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1-第一章 机械运动
5.答案 B 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一般在2 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初中男生1 000 m满分成绩为3'40″,初中女生800 m成绩一般在3'30″左右,故B符合实际,C不符合实际;女子仰卧起坐1 min可能达到30个,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
6.答案 A 故事中,刻舟人以舟为参照物,他认为剑相对于舟的位置是静止的,实际上掉到江里的剑和舟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剑是运动的,所以无法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故选A。
7.答案 A 由题知,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由表可知,在第1赛段用时最少,所以孙杨在第1个赛段运动最快,故选A。 8.答案 D 帆船相对于大地位置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故A错误;空中的雨滴相对于帆船位置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故B错误;空中的雨滴相对于牛位置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故C错误;地面上的人相对于大地位置不发生变化,故是静止的,故D正确。
9.答案 D 测跳远的成绩时精确到1 cm就可以了,所以测量时应选用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故A错误;小明在50 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这说明看台与小明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选取的参照物是小明自己,故B错误;小明50 m测试的成绩是7 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v==
≈7.14 m/s,故C错误;1 000
=200 s,而小
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 m/s,则小明所用的时间为t==
亮的成绩是240 s,因通过的路程相同,小明用时更短,则小明跑得更快,故D正确。故选D。
10.答案 B 学校运动会上4×100 m接力赛中,接棒人在传棒人接近接力区时应及时起跑,当两人都奔跑,速度接近一致,基本保持相对静止时开始交接,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1.答案 C 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2 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 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2~4 s内,乙是静止状态,故A错误;4 s时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B错误;0~4 s乙运动的路程是8 m,时间是4 s,平均速度为v==
=2 m/s,故C正确;3 s时,乙运动的路程是8 m,甲运动的路程是6 m,乙
在甲前方,故D错误。 三、实验探究题
12.答案 (1)加速 不平衡 (2)1.8 1.5 < (3)4.8 (4)>
解析 (1)由图甲知,小球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2)由表中数据可得,BC段的平均速度:vBC=
==1.8 m/s;由表中数据可
得:sCD=vCDtCD=3 m/s×0.5 s=1.5 m;vAB=0.6 m/s
B组 提升题组
1.答案 D 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有可能,故A正确;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有可能,故B正确;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有可能,故C正确;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则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觉得自己的列车应该向西运动,没有可能,故D错误。 2.答案 C 由图像知,在t=0时刻,甲在“x0”位置,乙在“0”位置,所以两车不在同一位置,故A错误;在0到t1时间内,所用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较大,由公式v=知,乙车的速度较大,故B错误;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都是x2-x1,即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在0到t2时间内,乙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图像不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是折线),所以不是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3.答案 AD 图甲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m,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V,则图像的斜率表示物质的密度,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故A正确;图甲是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体现了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并不能表明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故B错误;图乙是v-t图像,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乘积,即vt,s=vt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故D正确。 4.答案 B 以河流为参照物,则木桶是静止的,甲船、乙船离木桶的距离就是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乘以时间,所以都是30千米。故选B。 5.答案 (1)5 min (2)1.72 km
解析 (1)由v=可得,小明通过的路程:s1=v1(t0+t)① 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通过的路程:s2=s1=v2t② 由①②可得,v1(t0+t)=v2t
5 km/h×=10 km/h×t
解得t= h=5 min
(2)由v=可得,出发5 min小明通过的路程 s=v1t0=5 km/h×5× h= km 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的速度 v=v1+v2=5 km/h+10 km/h=15 km/h
由v=可得,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
t'=== h
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
s2'=v2t'=10 km/h× h= km≈0.28 km 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距离 s″=s总-s2'=2 km-0.28 km=1.72 k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