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5:53:46

(1)测试学生发展水平;(2)按测试情况进行混合水平分组,每组8-12人;(3)选择好两难问题;(4)开展讨论,激发矛盾和冲突;(5)讨论,促使相邻阶段的学生争论,教师支持和澄清重要特点,再提出高一阶段的问题,再讨论,使学生从一步步的矛盾冲突中找差距,达到新整合。科氏认为,关键是把握好两个阶段的提问艺术:一是起始阶段的提问方式,这时“为什么”的问题,要求学生讲出判断各异的理由;(3)促使认知冲突加深和避免学生回避实质性问题,及时补充必要新信息,使原两难问题更复杂,更深刻。二是深入阶段的提问方式,主要是迫使尽力解决对立的主张:(1)精选问题,即能促进5个放思考:阐明探索、特定问题探索、问题间的探索和角色转换探索;(2)突出下一阶段的论点,引起学生思考的深入;(3)澄清和总结,促进从分析转向概括;(4)扮演角色时的提问。

课堂道德讨论虽受到批评,但仍不失为学校德育的重要方式,在改革德育中有革命性作用。 2、公正团体法

即利用公正的机制在创设公正团体中培养学生的公正观,达到更高的道德发展水平,这种方法特别强调集体的教育力量和民主机构的教育作用。主要有:(1)致力提高团体的公正结构水平,通过提高内部成员之间实行奖罚和分派义务和权力的共同规则水平来提高个体道德判断力;(2)发展团体的民主管理,他认为实行直接的民主管理,是创设平等公平的人际关系,给任何人提供参与机会承担责任的关键;(3)创设优良的团体民主氛围,获得良好的潜移默化;(4)发展团体中的自我教育,这是团体教育法能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和保证。 公正团体法是科氏坚持德育实践的重要创新,是他使德育从教学走向社会的伟大革新,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尽管离推广还远,但它所产生的革命性意义是值得称颂的。 (四)对德育教师的建议

科氏认为,学校德育能否成功,除方法外,教师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了。他向德育教师提出了10点建议:(1)德育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判断水平,具有学生向往羡慕的公正意识和德性;(2)教师应具有尊重儿童发展要求,对学生一视同仁,友好引导等正确的儿童观;(3)不能直接教给儿童道德判断;(4)不能用权威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5)要根据学生现有水平进行教学;(6)注重儿童的道德认知力的发展;(7)应倾听和尊重学生的道德决定;(8)掌握激发学生道德冲突的方法;(9)注重德育氛围、团体作用和隐蔽课程的影响;(10)要注意把将继起的道德阶段作为德育的新目标。 四、品德发展的测量

如何测量学生的道德水平,对进行德育和评价其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科氏的评价技术样式很多,选择很困难,首先是他的阶段定义没有统一化,科比(Colby)对此抱怨说,由于对阶段的描述和判断的计量系统不明确,结果使得每次实验的计分方法都不同,大大影响了对不同研究的比较分析;再次是他的道德阶段是按“质”来定义的,而个人属于某一阶段则凭“量”的测量,质与量的矛盾也很难统一;再次是他使用的评价方法和量表过多,也很难区分那些适应于哪个方面的研究。

一般认为,科氏主要运用两种方法来测量道德阶段水平,它们不是编制某种测验题,而是根据阶段定义在实践中形成的准则,依准则对道德判断访谈(Moral judement interview)标出有关部门计分,再依次对学生阶段进行分类。

道德发展主要阶段测定 科氏通过对被试反应的阶段测定,认为在回答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那个阶段就是道德发展的主要阶段( Predominant stage)。 道德成熟系数测定 科氏还编制了一套成熟表(Moral maturity quotient简称MMQ),计算公式:MMQ=P1W1+P2W2+P3W3+P4W4+P5W5+P6W6......

Pi=属于第i层的答案的百分比;

Wi=每层所应得的分数,第1-6层分别得1-6分; 所以,MMQ可视为平均数.

现举一例,以说明包括雷斯特计分在内的三种计量方法: 问题编号 答案所属道德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阶段一 2 阶段二 3 阶段三 4 阶段一 5 阶段二 6 阶段三 7 阶段四 8 阶段四 9 阶段四

10 阶段四

(1)主要发展阶段测定:认为在10次测验中第四阶段出现了4次,最多,还人处于阶段四. (2)MMQ的测定:因

阶段一在10次中出现2次,故P1=20%; 阶段二在10次中出现2次,故P2=20%; 阶段三在10次中出现2次,故P3=20%; 阶段四在10次中出现4次,故P4=40%; 阶段五、六没出现,故P5=0,P6=0。

按道德阶段本身比重W1=1,W2=2......W6=6。

MMQ=20%ⅹ1+20%ⅹ2+20%ⅹ3+40%ⅹ4+0ⅹ5+0ⅹ6=0.2+0.4+0.6+1.6=2.8 即该被试道德发展处于阶段二与阶段三之间。 (3)雷斯特的测定方法:

雷斯特(Rest)认为,正确的表述不是被试处于哪一阶段,而应是位于哪一阶段占百分几,按上述例子,应说:“该被试位于阶段一的概率占20%,阶段二的概率占20%,阶段三的概率占20%,而阶段四的概率占40%。”

由此可见,由于方法不同,尽管研究对象相同,得出来的结果也是会有差别的。 五、总结与评价

科氏提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后,在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的文章被译成世界各种主要文字,并进行了世界性的相应研究和实验,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形成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为当代学校德育提供了最丰沃的营养,为各学派所引介和吸收,如果说还有哪些人比他做得更好的话,那也是受到他的启迪,或至少也是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贡献主要表现为:(1)实现了德育理论的时代性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德育中无人的状况,客观上实现了从灌输背记向认知发展的转变;(2)创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克服了皮亚杰理论上的缺陷和实践上的空洞,用全新的理论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了杜威的理想。(3)确立了人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科氏的研究成果是杰出的。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的,即使一时做到这一点也会因为历史的推移而日益显示出它的破绽,科氏理论也弊端受到批评,一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道德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二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三是阶段理论有重大缺陷,如阶段六只是些英才资料,只是一种假设,科氏也对此作过许多调整,

如放弃阶段六而设阶段七等等;四是在批评传统德育靠机械重复训练的作法时却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五是整个理论设想都是受资产阶级德育观支配并为其服务的,所宣扬的基本上都是资本主义的、超阶级的道德价值观。

在研究科氏的理论中,我们可从中获得许多对改革我国德育的游泳启迪:(1)应当把学校德育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坚持选择健康的德育内容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简单背记某些规则;(2)应大胆吸收引用科氏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来改造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堂教学;(3)应当注重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4)德育应注重公正团体的作用,注重隐蔽课堂的影响;(5)德育应坚持科学实验,坚持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方针,为实践为改革服务。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搜索更多关于: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测试学生发展水平;(2)按测试情况进行混合水平分组,每组8-12人;(3)选择好两难问题;(4)开展讨论,激发矛盾和冲突;(5)讨论,促使相邻阶段的学生争论,教师支持和澄清重要特点,再提出高一阶段的问题,再讨论,使学生从一步步的矛盾冲突中找差距,达到新整合。科氏认为,关键是把握好两个阶段的提问艺术:一是起始阶段的提问方式,这时“为什么”的问题,要求学生讲出判断各异的理由;(3)促使认知冲突加深和避免学生回避实质性问题,及时补充必要新信息,使原两难问题更复杂,更深刻。二是深入阶段的提问方式,主要是迫使尽力解决对立的主张:(1)精选问题,即能促进5个放思考:阐明探索、特定问题探索、问题间的探索和角色转换探索;(2)突出下一阶段的论点,引起学生思考的深入;(3)澄清和总结,促进从分析转向概括;(4)扮演角色时的提问。 课堂道德讨论虽受到批评,但仍不失为学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