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二)、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
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2、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对称轴。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3、能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
1、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硬纸片、带方格的练习纸、剪刀、彩纸、字母卡片等。 二、预习学案:
1、复习轴对称、旋转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我们把两边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图形。
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和经过旋转后的美丽图案。 三、导学案: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还安排了数学游戏“设计镶嵌图案”。
1、 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2、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本单元联系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钟表的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分别认识这些实物怎样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再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 通过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和旋转变换,增强空间观念。 本单元不仅设计了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让学生判断几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图案的特征,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进行“折叠”,并将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而且还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剪法”,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五年级 数学 下册
主备人:韦鸿军 复备人: 课型:探究课
课题:第一课时 轴对称图形
一、学习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3、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特征。 二、自主学习
1、欣赏课文第2页的主题图的图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
3、课文第3页的六幅图。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合作交流
1、课文第3页的例1、
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这幅图有什么特点? 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2、课文第4页的例2、
(1)讨论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你想怎样画?(分组讨论)
(2)小结: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首先要抓住几个关健的对称点,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动手画。
(3)全班汇报交流画的步骤和方法,尤其是窗户的画法。 四、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第4页的“做一做”。 2、完成课文第8页练习一第1—2题。 五、总结、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后反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