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结构基础及识图》复习资料
5、在框架体系中设置适当数量的剪力墙,即形成框架-剪力墙体系。 6、框架结构按照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框架三种。
7、框架结构的竖向荷载主要是结构自重(恒荷载)和楼(屋)面使用活荷载、雪荷载、屋面积灰荷载和施工检修荷载等。
8、当风受到建筑物阻挡时,在建筑物表面就会形成压力(或吸力),即风荷载。在迎风面产生风压力,在背风面产生风吸力,风压力与风吸力方向相同,且风压力大于风吸力。风荷载随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9、由于风的方向是任意的,故框架结构应考虑左风、右风两种可能。 10、地震作用一般在抗震设防烈度6度以上时需考虑。
11、框架梁的控制截面是梁端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框架柱的控制截面是柱的上、下端。
12、震害调查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震害主要发生在梁端、柱端和梁柱节点处。一般来说,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13、《抗震规范》根据房屋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将框架结构划分为四个抗震等级,其中一级抗震要求最高。
1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立面结构布置图、框架梁及框架柱的配筋图和模板图等。
15、框架柱施工图,主要反映柱的起止标高,柱内纵向钢筋的种类、数量与布置情况,箍筋的种类、形状、直径与间距等。
16、剪力墙结构中的墙体既承受竖向荷载,又承受水平荷载,其中承受平行于墙面的水平荷载是墙体的主要作用。墙体属于压、弯、剪复合受力状态。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还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 17、根据墙体的开洞大小和截面应力的分布特点,剪力墙可划分为整截面剪力墙、整体小开口剪力墙、联肢剪力墙和壁式框架四类。
18、在剪力墙的墙肢中,其弯矩和剪力均在基底部位达最大值,因此基底截面是剪力墙设计的控制截面。
19、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承受弯矩、剪力、轴力的共同作用,属于受弯构件。连梁通常采用对称配筋。
20、在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边缘应力较大的部位,采用竖向钢筋和箍筋组成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又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类。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翼墙。
21、剪力墙身应配置水平方向和竖向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配筋方式有单排及多排配筋。
22、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两种不同的结构构件组成的受力体系。在该结构中,宜采用现浇楼盖。
23、框架-剪力墙结构使剪力墙的下部变形加大而上部变形减小,使框架下部变形减小而上部变形加大。
24、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负担了大部分剪力(约70%-90%),框架只负担小部分剪力,使得框架上部和下部各层柱所受的剪力趋于均匀而受力更合理。 25、框架梁施工图主要反映梁在平面中的位置,梁的截面类型和尺寸以及截面配筋等内容。
(二)选择题(仅选择部分供参考)
1、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房屋在确定抗震等级时,除考虑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该考虑[a]
a. 房屋高度; b.高宽比; c.房屋屋数; d.地基土类别。 2、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是[ b ]
a. 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 b. 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 c. 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 d. 不一定。
3、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承受的风力最大?[ a ] a. 建在海岸; b.建在大城市郊区;
c.建在小城镇; d.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
4、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对民用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定义是[ d ]
a. 8层以上; b. 8层和8层以上; c. 10层以上; d. 10层及以上或超过28m。
5、在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中,抗侧刚度最好的体系是[d ] a. 框架结构体系; b. 剪力墙结构体系; c. 框架-剪力墙体系; d. 筒体结构体系。
6、现浇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该[c]
a. 低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b. 高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c. 不低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d. 与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无关。 (三)判断题(仅选择部分供参考)
1、高层结构应根据房屋的高度、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类别、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等因素,选用适当的结构体系。 [√]
2、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各种结构体系。 [√]
3、高层建筑宜选用对抵抗风荷载有利的平面形状,如圆形、椭圆形、方形、正多边形等。 [√]
4、高层建筑的概念设计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5、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的平面外形宜简单、规则、对称。结构布置宜对称、均匀,尽量使结构抗侧刚度中心、建筑平面形心、建筑物质量中心重合,以减小扭转。 [√]
6、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 二、识图型
要求:能说明结构或构件的配筋情况,同时能指出绘图中错误的地方或内容。 (重点:(1)书上119页框架梁柱配筋图的内容;(2)50号学生结构施工图中的柱、梁的平法表示方法识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