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字与中国文化复习笔记 - 图文
·迄今为止发掘出存世的大约有15.4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
·甲骨文字的单字据孙海波《甲骨文编》的统计,多达5949个(其中多有同字异构,据最新研究,约为3500在右) (二)甲骨文的特点
1、象形、会意字多,形声字(27%、19个)只占很小一部分。
2、字无定格,异构特多。 (1)有的正反无别(2)有的字笔划可多可少
(3)有的偏旁部首的位置可以移易
(4)有的可在原象形的基础上增加义符或声符 (5)有的把两个、三个字合写在一起为“合文” 3、异字同形 甲 七 用“十”表示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二、金文
(一)什么是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在青铜器物(钟鼎铭鬲) 上的文字
·在青铜器物上铸文,始于夏商,盛于两周,延续至秦汉。作为一个时代独具风格的字体,这里主要是指鼎盛的时期的西周金文,可以大于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墙盘等重器铭文为代表。 (二)金文的特点
1、直观表意的象形、象意结构形态减弱,便于书写的符号形态增强
2、 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少。趋向定型化的主要表现在:
(1)形旁之意相通而混用的现象大为减少。如甲骨文中的牧字,有从牛、从羊、从马等同种形,西周金文中则只用从牛一体,淘汰了另外两体。
(2)偏旁部首的位置有了较多的固定。例如“彳”旁,甲骨文置于左右都可以,西周金文则基本上固定在左边。
(3)异字同形、合文、反书等现象大为减少。从总体上看,西周金文是朝着定型化方向发展的,不过同字异构的现象依然不少。 3、形声字大量增加。
4、在书写形式上,越来越注意字形与名文整体的协调、美观。
·金文字体结构疏密相间,比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分布均匀对称,笔道比甲骨文粗,字的体势较甲骨文雍容厚重。 三、战国文字
·战国文字的品类很多,有用毛笔写在竹简上的简册文、写在缯帛上的帛书、写在玉片上的盟书墨迹,有铸(或刻)在铜、铁、器物上的铭文、符节文和货布文,有刻于石上的石刻文,有镌为公私印章上的玺印文等等。
·战国文字的材料众多,字体也极为异样,因而无论哪一种附著物上的字体,都不能代表这一时期的所有文字,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字不能像商代甲骨文、西周金那样以其附著物来命,只好以时代来标称,统称为战国文字 2、战国文字特点
战国文字最突出的特点是形体歧异多
四、小篆
(一)什么是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标准字体。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成。
第一,以秦国原有的文字作为统一的标准,先“罢”(扬弃、废除)掉一切与秦文不同的六国俗体、异构,只保留其中与秦文一致的部分; 第二,拟证出统一的标准字样; 第三,写出定型后的标准字样广布天下。 (二)小篆特点
1、首先是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写法,基本上做到了定型化。
(1)轮廓定型;由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长短大小高下参差,变成基本整齐的长方形。如;
(2)笔画定型:由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笔画方圆粗细不等.变成均匀圆转的线条。
(3)结构定型;由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部件上下左右自由书写,变成具备相对固定的位置,同一字而有不同形体的现象也大为减少了。 2、是整个构形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强。 五、隶书
(一)什么是隶书?
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以点、横、掠、波磔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 (二)隶书的产生。 (三)隶书种类
1、古隶:后人称初创阶段的隶书为古隶或秦隶
2、汉隶:称成熟阶段的隶书为汉隶。汉隶是汉代官方的正式字体。一般所谓隶书,主要是指汉书 (四)隶书特点
1、将小篆不规则的曲线和圆转的线条变为平直方整的笔画,从而使汉字进一步符号化,几乎全部丧失了象形意味。
2、隶书的形体,较之小篆往往有所减省
3、分化与归并了小篆的偏旁较大程度地改变了汉字的形体结构。 (1)小篆中的同一偏旁随着在隶书中的不同位置而改变为不同的形体
(2)小篆中的不同偏旁在隶书中被归并为同一形体
六、楷书
(一)什么是楷书?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演变慢慢悦化出来的,在它成为一种新字体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或多或少地带有隶书的意味,所以楷书在历史上也被称为“隶书”和“今隶”。 (二)楷书特点
1、 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 2、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
七、草书 (一)什么是草书
草书,是人们为了书写便捷而创造的一种笔画连绵、结构省简的字体。草之本意,在古时含有草率、急就、草创、草稿,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 (二)草书的种类:章草;今草;狂草 八、行书
(一)什么是行书?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二)行书分类
1、行楷“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2、行草”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思考题:
1、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字体是什么? 2、甲骨文、小篆、隶书各有什么特点?举列说明?
3、楷书、行书、草书是汉字不同的发展阶段吗?为什么?你喜欢哪种字体?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4、分别用一种古文字字体和一种今文字字体设计一幅书法作品。 参考文献: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周有光《汉字发展史》; 董琨《中国汉字源流》 刘恒中《国书法史》; 张素风《古汉字结构变化研究》
第五章 汉字与古代生产生活
一、汉字与古代的农业
(二)汉字与农具
(三)汉字与农业方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