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可行性研究(张娴婷) - 图文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可行性研究(张娴婷)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2:23:4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可行性研究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主要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具有大容量、长距离、快速度的特点,可以承担城市范围的乘客长距离出行需求。因此以人为本,方便、快速和安全地组织旅客运输,使2号线能最大承担地吸引客流,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同时又能合理地设计、安排和使用各项设备的运输能力,保证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研究运输组织方式的前提。合理的运输组织方式,将直接关系到2号线的能力、效益和安全。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的运输组织方式主要指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客流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的确定、车站设施的配置和使用等问题。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列车开行的交路形式、列车开行种类和数量、列车编组和开行间隔以及车底运用方案等。而交路形式和列车编组是运输组织方式中的重点,因此下面将重点分析2号线的交路形式和列车编组方式。 3.3.1 运输组织方式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2号线的运输组织方式应遵守以下几点基本原则:

(1)客流是决定运输组织方式的基础,客流特点和结构的不同决定了运输组织方式的不同。客流按其产生和消失的地点可分为本线客流和跨线换乘客流;按其旅行距离的长大可分为短途客流和长途客流。这些客流的构成和特点都会直接影响运输组织方式。

运输组织方式的确定必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流需求为主要目标,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客流的各自需要。合理的运输组织方式应能满足长途客流,兼顾短途客流,方便跨线换乘客流。对于2号线而言,跨区长途客流、短途客流、向心客流、换乘客流量的大小及客流的潮汐式变化等特

- 13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可行性研究

点都将对运输组织方式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

(2)充分发挥2号线快速度、长距离的优势,提高列车旅行速度和客运服务质量

与其它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相比,2号线的最大特点是快速度、长距离,连接两个机场,全线客流分布不均,因此在运输组织中,既要考虑运输组织的方便,又要充分发挥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的特点和优势,采用不同的列车编组形式和开行交路,开行的列车应能覆盖主要的客流区段,并尽可能提高列车的旅行速度,减少旅客的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提高服务水平。 3.3.2 2号线列车交路方案 (1)列车交路的形式

合理、可行的列车交路能够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降低运输成本,在不降低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提高通过能力和车辆运用效率。根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长、客流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列车交路可采用以下几种类型。 1)全线单一交路模式

全线单一交路模式是指列车在线路的两个终点站间运行,为全线提供服务。这种交路模式列车运行组织简单,对中间折返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全程客流均匀、无明显客流断点的情况,这样,全程的所有区段运能的浪费情况不大。鉴于2号线的线路和客流特点,采用此种方案的可能性较小,如下图3.1:

图3.1

- 14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可行性研究

2)相互衔接的交路模式

相互衔接的交路模式(如下图3.2)是指列车在线路的某一区段内运行,在指定车站折返,它可为某一区段旅客提供服务,能够适应不同客流区段的运输需求,运输组织方便,运营比较经济,但要求中间折返站具备两个方向的折返能力和方便的换乘条件。从乘客的角度看,部分长距离出行的换乘次数有所增加,乘客服务水平有所降低。

图3.2

3)大小交路嵌套模式

大小交路嵌套模式(如下图3.3)是指线路上大小交路并存的形式。这种组织方案,既能满足运输需求,又能提高运营效益,适用于区段客流量不均衡程度较大、有明显客流断点的情况。但这种大小交路嵌套的形式实际运输组织的难度较大。因此全线交路的种类和数量应该适当控制,否则会给列车运行组织、乘客等候时间、运输能力利用等方面带来不利之处。

图3.3

在开行大小交路嵌套模式时,大交路列车与小交路列车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如1:1,1:2,2:3)开行,另外如果大小交路列车的编组和信号制式相同,则可以考虑大小交路车底套跑运用,这样不仅有可能减少车底的运用数量,也可以提高列车运用的灵活性。

- 15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可行性研究

从客流的角度考虑,采用多种组合交路更能适应断面客流变化,节省运用车辆,而单一交路可以使全线保持较高服务水平;但当断面客流中间大,两端小,差异较大,若采用单一交路将造成部分区段运能浪费,因此根据目前2号线的客流特点,不推荐采用单一交路模式,而适合采取多种交路衔接、大小交路嵌套或相互组合的模式。由于多种交路衔接模式条件下,不同交路区段列车运行相互独立,影响较小,因此,在该模式下的各项指标类似于单一交路,但是开行衔接交路时,对衔接车站配线要求非常高,衔接站的配线不仅要能满足两端交路折返的要求,也要考虑两交路贯通运营需要。在大小交路嵌套模式的条件下,大小交路列车运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时存在两个交路列车编组不同的情况,运营组织的难度较大。 (2)列车编组[18]

列车编组数量是快速轨道交通设计的主要参数,由此确定系统的车站长度、供电和通风设备的容量、系统运输能力,以及检修车库的长度等。列车编组数量的合理性即关系到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设计参数,建设成本,也关系到线路开通时运营部门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关系到对乘客的服务水平。 1)单一编组

这样的列车编组方式是指列车全部采用4辆、6辆或8辆编组,高峰和非高峰时段采用不同行车间隔。这种列车编组方式运营难度较小。

采用单一列车编组方式,无疑会造成运能的浪费或是不足。如统一采用大编组的列车,那么在线路的平峰或低峰时段必定会造成运能的浪费,就拿6号线来说,在低峰时段,整列车一共也就十来个人,如果开行的是

- 16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可行性研究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一条主要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具有大容量、长距离、快速度的特点,可以承担城市范围的乘客长距离出行需求。因此以人为本,方便、快速和安全地组织旅客运输,使2号线能最大承担地吸引客流,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同时又能合理地设计、安排和使用各项设备的运输能力,保证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研究运输组织方式的前提。合理的运输组织方式,将直接关系到2号线的能力、效益和安全。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的运输组织方式主要指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客流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的确定、车站设施的配置和使用等问题。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列车开行的交路形式、列车开行种类和数量、列车编组和开行间隔以及车底运用方案等。而交路形式和列车编组是运输组织方式中的重点,因此下面将重点分析2号线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