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论文 - 图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论文
3.3.6 参与管理
会计工作人员要树立参与管理的意识, 积极主动地做好谋划。要主动地向领导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情况和现实存在的问题,主动地提出合理的建议、协助领导做决策、参与经营管理, 不能消极被动地仅仅是记帐, 算帐和报帐。[5]
3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与危害
3.1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我们在看到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存在一些欠缺和失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淡薄、会计造假、会计信息造假等现象日益严重,几乎就快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总的来说,其主要表现为:
3.1.1 会计信息失真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今社会,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更为激烈的商业竞争。政府、企业和公众对公开、公正、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但是,近几年来,一些国家发生的知名大公司的财务欺诈案,使会计行业面临着严重的诚信危机挑战,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已经是国内外会计工作中存在的比较突出问题。
3.1.2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
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职业道德素质低的会计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经常难以抵抗各种诱惑。不能够坚持准则,在处理经济业务时经常被他人左右,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利益各方,甚至狼狈为奸,为违法违纪行为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致使会计行为偏离了会计目标,经常要以牺牲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意识日益淡薄,这是对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打击。 3.1.3 以权谋私,贪污腐败
一些会计人员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膨胀,失去了法制观念,利用收入不入账,虚报冒领等违法手段,伪造、编造、隐匿、毁损会计信息;利用职务贪污、挪用公款,将国家的财产和集体的财产转移到个人的手中,侵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一些会计人员丧失了会计职业道德,通过工作之便违法犯罪。一些严重违反法制得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却也反映出社
- 5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论文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队伍中的确有一部分人的会计职业道德沦丧,走上了违反法制的道路。
3.1.4 法律意识淡薄,业务水平低
在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的现象比较严重。不少会计人员不能够做到熟悉法律、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唯领导的命令是从,缺乏会计职业道德和敬业的精神,不关注也不学习会计法规以及财务规章制度,就更加谈不上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的会计人员缺乏会计专业基本业务素质,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够了解,专业技术水平低下,在工作中得过且过,缺乏积极进取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6]
3.2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危害
3.2.1侵蚀国有资产,减少国家税收
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会造成两个严重后果,一个是高估收益和资产、低估损失和负债,这会导致利润虚高,使当事人获得极高的工资和福利,变相的就侵蚀了国家的资产;另一个是故意低估收益和资产、高估成本和负债,使成本虚高、利润变薄,会导致国家税收减少。此外,会计造假掩盖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的、政治的目的,进行掠夺式的经营,出现了很多的短期行为,使国有资产大量大幅度地折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企业通过非法合资、联营、虚假捐赠等经济手段,以极低的价格转让大量的国有资产,变相地侵吞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导致国家利益受到损害,阻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程。 3.2.2 纵容违法犯罪事件、滋生腐败
有些人打着改革开放的牌子,依仗发展市场经济的幌子,让自己的违法行变得冠冕堂皇。例如:利用公款旅游和吃喝,过去他们对这些行为还有所忌惮,会在暗地里偷偷的进行,可现在却变得正大光明了。有的人在公众场合以参加某些活动为时机,采取抽号摇奖等手段,在众目睽睽之下,领取巨额的礼品和奖金,通过会计人员报销以充公,这就是变相的贪污受贿,假公济私。贪污腐败能够不断的蔓延和发展下去得原因主要是有源源不断的公款做为支撑,这些公款资金几乎都是经会计人员才得以流到腐败分子手里,所以会计人员的充耳不闻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在公款流失的过程中虽然需要经过单位负责人的批准报销,但这与会计人员不能坚持原则,屈从领导的压力有莫大的关联。如果会计人员能在日常的工作中,讲究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能无所畏惧地坚持会计职业道德,那些不良的社会行为与风气就会向正义的一侧倾斜。此外,会计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就可能会使会计本身造成企业管理上的混乱和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纰漏,不但会造成会计核算的不规范,而且还会使会计的
- 6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论文
监督职能失效,助长了腐败行为的傲慢。 3.2.3 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是与现实中的经济业务密切相关的,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使会计的基本职能受到削弱,有的会计工作人员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实际工作中不但不能真实的对生产和经营的过程进行准确记录和监督,而且不能反映经济生活的最真实面貌,这样所得到的会计信息不足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反之,还会影响决策者所做的决策,把国家的投资方向、财政支出计划以及分配政策实施等工作引到错误的方向,使投资者、债权人和银行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出错误判断,这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还会导致国民经济受到损害。会计人员不惜违背会计准则编制的虚假会计信息很有可能会制造繁荣的虚假景象,而在这些虚假信息的指引下可能会发生经济膨胀。虚假的会计信息一旦被公布,就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引起相关债权债务的一系列变动,导致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引起社会的不安定。以股市为例,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报告时,可能会使股票市场暂时繁荣,但真相被识破时,股市就会因此而发生混乱。一旦超过了股民的心理承受范围,就会引起股市大幅度震荡和国民经济的恐慌。所以,会计造假很容易扰乱社会正常经济秩序,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
3.2.4 扰乱金融市场,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
投资者了解企业的重要信息渠道是会计信息,尤其是上市公司,一方面上市公司多为分散的投资者,投资者们想了解公司的情况主要通过会计报表上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具体的经营管理情况,社会责任的担当等信息不能够通过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中表现出来,因此投资者和公司的信息严重不对称,这使投资者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所以,对于投资者而言,客观、真实、公正和公允的会计信息高于一切。但是很多的上市公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故意操纵会计信息,掩盖甚至于篡改会计数据。例如:投资者和管理者存在着互相博弈的现象,投资者希望企业的利益能达到最大化,管理者则更关注的是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企业决策的具体实施最终通过的是管理者,因此管理者就有可能偏向让当期的利润最大化,致使了很多的短期行为。对于年终的财务信息报告,管理者就有可能唆使会计人员,在发布的会计信息中,过滤对于他们不利的信息,粉饰对于他们有利的信息,这样有选择的信息发布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对于企业的知情权,与此同时也严重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3.2.5 损害会计的公众形象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道德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每天都要与金钱打交道,所以更应该讲
- 7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论文
究诚信的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中的各个事项。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就像是会计工作者的生命,会计工作中如果没有诚信,企业和单位要想从中获得尊重和发展,是绝对不可能,如果会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讲诚信,轻者是违背会计职业道德,不得再从事该行业,时时受到道德谴责,重者是将会受到法律严惩。比如深圳的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针对银广厦伪造会计和金融票据来虚增主营业务收入进而产生巨大的利润出具了无保留意见,银广厦事件曝光后,该事务所的营业执照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在震惊世界的安然破产案中,当时被誉为“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因违背诚信的原则,为安然公司的造假行为进行掩饰最终使自己轰然倒塌。诸如此类的事件不但会导致部分公司破产倒闭,更严重的是,一连串不讲诚信的违规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致使以核算和监督为基本职能的会计工作丧失了其应有的作用,导致社会公众对会计行业产生了心理落差,严重损害了会计工作以及会计工作者的职业形象。[7]
4 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4.1利益的驱动
会计舞弊行为传播,最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驱动,两者往往是相互关联的。政治上,政府对企业业绩考核的目标不完善造成单位盲目从大,疯狂的造假。当前,政府还未完全摆正好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现象依然严重。由于这种体制的存在,势必会使企业管理者通过会计舞弊,粉饰经营的业绩来达到目的。在谋求经济利益的方面,企业通过隐瞒收人或者是虚增成本来达到少交税款的目的,通过虚假信息的披露,操纵证券市场的股价,来达到从市场上骗取额外收益的目的。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从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信贷机构的手中套用资金。
4.2 失信成本低
我国对会计造假常常是“经济处罚重、行政法律处罚轻;对单位处罚重,对个人处罚轻;内部处理重、外部公开处理轻。”很少追究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从业人员的责任。对造假者来说打击力度的不够重,惩治处罚的不到位,致使造假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他们以身试法所获取的经济利益要远大于付出的代价,代价越小,谋利就越高,造假行为发生的概率也就越大。
4.3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
现代的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
- 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