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升初家长关心的那些事

小升初家长关心的那些事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8:31:47

关于“小升初”家长关心的那些事儿

距离明年“小升初”还有半年多时间,家长们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带着孩子赶考、打探消息的、走关系等,唯恐在“小升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挫败。“小升初”到底如何准备?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小升初·准备

■家长奔忙“小升初”,时间越来越提前

往年过完春节才为“小升初”忙碌的家长,今年却在11月就紧张起来。上周六,一场看似普通的英语考试,一个考场就引来千名学生。由于人多和心急,现场一度出现极度混乱场面,送孩子赶考的私家车竟然让周末畅通的双清路因堵车而瘫痪。

不少家有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家长说,尽管“小升初”实行的免试入学政策,但大家都想上优质中学,没有了考试选拔标准他们失去了“努力方向”。于是,随着社会传言的以讹传讹,他们也就只能随波逐流,开始带孩子参加培训班的数学、外语等各种艰苦而繁难的考试,同时还要准备好充裕的时间和钱,打探升学消息、走关系等。

其实,为了“小升初”能上个满意的学校,不少的家长奔忙“小升初”的时间不光是提前到头年11月,最早的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做准备。目前,从幼儿园中班掀起的英语热、小学二年级掀起的奥数热等,家长们说这都是为打胜“小升初”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提早做各种储备。

小升初·证书

■证书不是越多越好,市区教委指定才有用

不知何时,获奖证书被誉为敲开知名中学的金砖。于是,家长们开始带着孩子参加各种比赛,其目的除了检验孩子的学习效果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取那张价值几万元潜在价值的证书。

证书的价值到底几何?记者从某知名中学拿到一本小学生“个人简历”。翻开这本封底写着“机遇总是降临到时刻做好准备的人身上”接近100页的“个人简历”,28张证书让记者称奇。

28张证书包括:2009年“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读者评选活动积极进步奖、北京奥校杯2009年数学邀请赛二等奖、北京英语水平考试证书(一级)、2007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航天科普知识竞赛一等奖、区第三届中小学生学生及教师“规范字、抄课文”硬笔书写大赛鼓励奖、区第二十一届青少年计算机竞赛软件表演二等奖、区中小学生车辆模型竞赛获遥控绕标车二等奖、区中小学生四驱车模型竞赛原装组三等奖、区第十届学生艺术节民族吹打乐比赛二等

奖、校冬季跳绳男子项目第一名、2005到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被评为综合评价优秀学生、华夏青少年艺术明星选拔活动北京地区儿童B组竹笛专业金奖、中国关爱成长艺术团团员全国选拔活动总决赛竹笛专业金奖、围棋级位证书等。

但是这位从“证书”上看起来属于天才、全才的学生,却被该知名中学淘汰了。校长告诉记者,证书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只看市区两级教委在“小升初”政策中制定的比赛项目和获得的相应证书,比如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二等奖以上、区县中小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等。中学校长们告诉记者,国家级的大奖如果不是市教委组织参加,即便在特长生招生中这些证书也不被承认,因为所谓的“国家比赛”水分太多、含金量太低,有时甚至出现国家一等奖比北京市一等奖还多出好几倍的“特殊现象”。 小升初·外语奥数

■中学禁止招收实验班,外语奥数已失去作用

从幼儿园中班学英语、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奥数,不惜投入巨额金钱和逼迫孩子周末上班忙,超越年龄的背诵英文单词和应试弯弯绕的奥数题,大多家长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孩子被自己相中的中学录取。英语和奥数在当前“小升初”入学中作用到底有多大?

某知名中学负责招生的校长告诉记者,自从市教委禁止招收实验班,外语和奥数已经失去作用。海淀、西城、东城等多所知名中学校长肯定地告诉记者,在选学生的过程中,三一英语、剑桥英语、北京英语等级考试、新概念英语等考试成绩及等级证书都不看。学校对学习优秀学生的选拔也不看奥数。

那么这些知名中学如何招揽优秀学生?据悉,中学除了通过自己承办对外私营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选拔外,主要还是通过推优的方式完成。校长说,无论是中学向小学下拨推优名额还是全区推优生根据志愿电脑派位,都给学习优秀的学生提供了上好中学的途径。据悉,不少区县还正在完善“小升初”推优方案,从而确保学习好、体育好、品德好等综合素质评价高学生的权利。

中学校长提醒家长,不要听信所谓培训机构的关于“等级证书与升学挂钩”的宣传,这种宣传只不过是培训机构招揽生源获取经济利益的幌子。中学校长也表示,从来没有跟任何一家民办外语或者数学培训机构、或者外语数学竞赛委员会合作,因此各种社会主考的外语等级证书以及数学竞赛都不被知名中学承认。 小升初·建议

■学习成绩优秀走推优,某项技能拔尖走特长

家长如何跟孩子一起准备,才能比较顺利地升入教学优质中学?知名中学校长给家长提出的建议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学习成绩优秀走推优、某项技能拔尖走特长。”

按照市教委一贯坚持的“免试就近入学”以及多种途径入学的大原则,目前本市“小升初”的方式主要包括推优、特长、共建、电脑派位等,其中推优、特长和共建成为进入名校的主要途径。

在各种证书不被承认的情况下,家长只需帮助孩子扎实地掌握课堂知识,同时加强体育锻炼,确保在四、五年级以及六年级第一学期各科成绩优秀,同时争取区三好、市三好等市教委“小升初”政策中被认定的“加分”荣誉称号。这样的学生一方面可能被中学提前相中,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获得推优资格而被推优到优质中学。

如果学习成绩不是那么突出,走文体、科技特长也是进入名校的一个途径。这就要求家长在保证孩子学习成绩较好的情况下,要根据孩子自身天赋给予引导,让孩子在某一个特长上达到中学录取的标准。这就要求家长在发现孩子特长的同时,还要按照中学录取特长生的要求选择目标学校。特别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要贪多求多,而应该精益求精,因为这个特长今天是上好中学的敲门砖,还有可能成为今后孩子谋生的专业技能。

另外,通过单位与学校共建、或者报考招收住宿生的中学,也是进入名校的有效途径。 家教感言

孩子穷养还是富养 尺度最重要

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这个话题一直在讨论。首先关于穷养和富养的概念,究竟怎样算富养,怎样又算穷养,我觉得应该明确,穷不应该是穷到去要饭,而富也不应该只是富到衣食,应该说养育孩子是两个层面的,除了给他们生活上的养育,还有精神上的养育,从这两个层面上讲,主妇主张生活上的养要把握好一个度,并不是一味富养或者一味穷养,精神上呢,应该富养,因为大脑的富足远比衣食的富足意义更深远,这是毋庸置疑的。 生活的富养与穷养,我认为要根据各个家庭的条件来有一个基本的度。比如女儿所在的学校不是什么重点学校,班里孩子的家庭条件跟我们都差不多,属于中等水平,在这样的环境里,就随大流,跟大家的水平走就好,我们也不会特意要给孩子选择什么名牌衣服,名牌学习用具,只要东西质量够好,学习够用,我们能承受得起,就可以给孩子提供。女儿学校也有一些孩子爱显摆,有一次学校过六一,一个孩子居然给全校同学每人发了一盒糖,回来跟女儿议论这件事,我告诉她,第一,这位同学的本意是好的,希望同学们六一节能过得开心,第二,这种方式我们不应该提倡,因为她的目的除了让同学开心之外,还有让大家觉得她家很有钱,很有面子的想法,一个小学生,自己没有经济能力,用家长的钱来做这样的事情是不合适的。

女儿对我的观点表示赞同,我也一直遵循这个原则,我们能提供给孩子的就是家庭能够承受的而且是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但是额外的要求,要经过家庭全体成员一起表决,比如五年级女儿开始想要手机,说班里很多同学都有,我和老公讨论了一下,女儿用手机学校里是不许的,也就是平时在外边玩或者培训班时联络用,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没有买新手

机给她,而是让她用我的旧手机。开始用的时候她大手大脚的,打电话发短信,一个月手机费下来也有几十块,后来主妇又对手机费用做了规定,非必须不能随便用,否则要从零花钱里扣除手机费,女儿这才懂得控制手机费用。不是我们承受不起这点手机费,主要是在这样的事情上要教孩子学会怎样花钱,什么该花什么不该花,即便以后有多少钱,如果她懂得怎样花合理,就永远都不会被钱所困。

我也赞成让孩子有机会体验艰苦条件下的生活,四年级时送她去夏令营,营地在郊区,条件很简陋,而且老师管理很严,按时起床睡觉,按时锻炼,按时培训上课,不许带手机,不许吃零食等等,一个星期的时间,女儿回来给我讲,有一天老师看他们可怜,给他们发了一个蛋黄派,女儿居然把这个蛋黄派分了四次,两天才吃完,这要在家,一会儿工夫就能吃掉两三个。经历了这次,也让她体验生活的苦,所以让孩子体会一下跟自己环境完全不同的生活也是对孩子的一次穷养教育。

穷养和富养关键是把握好尺度,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水平,让孩子能够保持在平均生活水平线上下,不攀比,遵循钱花的合理,有节,同时也要找一些机会让孩子感受一下艰苦的生活环境,有对比,她才能对现在的生活更珍惜。 父母烦恼

我可以打爸爸吗

我们夫妇已经对女儿进行了多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听话,做乖孩子;对人要讲礼貌;不许撒谎;不能打骂小朋友,等等。不知是教育的结果,还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只见她“礼貌”得连小朋友打她,她也不还手。在大人眼里,孩子太老实势必吃亏,回头反思,感到平日的德育“讲义”大可值得推敲。

一天孩子被小朋友打了,哭着回到家,妻子不再进行劝慰,而是板着脸说:“你怎么不还手打他?”孩子哭着说:“我怕??”“他打你,你把他的手捉住,不许他打!”正在研究“孔子曰”的我吃惊地抬起头望着妻子,陷入迷惘与困惑,继而仿佛从妻子的神态与言词中看出了她的人格的变形,道德的崩溃,于是“卫道者”的尊严呼唤起一种责任,“你怎么能教孩子打人呢?”妻子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们的教育方针得要改一改!”接下来她慷慨激昂地阐述起她的新的教育观点:对人礼貌不等于甘愿受人欺侮;对不礼貌的人、不礼貌的行为,决不可仁义礼让!我们谨小慎微,老实怕事惯了,缺少反抗自卫意识与勇气,结果一两个歹徒就能在客车上公开抢劫;在公共场所横行霸道,在大街上当众污辱妇女??种种丑恶,令人发指,我们没有同情心吗?对违法乱纪的人没有憎恶感吗?不!因为害怕,没胆量,所以不敢见义勇为,反而让坏人放肆胆大起来?? 我一边听一边紧接着用妻子的话与现实验对,发现她的理论部分成立。“不过,我有个建议,”我说,“得允许孩子在家里也有反抗权利。大人的看法、观点与认识,不代表孩子的思想、行为以及天性。可是我们时时强调:乖孩子,听话,听话??总想剥夺孩子树立自我。我认为孩子完全可以指正我们大人不正确的地方,进行批评——这不为不孝,而是真正

搜索更多关于: 小升初家长关心的那些事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关于“小升初”家长关心的那些事儿 距离明年“小升初”还有半年多时间,家长们却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带着孩子赶考、打探消息的、走关系等,唯恐在“小升初”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挫败。“小升初”到底如何准备?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小升初·准备 ■家长奔忙“小升初”,时间越来越提前 往年过完春节才为“小升初”忙碌的家长,今年却在11月就紧张起来。上周六,一场看似普通的英语考试,一个考场就引来千名学生。由于人多和心急,现场一度出现极度混乱场面,送孩子赶考的私家车竟然让周末畅通的双清路因堵车而瘫痪。 不少家有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家长说,尽管“小升初”实行的免试入学政策,但大家都想上优质中学,没有了考试选拔标准他们失去了“努力方向”。于是,随着社会传言的以讹传讹,他们也就只能随波逐流,开始带孩子参加培训班的数学、外语等各种艰苦而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