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六)Voronoi
(七)叠压节点(Overlay Nodes)
五、 体会
1.关于空间操作的算法原理
计算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空间网络分析中最常见的的问题。Dijkstra算法是求单源最短路径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描述如下:
由Dijkstra提出的该算法是按路径长度递增顺序产生各顶点的最短路径。设最短距离已确定的顶点集合称为红点集,短距离尚未确定的顶点集合称为蓝点集。初始时,只有源点的最短距离是已知的,所以红点集包含源点,蓝点集包含
24
其他顶点。重复以下过程,按路径长度递增顺序产生各蓝顶点的最短路径:在当前蓝点集中选择一个距离最小的蓝点来扩充红点集,以保证算法按路径长度递增的顺序产生个顶点的最短路径。每扩充一个蓝点到红点集中,则将蓝点集中剩余的蓝点的路径按照新加入的红点作为中间顶点进行修正,一旦加入新红点使得蓝点的路径长度变短,则用变短的路径代替原来的蓝点路径长度。直到蓝点集中仅剩下最短距离为无穷大的蓝点,或者所需求的蓝点已扩充到红点集时,算法结束。
2.空间分析的统一工作流程
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是以地球科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空间演变等信息。
3. 空间分析的意义
空间网络分析是GIS空间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来描述某种资源或物质沿着路径在空间上的运动。例如城市道路系统、各类地下管网系统、流域的水网等,都可用网络来表示,形成各类物质、能量和信息流通的通道。 空间网络分析的应用很广泛,如公共交通运营的线路选择和紧急救援行动线路的选择等;选择网络最佳路径;当估计排水系统在暴雨期间是否溢流及河流是否泛滥时,需要进行网流量分析或负荷;城市消防站分布和医疗保健机构的配置等。可以看成是利用网络和相关数据进行资源的分配等。
25
实验六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出
一、 目的
明确地理信息系统输出的技术原理和基本的输出形式,掌握地图生成、专题地图制作方法。
二、 内容
1.制作各省市教职工统计图。
2.用范围图法+饼图法制作中国教职工分布图。 3.用柱状图法制作中国城镇及农村人均收入分布图。 4.用等级符号法制作中国主要城市人口图。 5.制人口密度专题地图 6.制人口密度3D地图 7.报表制作 8.布局窗口
三、 步骤
略
四、 结果
(1) 饼图
26
(2)柱状图
(3)等级符号
2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