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等效应力-应变理论与仿真实际结合
1. ABAQUS仿真结果应力说明:
三维空间中任一点应力有6个分量?x,?y,?z,?xy,?xz,?yz,ABAQUS仿真结果默认查看到的是Mises应力,空间的六个分量分别对应ABAQUS结果中的S11,S22,S33,S12,S13,S23。选用四面体单元和六面体单元,都可以测量出单元的S11,S22,S33,S12,S13,S23。这里特别注明的是有限元中的网格单元与材料力学(弹性与塑性力学)中的单元是不一样的,没有联系,详细见下面有限单元法概念。
2. 有限单元法概念:
实质上是把具有无限自由度的连续系统,近似等效为只有有限自由度的离散系统,使问题转化为适合数值求解的数学问题。 首先,把连续系统离散为数目有限的单元,单元之间仅有数目有限的指定点(称为节点)处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单元集合体以代替原来的连续系统。把实际作用于结构上的载荷或边界条件向节点上移植,以和原载荷或边界条件等效。
然后,对每个单元采用分块近似的思想,选择一个插值函数建立待求节点位置与单元内部的关系,引入几何方程、物理方程等对每个单元的特性进行分析。
把所有单元的这种特性关系按一定条件(连续条件、变分原理或能量原理)集合起来,引入边界条件,构成一组以节点变量(位移、温度、电压等)为未知量的代数方程,求解方程组即可得到有限个节点处的待求变量。
3. ABAQUS仿真结果中的网格单元应力补充说明:
从自己做的仿真实验看,有六面体单元和四面体单元,测量出某一单元上的节点应力各个值都相等,各个面上的应力也相等。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和自我理解,网格单元是连续体的离散化,与材料力学中取出的微面单元不一样,这个网格单元好像就是一个点,既然是一个点,当然就没有面和其余更小的说法,所以各个节点上的力相等,各个面上的力相等。
一般情况下,通过该点的任意截面上有正应力及其剪应力作用。但有一些特殊截面,在这些截面上仅有正应力作用,而无剪应力作用。称这些无剪应力作用的面为主截面,其上的正应力为主应力,主截面的法线叫主轴,主截面为互相正交。主应力分别以?1,?2,?3表示,按代数值排列(有正负号)为?1??2??3。其中?1,?2,?3在ABAQUS中分别对应Max. Principal、Mid. Principal、Min. Principal,这三个量在任何坐标系统下都是不变量。
4. 一点应力的理解:
应力矢量不仅随点的位置改变而变化,而且即使在同一点,也由于截面的法
1
线方向n的方向改变而变化(见下图),这种性质称为应力状态。凡是应力均必须说明是物体内哪一点,并且通过该点哪一个微分面的应力,一点所有截面的应力矢量的集合称为一点的应力状态,不可能也不必要写出一点所有截面的应力。
5. 等效应力理解及材料塑性变形准则(依据):
5.1 首先,回顾一下上面知识,在仿真结果里面我们能查到任何一个点(实质上是单元:可以直接理解为材料力学中我们熟知的单位力,也即应力)的
?x,?y,?z,?xy,?xz,?yz,这是已知的。等效应力就是把空间已知的六个应力等效为一个应力,这个应力相当于单向拉伸时的应力,具体公式见下面分析。 对于平面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公式求出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见下: 2?1??3??????????maxxyxy2 ??????max?????x222? min???
这是材料力学中熟悉公式,不赘述。
5.2 等效应力表述:见下公式
??e?3I2
1 222222?? ?????????????6?????xyyzzxxyyzzx 2
5.3 屈服准则:一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以流动形式破坏时,应该采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第四强度理数学表达式论见下:
1 ?s???1??2?2???2??3?2???3??1?21??1??2?2???2??3?2???3??1?2????22
?????????? 2
米塞斯应力是一种等效应力,数学表达式见下:
可以用主应力表示为:
式中 σs —— 材料的屈服点, K —— 材料的剪切屈服强度
与等效应力 比较,可得:
所以,米塞斯屈服准则也可以表述为: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当受力物体内一点的等效应力达到某一定值时,该点就开始进入塑性状态。如果是做金属成型等大变形的话,进入塑性阶段后,变形的等效应力会比屈服应力大,并随着变形的增加,等效应力也会增加。
米塞斯屈服准则的物理意义: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当材料的单位体积形状改变的弹性位能(又称弹性形变能)达到某一常数时,材料就屈服。
总结: 现在回到力学理论与仿真结果相结合的知识上来。
仿真前处理,输入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初始屈服点应力348.7MPa,指的是单向拉伸时,应力达到348.7材料就开始屈服。仿真过程中的材料受力情况显然不像单向拉伸那么简单,那么怎么去判断一个点是否达到屈服呢?一个点究竟有没有达到屈服,我们必须得有一个准则,就是用什么去衡量和判别。由上面知识知道,能够测出仿真中一个点的六个应力分量,在根据5.3屈服准则知道,一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应该采用第四强度理判别材料是否达到屈服,也就是米塞斯屈服准则。
一句话:不论材料处于何种状态和变形,只要满足公式:
我们就认为材料屈服了,这也是米塞斯屈服准则的表述。当然这是用米塞斯准则去衡量材料的屈服,还有屈雷斯加准则,或许将来还会有更好的去衡量材料是否达到屈服的准则,至少现在比较有名的就这两个。 最后留下QQ,愿与大家交流:452716391
3
——2012年11月21日 燕山大学 杨建总结编辑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