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版高中化学 专题4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温
2Cu2O+C=====4Cu+CO2↑,故A项正确,B项错误;王水可以溶解黄金和“药金”,故C项错误;用灼烧法可以区别黄金和“药金”,因为高温下黄金与氧气不反应,而“药金”可以与氧气反应,故灼烧后的“药金”颜色有变化,D项错误。
高温
8.以辉铜矿(Cu2S)为原料冶炼铜,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Cu2S+O2=====2Cu+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3种 B.Cu2S在该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1 mol O2参加反应时,上述反应转移电子总物质的量为4 mol D.SO2被分离、回收后氧化生成SO3,作为制取硫酸的原料 考点 金属冶炼的综合与应用 题点 金属冶炼的相关综合 答案 C
高温0+4-2
解析 分析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Cu2S+O2=====2Cu+SO2,反应过程中Cu、S、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Cu2S中Cu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升高,因此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据S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可知,当1 mol O2参加反应时,共转移电子6 mol;SO2催化氧化可得SO3,SO3被水吸收可得H2SO4。 题组二 电解技术、合成技术的应用 9.下列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答案 D
解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的结论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验证,但是更要注重以化学实验为切入点来进行实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逐渐形成理论体系,因而化学科学的研究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10.如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2
0
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
B.从D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9
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 Cl2,便产生2 mol NaOH
D.粗盐水中含Ca、Mg、Fe、SO4等离子,精制时先加Na2CO3溶液 答案 D
解析 Na向阴极区迁移,H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产生H2,A项正确;在阴极电解水,水通电
导电能力弱,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增强其导电性,B项正确;根据电解方程式2NaCl+2H2O=====22.4 L2NaOH+Cl2↑+H2↑知,n(Cl2)=mol,生成1 mol Cl2必生成2 mol NaOH,-1=1
22.4 L·molC项正确;精制食盐时,要先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去SO4,过量的BaCl2用Na2CO3溶液除去,若先加Na2CO3溶液,后加入BaCl2溶液,则过量的Ba不能除去,D项错误。 题组三 从不同角度理解酸、碱的概念
11.20世纪20年代,化学家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其要点是凡能够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此观点,下列粒子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
①H2O ②CO3 ③Al ④CH3COOH ⑤NH4 ⑥HCO3 A.①⑥ B.②③ C.④⑥ D.④⑤ 答案 A
解析 领会或把握信息是关键。酸碱质子理论的核心:分子或离子①接受H为碱;②给出H
+
+
2-
3+
+
-2+
2-
+
+
2+
2+
3+
2-
为酸。分析:H2O
H2CO3
H+OH是酸;H2O+H
+-+
H3O是碱。HCO3
+-
H+CO3是酸;HCO3+
+2--
H
+
H2O+CO2是碱。
12.(2017·丽水高一检测)最近,科学家用一种称为“超酸”的化合物H(CB11H6Cl6)和C60反应,使C60获得一个质子,得到一种新型的离子化合物[HC60][CB11H6Cl6]。该反应看起来很陌生,但反应类型上可以跟中学化学里某个熟悉的化学反应相比拟,该化学反应是( ) A.Zn+2HCl===ZnCl2+H2↑ B.NaOH+HCl===NaCl+H2O C.NH3+HCl===NH4Cl
D.H2O+CH3COOH===H3O+CH3COO 答案 C
解析 从酸碱质子理论角度C60可以看作碱,和超酸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从反应类型和产物类别上看,只有C项满足。
[综合强化]
13.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某同学设计从孔雀石中冶炼金属铜的方案如下: ①将孔雀石粉碎后加过量的稀硫酸; ②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 ③向滤液中加入一种金属粉末。
10
+
-
+
-
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试回答:
(1)第①步反应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步加入的金属粉末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后,过滤,将沉淀加热灼烧后再通入________________气体,可制得较纯净的铜。 考点 金属冶炼的综合与应用 题点 金属冶炼的相关综合
答案 (1)固体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变成蓝色 (2)Fe 铁的活泼性比铜强,可从溶液中置换出铜 (3)氢气
解析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当加入过量稀硫酸时发生反应,固体逐渐溶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水和硫酸铜;为冶炼金属铜,可加入过量的铁粉,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若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后生成氢氧化铜,过滤,将沉淀氢氧化铜加热灼烧后生成氧化铜,通入氢气生成铜和水。
14.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逐步深入认识物质组成、结构、变化的历史。随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化学概念的认识与描述也在不断完善。
(1)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这是1883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S.Arrhenius)提出的电离学说。试用有关方程式表示氨的水溶液呈弱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Bro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里(Lowry)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都是碱。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判断,下列粒子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H3COO B.NH4 C.H2O D.HSO3 E.OH F.NO3
(2)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了广义的酸碱理论: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都是碱;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都是酸。如:H+[·OH]―→H∶OH,即酸(电子对接受体)+碱(电子对给予体)→产物。试指出下列两个反应中的酸或碱: ①F+H2O②H3BO3+H2O
-
+
·
-
-
+
-
-
-
+
+
HF+OH,该反应中的碱是________(填“F”或“H2O”)。 H+B(OH)4,该反应中的酸是________(填“H3BO3”或“H2O”)。
NH3·H2O
NH4+OH CD (2)①F ②H3BO3
+
+
-
-
+
-
--
答案 (1)NH3+H2O
解析 (1)根据布朗斯特和劳里的酸碱质子理论:H2O既可以接受质子形成H3O,又可以给出质子形成OH;HSO3既可以接受质子形成H2SO3,又可以给出质子形成SO3,所以这两种粒子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2)根据路易斯的酸碱理论分析,F与H2O的反应中,F提供电子对,所以F是该反应中的碱;H3BO3与H2O的反应中,H3BO3接受电子对,所以H3BO3是该反应中的酸。
11
-
-
-
-
-
2-
15.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钛白(TiO2)是目前最好的白色颜料。制备TiO2和Ti的原料是钛铁矿,我国的钛铁矿储量居世界首位。用含Fe2O3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制备TiO2流程如下:
(1)步骤①加Fe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制备TiO2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考虑成本和废物综合利用因素,废液中应加入____________处理。 (3)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钛(Ti),涉及到的步骤为
Mg
TiO2―→TiCl4――――――→Ti 800 ℃,Ar
反应TiCl4+2Mg===2MgCl2+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金属冶炼的综合与应用 题点 金属冶炼的相关综合
答案 (1)将Fe还原为Fe 析出绿矾(FeSO4·7H2O) (2)绿矾(FeSO4·7H2O) 生石灰(或碳酸钙、废碱) (3)防止高温下镁或钛与O2、N2等反应
解析 (1)分析框图知,铁最终转化成副产品绿矾,所以要将Fe转化为Fe,降温能减小FeSO4·7H2O的溶解度,有利于绿矾结晶。
(2)水浸后发生的离子反应为TiO+2H2O===H2TiO3↓+2H,废液主要呈酸性,所以应加入CaO、CaCO3或碱。
(3)反应后Ti和Mg易与空气中O2、N2等反应,故应在Ar气氛中进行。
2+
+
3+
2+
3+
2+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