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可行性研究(张娴婷) - 图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可行性研究
众多城市的实际验证,说明了不同编组的列车同样可以在一条线路上行驶,而且是安全而可行的,这种运行方式对疏散大客流段紧张状况和方便偏远地区乘客有重要意义。[6] 2.3 东京
我国采用多编组运行方式的时间还很短,但这种形式在国外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了。东京是世界上地铁发展水平领先的国家之一。就拿东京的京成线来说,它起始于东京都上野城市副中心,终止于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线路全长69.3km,共设42座车站,平均站间距为1.7km。它的全日客流分布明显不均衡,而且京成线上运营着几种列车,分别是普通站站停慢车,快速车、机场快速车,通勤特急车,早晚高峰特急车,直达车。而且不同种列车它的编组数量也是不相同的,一些客流较小的车站,一般都使用小编组列车,而大客流车站则使用大编组的列车。[3]
东京地铁同时也采用了快慢车这一运营组织方式,一方面可以保证大多数乘客缩短出行时间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全线有较高的服务水平。京成线上几种列车停站不同,编组也不相同,普通列车有4辆和6
[3]
辆编组,特急、通勤和直达列车均为8辆编组,而且直达列车为全程对号入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也提高了列车满载率,节约了运营成本。由此可见,东京地铁的多编组运营组织方式不仅可行而且是相当成功的,它既满足了多数乘客减少旅行时间的要求,同时又为沿线小站的乘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机会,增加了线路的客流吸引能力。这方面的运营组织方法是很值得上海地铁学习的。 2.4 国外多编组运营所带来的启示[6]
- 9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可行性研究
国外的多编组列车运行技术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并且他们将多编组运行技术与其它技术结合使用,如列车的灵活编组、快慢车运行、换乘与多线共用站台等等,这样做不仅没有减弱多编组的运行效果,而且还更好的发挥了它的特性,对降低地铁造价、提高运营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依靠的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我国地铁建设造价的构成中,主要的设备如车辆和信号系统等都依赖于进口,致使地铁造价大幅上升,严重制约了地铁建设的发展,而且后期运营和维护费用也十分昂贵,所以我们除了在运营方式上采用节省耗能的多编组运行方式外,也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做到设备的国产化运营。
3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运营现状
在上海轨道交通运营中,客流的不均衡性是客观存在的,有一条线路上不同区段的运量不等(有所谓的最大断面流量);同一区段不同时间的运量也不同(有早高峰、晚高峰) ;在地铁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初、近、远期的运量也在随时间而增长着。以前我们都是按远期最大断面区间的高峰小时运量来设计地铁,继而购置设备。在运营中能采取的调节手段单一,仅仅靠不同的行车密度来适应不同的运量。通过分析发现,可以有很多种运输组织措施来适应运量的不同要求: ①可以灵活编组,改编列车的长度; ②在中途折返,开行区间列车,实行“套跑方案”;③采用多编组结合快慢车4可以多条线路在繁忙区段共线运行,以满足运量运行方式,节省运能;○
的要求等。在我国的地铁建设和运营中,加强运输管理科学的研究尚有很大的空间。
- 10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可行性研究
国外很多城市都已经在地铁线路上使用了多编组列车运行的技术,但他们除此之外还以快慢车的列车车开行方式来协助多编组运营,比如在客流较多的两个车站间开行大编组的直达快车,又或是在大交路上采用小编组的站站停慢车运行,使其达到更好的效果,真正起到降低列车能耗、节省运能、提高运行效率的作用。
下面就以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为例,谈一下上海的多编组运行现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3.1 2号线概况及作用意义 3.1.1 2号线概况
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轨道交通2号线(R2线)是上海市轨道网络中构成线网主要骨架的4条市域线之一,是一条东西向的直径线,连接青浦、虹桥机场、市中心、浦东机场和铁路浦东客站,它由既有的2号线、以及后续建设的西延伸段和东延伸段三大部分构成。该线建立起市中心和两个国际机场之间的便捷客运通道,连接市区的主要活动中心和大型客流集散点,如中山公园地区、静安寺地区、花木城市副中心等地区,并且带动张江、唐镇、川沙等沿线重要地区发展。规划线路总长116km,在城市交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1.2 2号线的作用意义
其中2号线东延伸段的顺利建成将形成城市东西向的发展轴和快速客运交通走廊,促进浦东、浦西的联动发展,实现浦东、虹桥的两个国际机场的连接,促进国际航空枢纽的形成,进一步提高2号线的运营效益,同时对沿线地区的土地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 11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上海轨道交通多编组列车运行组织可行性研究
为了构筑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上海从九十年代开始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缓解交通拥挤。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段是轨道交通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2 2号线运营组织特征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轨道交通2号线作为一条超长距离的市域轨道交通线,综合考虑该线的线路特点、客流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目前运营线路采用8节编组列车,东延伸段采用四节编组的列车进行运营,为充分发挥该市域轨道交通线的功能、满足客流需求、经济合理地使用列车车辆和信号制式,在该线的运输组织中还需研究以下问题:
(1)2号线全线线路长,按照常规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模式,则列车全程旅行时间长,因此需要研究通过合理的列车编组形式和运输组织优化,提高列车旅行速度,缩短乘客旅行时间以及提高车辆运用效率问题;
(2)2号线全线客流密度变化大,特别是东延伸段区段客流与市区段相比相对较小,为保证较好的服务水平和车辆运用效率,根据2号线的客流特点,研究2号线列车运行交路、列车编组方式、开行数量,重点研究采用4、6、8编组列车固定车底混跑的可行性问题; 3.3 2号线的运输组织方式的选择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时间价值观念增强,人们对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人性化、捷运化、信息化和生态化成为了上海减少城市交通空间的目标。2号线作为
- 1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