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金庭镇总体规划资源1011 - 图文

金庭镇总体规划资源1011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9:15:05

金庭镇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

2.6.2村庄

处于传统的农业片区内,城市化水平较低,生活设施相对较差,外来人口数量最少,户籍人口迁出趋势最高。今后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数量将呈下降趋势。

第三章 金庭镇经济环境

3.1城市整体经济状况

金庭镇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发展-繁荣-衰落-崛起的历程。明清时期,大批居民外出经商,且多数因经商而致富。民国其间,金庭的蚕桑、柿漆、采矿业有较大的发展。六、七十年代,金庭通过围湖造田、修建环山公路,建太湖铁塔,建采石及建材企业等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发展基础,经济规模显著扩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村工业异军突起,先后办厂100多家,至1984年工业产值达3338万元,首次超过农业产值。1985年,登陆艇轮渡开通,外地汽车可直达金庭,由此旅游人口迅速增加,花果迅速发展,蚕桑很快消亡。1994年10月太湖大桥通车以后,西山镇步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全镇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工业经济形成了建材、食品、轻工、建筑四大支柱产业。

农副业生产、加工、服务体系健全,农田1.4万亩,果园3.1万亩。

一年一度的西山梅花节成为西山盛装的节日,迎来了四海宾朋、八方游客。房地产及三产行业发展迅猛,目前,省邮电培训中心、国家体改委培训中心、中国银行江苏分行培训中心等相继建成。1997年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1.5亿元。1998年成立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旅行社将为中外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合同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建成投产的三资企业6家,一大批合作项目、外资企业正在洽谈签约之中。

金庭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而言,在吴中区各乡镇中排名落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各类市政设施不够完善;同时金庭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靠自己积累速度太慢,靠金融机构贷款容易受到国家货币政策影响,而且数额有限还容易背上沉重的利息负担。

由于没有形成本地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础,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少,尚未形成支持高新产业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这可能使金庭镇在新时期的知识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

改革开放以来,全镇修复和重建了一些文物古迹、景区景点,同时完善了部分景点的配套设施,并修筑了一些通往景点的道路,为旅游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受资金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还未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

3.2城市农业发展现状

3.2.1指导思想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科技进步为依托,积极推进农业科技革命,把传统农业技术精华与现代先进农业高新技术相结合,转化优化自然资源,把西山建成生态环境优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全国一流,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3.2.2开发原则

提高综合效益,科技领先,新品优先,可持续发展。国内外两个市场共同推进,大胆创新稳步推进。 3.2.3规则目标

以现代农业“三高”(高产、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为宗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 具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休闲观光农业,名优特新产品生产加工创汇功能。 体现太湖山水风光,汇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知识创新和良好生态环境,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示范园区。

十大分区简介、项目

(一)粮油作物优质高产示范区 (二)农产品加工区

(三)花卉苗木种植示范区

(四)名特优新果品生产示范区 (五)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区 (六)设施蔬菜栽培示范区 (七)森林生态展示区 (八)良种畜禽养殖示范区 (九)旅游农业休闲区

9

金庭镇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

(十)农村居民生态居住区 粮油作物、农产品加工

位于岛东北居山、元山湾,面积6000亩,主要以粮油作物生产为主;建成具有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农机化程度高的优质高产稻麦油作物生产区和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区,农机化程度达90%以上,粮食单产提高30%,效益增加50%。 位于市镇区,面积500亩。形成10家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经济总量5亿元,其中65%以上出口。 名优特新果品

外屠坞一带,面积1500亩。生产发展本地特色花卉苗木的栽培和引进世界名贵花卉的种植,形成育种、销售、展示博览于一体。 岛东南部梅益、秉常、镇夏一带,果品产量3万吨。传统名特优果品生产基地、江苏省常绿果树基地。形成林果茶立体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效果品生产基地等绿色食品基地。 特种水产养殖

岛西横山、阴山湖湾,面积5000亩。重点发展太湖名特优的特种水产品,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及先进的育种养殖技术。 设施蔬菜栽培

大庭山麓渡渚村,200亩蔬菜栽培示范区。形成无公害洁净蔬菜生产基地,栽培设施现代化,栽培技术科学化,灌溉加温管道化,逐步推广无土栽培技术。 森林生态

包山坞一带,在森林生态区建设中融进现代农业的内涵,成为全国一流的高品位森林生态展示区。 岛北部居山湾,建成湖羊和特种畜禽良种繁殖和养殖基地。 旅游农业休闲

岛东南部明弯,建成现代农业研讨学术研究、科技推广、人才培训和观光农来中心。 居民生态居住

镇夏、东河、堂里三个集镇区。体现江南民居特色,与太湖山水相辉映,与现代农业生态环境相符合,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农村居民住区。

3.3工业发展现状

金庭工业发展于唐代的太湖石开采,北宋大规模采办“花石岗”,并以大量开采元山石作为建筑石料。至解放前,金庭主要以煤矿、石灰窑和一些亦工亦商的店铺式工场为主,到70年代以县属工业为主体,仍以开采石灰石、煤矿及果品行业为主。80年代工业异军突起,不仅传统资源型的采石、建材、果品行业迅速发展壮大,还形成了以玩具、手套、服装、包装、钢锉等轻工业及五金机电生产厂。全镇44个行政村,几乎村村都有工厂。90年代后期,形成了采石、建材行业以镇村集体为主,果品加工、轻工制造等其它行业以个体私营为主的工业格局。目前金庭镇工业仍以建材行业以及食品加工业为主,工业经济比较落后,受政策引导至2008年金庭镇将全面禁止开山采石,与此相关的产业将全部关闭。

金庭镇第二产业,工业在09年出现略微降低现象,其余产业,在07年到09年,均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尤其是第三产业和批发零售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很快,但从之前人口调查发现,从事批发零售业的人数很少,可见,批发零售业的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对金庭镇近三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纵向比较,可知最近三年来金庭镇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明显增长的趋势。金庭镇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金庭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金庭镇政府正对工业相对薄弱,实施了一下几个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

①出口创汇企业出口产品的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的70%以上,企业所得税按国家规定征收后,地方留成部分减半征疏。 ②新办三资企业,按国家减免所得税政策享受期满后,后四年继续实行减半征收所得税。

③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生产性企业,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第一年返还企业50%,第二年返还企业35%,第三年返还企业15%。返还部分用于企业技改投入。

④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生产性项目,免征投资方向调节税,三资企业的土地使用费,先征后减免返还。

⑤根据使用土地的位置、所建项目的性质、投资的规模、土地使用年限、综合效益及开发时间期限等,综合地价、在结合本省规定的土地基价的基础上,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对成片开发、高新技术、投资规模较大的工业项目、社会事业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确定综合地价。 ⑥西山镇对外贸易公司负责办理外资项目的征地、工商、税务等有关报批手续,实行“一门式”服务

3.4城市商业发展现状

商业金融设施用地主要集中在东河镇区、镇夏及堂里,另在各景点附近也有一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金庭主要是旅游商业带动的,所以金庭镇域南侧有几家规模较大的宾馆和饭店、茶叶店等用地。镇区商业金融设施用地规模较大且比较集中,在镇夏及堂里有部分商业设施用地,但规模较小并主要沿主要道路两侧呈带状分布,镇区及镇夏、堂里的商业设施用地主要为镇域常住人口及旅游人口服务,景点周边及大型宾馆、餐饮店、休疗养院则主要为到金庭旅游度假的人群提供服务。金庭镇域内为游客服务的较大的旅馆主要有金庭宾馆、迎湖山庄、明月湾山庄、天王山度假村等。

东和集贸市场现状 开业时间 地址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总摊位数 摊位出租率 门面房 经营户

04.9.27 碧螺春大街 5200㎡ 4110㎡ 174个 80% 26个 85人 3.5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西山景区开发建设十多年来,认真贯彻“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加快形成环太湖旅游经济产业带的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投入、旅游项目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初步形成了以“太湖山水、古吴文化、桥岛风光、田园野趣、美食度假、游乐世界”为特色,以

10

金庭镇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

“度假、休闲、观光、游览、康复、运动、娱乐”为主题内容,设施、环境、服务较为完善的度假休闲目的的。

2010年金庭镇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打造“文化太湖、绿色太湖、健康太湖”为品牌,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了快速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新一轮开发建设夯实基础。全年接待国内游客3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7亿元,连续三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金庭镇以环太湖地区已逐步成为苏州大旅游格局中新的亮点。 金庭镇主要景点介绍 景点 位置 简介 林屋洞为第九洞天,景点面积18公顷,在洞天世界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为石灰岩地下厅式溶林 屋 洞 金庭镇东北部,在林屋山西部 洞,其最为独特之处,洞内广如大厦,立石成林,顶平如屋,故称林屋。 山高49.8米,为石灰岩低丘,周围约1公里,景点面积17公顷,因山前原有巨型太湖石,状石公山 金庭东南角 若老翁,故名“石公”。背依丛岭,斗突湖中,似青螺伏水,如碧玉浮湖,与三山等岛屿互为对景。 初创于南朝之初,初名福愿寺,梁大同二年(536)正式建寺。唐上元九年,唐高宗李治赐该寺名为“显庆禅寺”;因金庭四面包山禅寺 林屋洞西北的包山坞中 为水所包,俗称包山,该寺又是山上第一大寺,唐肃宗李亨又赐名为包山寺,所在的山坞亦得名为包山坞,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相传,大禹曾在金庭治水,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太湖中建造了四座禹庙,以镇洪禹王庙 甪里村北端的郑泾港口太湖之滨 水。1984年禹王庙整修一新,为太湖中仅存的禹庙,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庭景区仅存的少数几个寺庙之一。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明洪武初归并上方寺,明永乐年间僧悟修重修,不久寺废,明天启二年觉空禅师来居,寺始兴,至清乾隆三十二年罗汉寺 秉场村罗汉坞 (1768)寺得重建成,有《重兴古罗汉寺碑记》。清末后渐废,解放后沦为仓库,1984年由吴县园林管理处重建大殿(明湾清乾隆民居拆迁),增建可乐堂、山门,并有专人负责看管,对游人开放。 原为城隍庙,俗称双观音堂,始建无考,清道光二十八年曾重修,有碑记,解放后逐渐破落,古樟园 后堡村窑上环山公路旁 用作仓库,1995年由后堡村投资400多万元改建为古樟园,因园内有千年古樟树而得名。 现属金庭镇石公行政村,在石公山以西1.5公里处的大明湾自然村。因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明月湾古村 太湖西山岛南端 吴王夫差携美女西施在此共赏明月而得名明月湾,简称明湾,以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文化遗存丰富多彩而著称。 总面积5平方公里,由缥缈峰及水月坞、涵村坞组成。缥缈峰为缥缈峰景区 西山岛西部 太湖七十二峰之首,海拔336米,因经常被云雾笼罩,犹如传说中的缥缈仙境而得名。

金庭镇主要景点日容量分析

11

金庭镇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

景 点 缥渺峰游赏区 林屋洞 消夏渔舫 治水公园 鹿角观寿 石公山 罗汉寺 梅 园 明湾古村 东西蔡古村

单位平均瞬时合日可空间游览面积规模逗留周围理容量游时分类 (m2) (m2/时间率 (人) 间(h) 人) (h) 自然山水、12500000 1000 1250 4 12 3 植被 洞穴 6100 40 150 2 8 4 自然174000 200 870 山水 娱乐 20000 100 200 5 12 2.4 自然3000000 1000 300 山水 自然3000 5 600 3 6 2 山水 自然16000 2000 80 2 10 5 山水 自然155000 200 775 3 7.5 2.5 山水 古建800 20 40 筑 1 7 7 自然83000 1000 83 建筑 植物2500 10 100 3 9 3 名胜 古街1800 50 36 3 12 4 古建 古街3000 50 60 3 12 4 古建 日容量(人) 3750 4080 1200 1200 400 2062 561 3000 144 240 自然缥渺峰游山水、赏区 植被 洞穴 林屋洞 自然山水 娱乐 消夏渔舫 自然山水 自然治水公园 山水 自然鹿角观寿 山水 自然石公山 山水 古建筑 罗汉寺 自然建筑 植物梅 园 名胜 古街明湾古村 古建 东西蔡古古街村 古建

12500000 1000 6100 174000 20000 40 200 100 1250 150 870 200 300 600 80 775 40 4 12 3 3750 2 8 4 4080 3000000 1000 3000 16000 155000 800 83000 2500 1800 3000 5 2000 200 20 1000 10 50 50 5 3 2 3 12 6 10 7.5 2.4 2 5 2.5 1200 1200 400 2062 1 83 100 36 60 3 3 3 7 7 561 9 12 12 3 4 4 3000 144 240 12

搜索更多关于: 金庭镇总体规划资源1011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金庭镇总体规划(2012~2030)文本 2.6.2村庄 处于传统的农业片区内,城市化水平较低,生活设施相对较差,外来人口数量最少,户籍人口迁出趋势最高。今后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口数量将呈下降趋势。 第三章 金庭镇经济环境 3.1城市整体经济状况 金庭镇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发展-繁荣-衰落-崛起的历程。明清时期,大批居民外出经商,且多数因经商而致富。民国其间,金庭的蚕桑、柿漆、采矿业有较大的发展。六、七十年代,金庭通过围湖造田、修建环山公路,建太湖铁塔,建采石及建材企业等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发展基础,经济规模显著扩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村工业异军突起,先后办厂100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