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练习题(一)
综合练习题(二)参考答案
一、1.B 2.D 3.B 4.D 5.C 6.C 7.A 8.B
??t二、9.A值太小;不要稀释试液;10.n?5.54?R?b1?2???tR??16??W??b?2??;小;11.内 ??2参比电极;内参比溶液;敏感膜 三、13.
?r21??1.15?2??16?1.52??n?16R???2116?r?1?1.15?1???21?22
L?(2116?0.1)m?2.1m
14.A??lgT??lg0.316?0.500
c??0.500??1?5?1???mol?L?7.81?10mol?L ?b?3200?2?A ?(7.81?10?5?112.4)g?L?1?8.78?10?3g?L?1
wCd?8.78?10?3?0.11.256?100%?0.070%
15.
A?Kc
x0.435?Kc ⑴
⑵
0.807?K10.00cx?1.00?9810.00?1.00解得:cx?9.41(mg?L?1) 16.
?A?2?0.165?2?0.166?2?0.167?2?0.168?2?0.17010?0.167
??2(0.002)?4(0.001)?2(0.003)9222?1.83?10?3
DL?c?V?3?A?0.05?5?10?3?3?1.83?10?3??6?12??g?8.2?10?g?8.2?10g?0.167??
综合练习题(三)
一、选择题
1.利用纸色谱分离性质相似的两种染料A和B,它们的比移值Rr分别为0.44和0.66,试样的起始线和层析后的溶剂前沿各离纸边2cm。如果要使分离斑点中心相距4cm,滤纸至少应截取的长度是( )。
A.22.2cm B.20.2cm C.18.2cm D.24cm 2.示差分光光度法适用于( )。
A.低含量组分测定 B.高含量组分测定 C.干扰严重的测定 D.高酸度条件下测定 3.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所用的检测器是( )。
A.硒光电池 B.光敏电阻 C.光电倍增管 D.光电管
?'4.在1mol?L?1HCl溶液中,已知ECe4?/Ce3?当0.1000mol?L?1Ce?1.28V,
4?有99.9%
被还原成Ce3?时,该电对的电极电位为( )。
A.1.22V B.1.10V C.0.90V D.1.28V
?5.已知EI?/2I?0.54V,ECu?22?/Cu??0.16V。从两电对的电位来看,下列反应
2?2Cu?4I?2CuI?I2
2??应该向左进行,而实际是向右进行,其主要愿因是( )。 A.由于生成CuI是稳定的配合物,使Cu B.由于生成CuI是难溶化合物,使Cu C.由于I2难溶于水,促使反应向右 D.由于I2有挥发性,促使反应向右
6.如果在一含有铁(Ⅲ)和铁(Ⅱ)的溶液中加入配位剂,此配位剂只配合铁(Ⅱ),则铁电对的电极电位将升高;只配合铁(Ⅲ),电极电位将( )。 A.升高 B.降低 C.时高时低 D.不变 7.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活度时,与测定的相对误差无关的是( )。 A.被测离子的价态 B.电池电动势的本身是否稳定 C.温度 D.搅拌速度
8.气液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应的物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 )。 A.组分和载气 B.载气和固定液 C.组分和固定液 D.组分和载气、固定液 9.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锌时,用0.1?g?mL?1锌标准溶液测得吸光度为0.24。20
?1?g?mL/1%)次测量空白溶液的标准偏差为0.012,则其检出限(单位:为( )。
/Cu?电对的电位升高
2?/Cu电对的电位升高
A.0.1 B.0.5 C.5 D.15
10.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测定某矿石中铝含量,宜采用的原子化方式是( )。
A.贫燃性火焰 B.化学计量火焰 C.冷原子吸收法 D.石墨炉原子化法 二、填空题
11.K2Cr2O7电位滴定Fe2?,可选用SCE作参比电极, 做 指示电极。
12.在确保待测元素充分离解为基态原子的前提下,低温火焰比高温火焰具有较 高的 。
13.确定化学电池“阴、阳”电极的依据是 。
1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了消除喷雾系统和火焰系统带来的干扰,宜采用 进行定量分析。为了消除基体效应的干扰,宜用 进行定量分析。
15.色谱峰越窄,理论塔板数就越多,理论塔板高度就越 ,柱效
能越 。
16.测定相对校正因子时,若标准物质的注入量ms为0.435?g,所得峰面积As为 4.00cm2;组分i注入量为0.864?g时的峰面积为8.10cm2,则组分i的相对校正 因子fi'为 ,相对响应值Si为 。
17.气敏电极是通过 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工作的,氨电极的电位是随 离子活度的变化而改变,并且它直接与试液中 的含量成正比。 三、计算题
19.一物质对的相对保留值r21?1.2。问使用一根柱长为150cm的色谱柱能否分 离该两组分?设h有效=1mm,R?1.5。
20.准确称取分析试样1.000g,配制成100mL溶液并稀释1000倍后,移取1.00mL 于25mL容量瓶中,控制一定酸度,用某种显色剂与Fe形成1:1的有色配合物, 定容。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做参比,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吸光度A = 0.558。已知??Fe?1.00?105L?molmax?1?cm?1,MFe?55.8g?mol?1,计算原始试样
中Fe的含量。
21.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未知液中铁的含量。取10mL未知液试样放入25mL容量 瓶中,稀释到刻度,测得吸光度为0.354。在另一个25mL容量瓶中,加入9.0mL 未知液,另加1.0mL50?g?mL?1铁标准溶液,测得吸光度为0.638。求未知液中 铁的含量。
22.在2m的邻苯二甲酸二壬酯的气液色谱上,分析一个混合物,得到下列数据。 已知记录纸的速度为1200mm?h?1,求此色谱柱对苯的理论塔板数及对二甲苯的 塔板高度。
组分 tR b1
一、1.A 2.B 3.C 4.B 5.B 6.B 7.C 8.C 9.D
10.D
二、11.Pr电极;12.灵敏度;13.电极电位的高低和电极反应的性质,电极上 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14.内标法;标准加入法;15.小;高;16.0.981;1.02; 17.界面;OH?;氨
三、19.(1)n有效?150/0.1?1500
(2)R?n有效?r21?1?????16?r21??150016?1.2?1?????1.61?1.5 ?1.2?2环几烷 3min26s 2.1mm 苯 5min32s 3.2mm 甲苯 7min06s 3.9mm 二甲苯 9min18s 4.6mm 综合练习题(三)参考答案
能分离该物质对
20. A??bc
c?0.558???1?6?1 ??mol?L?5.58?10mol?L?5?b?1.00?10?1?AwFe?5.58?10?6?0.025?100?1000?55.81.000?100%?77.8%
21.0.354?K?0.3540.63810cx25 0.638?K?10cx/25?9cx?1.0?50??25??
则
?(9cx?1.0?50)/25?1 0.354(9cx?1.0?50)?0.638?10cx
cx?5.5(?g?mL)
222.n苯???30?5??20????60????5.54?3.2???????6618 n对二甲苯???18?9??20????60????5.54?4.6??????2 ?9058h对二甲苯?2000mm/9058?0.22mm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