等,形成准静止锋 B.暖湿气流较强,且冷空气影响频繁 C.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D.热带低压影响频繁
3.27日到29日,该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大的原因是( ) A.风力大小的变化 C.日照时间的长短
B.大气的保温效应 D.处于低压槽的两侧
【解析】1选A,2选B,3选B。第1题,11月下旬为北半球冬半年,再依据表中最低气温大于0℃,可判断该地为亚热带,四个选项中只有长江三角洲符合。第2题,江淮准静止锋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初;根据上题该地为三角洲,山地少,不会形成地形雨;热带气旋(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而此时是冬季;只有暖湿气流较强,且冷空气影响频繁,造成该地降水日数偏多。第3题,多云和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较强,导致夜晚气温较高;而28日晴天,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弱,夜晚最低气温较低。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回答4、5题。
4.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为( ) A.③①④② C.④②③①
B.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5.当江淮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雨带位置示意为图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4选B,5选A。第4题,正常年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我国雨带从南向北逐步推移,4月份在华南登陆,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9月份南撤,10月撤出大陆,故可以判断顺序为②③①④。第5题,江淮地区出现“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说明为高温干旱的天气,即出现伏旱,一般在7、8月份,雨带为①图所示。 (2015·成都高二检测)下图是中国雨季类型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①地区雨季类型为( ) A.全年干旱多晴区 C.夏雨集中区
B.夏半年多雨区 D.夏雨区
7.图中M地区夏秋季节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季风影响 C.受台风影响
B.受高压脊的影响 D.多对流雨
8.导致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因素主要是( ) A.水源
B.土壤
C.地形
D.人类活动
【解析】6选C,7选A,8选C。第6题,从图中可看出①地区主要是我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根据7、8月份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得出结论。第7题,M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夏秋季节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第8题,由图示可看出N地类型界线向西北凸出的地区主要在祁连山地区。
(2015·深圳高二期中)下图是我国某地降水的年际变化曲线,据图回答9、10题。
9.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0.该地降水的年际变化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 A.雨热同期,利于农业耕作 B.旱涝灾害频繁 C.水土流失严重 D.土地盐碱化
【解析】9选B,10选B。第9题,从该地的降水年际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我国是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而且降水量大部分年份都在800毫米以下,不可能是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是温带季风气候。第10题,由上题可知,我国的降水年际变化大,是由于受海陆位置和季风气候的影响,因夏季风的强弱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
(2014·安徽文综)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11、12题。 1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C.季风
B.地形 D.海陆位置
1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解析】11选B,12选D。第11题,依据积温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六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在34°N(秦岭)以南、104°E以西,主要是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和横断山区。第12题,亚热带在我国分布偏南,说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温度较低,造成温度较低的因素是:西北方向的冬季风势力较强,向南影响的范围较广。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读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四城市年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