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有效设计前置性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有效设计前置性学习
作者:蒋春慧
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年第07期
前置性学习是生本课堂重要表现形式。它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活跃性,有利于教师更快、更准地把握学情,有针对性地引领课堂学习的展开。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对前置性学习的定义、分类、操作形式和设计的一般步骤进行了阐述。 前置性学习,又称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新课内容学习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一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把握学情,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困惑点做好引导与点拨,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有效的前置性学习设计必须与即将学习的内容相统一,要围绕教学的核心目标来设计。不同的课型要有不同的设计,它需要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下面,我以三下《七颗钻石》对前置性学习设计的一般步骤,进行阐述。 一、多元寻找“学点”,凸显关键问题
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是下节课的教学的重点甚至是难点的直接或间接展示,以更好地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下一节课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前置性学习时必须吃透教材,多角度充分解读文本,多元寻找有价值的学习点。再结合年段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等多方因素进行相应的梳理,领悟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确定关键问题的学习。只有这样,前置性学习的设计才更具有针对性与适生性。如在设计《七颗钻石》的前置性学习时,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除字词教学点外我梳理了以下的8个“学点”: ①体会罐子的神奇变化,知道罐子发生神奇变化的原因;
②了解童话的特点:完整的情节、充分的想象、多样的手法、鲜明的主题; ③学会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④会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内容; ⑤学习复沓式的故事情节;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