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1-第一章 机械运动
路程/m sAB=0.3 m sBC=0.9 m sCD= 运动时间/s tAB=0.5 s tBC=0.5 s tCD=0.5 s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 s到达E点(图乙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 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B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tAB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
B组 提升题组
1.(2019湖南益阳)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你觉得自己的列车缓慢向东运动。则下列运动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自己的车向东运动,另一列车没有运动 B.自己的车没有运动,另一列车向西运动 C.两列车都向东运动,但自己车的速度较快 D.两列车都向西运动,但另一列车的速度较慢
平均速度 /(m·s-1) vAB=0.6 m/s vBC= vCD=3 m/s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 /(m·s-1) vB=1.2 m/s vC=2.4 m/s vD=3.6 m/s 2.(2019四川泸州)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运动,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0时刻,甲、乙两车在同一位置 B.在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C.在t1到t2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 D.在0到t2时间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3.(双选)在物理图像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斜率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像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B.图甲中,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图乙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2019浙江杭州)流速为5千米/时的河流中有一只自由漂浮的木桶,甲、乙两船同时从木桶位置出发,以如图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分别逆流、顺流而行,1小时后两船离木桶的距离( )
A.甲船25千米,乙船35千米 B.甲船30千米,乙船30千米 C.甲船35千米,乙船30千米 D.无法确定
5.(2017四川德阳)小明家离学校2 km,他以5 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 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
第一章 机械运动
A组 基础题组
一、填空题 1.答案 乙 2.80
解析 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由图知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更小,所以应当选择乙刻度尺。测量值=精确值+估读值,2.8 cm是精确值,0.00 cm是估读值,所以物块的长度为2.80 cm。 2.答案 马(或自己) 20
解析 诗人孟郊骑在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百花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百花是运动的,即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根据v=可得所用的时间:t==
=
=20 h。
3.答案 15 2.025 0.9
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跑步步数为2 250步,步频为150步/min,跑步时间:t==15 min=0.25 h,由v=得通过的路程:s=vt=8.10 km/h×0.25 h=2.025 km=2 025 m,每跑一步的平均长度:L==0.9 m。 4.答案 0 10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甲物体的路程保持在20 m不变,故前4 s内甲通过的路程为0,乙物体2 s内通过的路程为20 m,故其速度v==二、选择题
=10 m/s。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