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研究
作者:汪艳华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11期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共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加强文化精髓提炼、内容整合,坚持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融合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78-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学面临的困境
可高校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发现效果不太乐观。不少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缺乏认同感,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断植入,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青睐西方文化,出现哈韩哈日族,热衷于西方节日比如圣诞节、情人节,而对中国传统节日不屑一顾,对中国节日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和传承下来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一方面,随着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要创造更为先进的文化。另一方面,在历史进程中凝聚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决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成落后的东西。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1]抛弃传统,就等于丢掉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就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