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屋建筑学复习1 - 图文
悬挑窗台构造做法 P135
? 60mm厚平砌挑砖窗台 ? 120mm厚侧砌挑砖窗台 ? 钢筋混凝土窗台。
一挑--出挑60mm,二斜--向外倾斜20%,三滴水--底部做滴水 (深宽≥10mm)或斜抹砂浆 窗台长度每边应超过窗宽120mm,窗台表面及窗下槛交接处应考虑防、排水处理
圈梁:是沿外墙四周、纵墙及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闭合的梁。设置部位在建筑物的屋盖及楼盖处。
钢筋砼圈梁构造要求:必须全部现浇、全部闭合,最好能在同一高度上闭合。遇到门、窗洞口致使圈梁不能在同一高度上闭合时,应设置附加圈梁,可以通过构造柱使得各段圈梁的钢筋连通。宽度一般同墙厚,墙厚≥240时,不宜小于2/3墙厚;高度≥120mm,常见的为180,240mm ;砼C15;纵筋最小4Φ10,箍筋间距≤300mm。
构造柱:
位置:建筑物易于发生形变的部位,如房屋的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有错层的部位以及某些较长的墙体中部。
作用:与各层圈梁连接,形成骨架,使墙体在破坏过程中有一定的延伸性,减缓墙体的酥脆现象产生,提高了墙体的应变能力,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构造要求:构造柱必须与圈梁及墙体紧密连结,下端应锚固于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内。柱截面应不小于180×240。主筋一般采用4Φ 12,箍筋间距≤250毫米,墙与柱之间应沿墙高每500毫米设2 Φ 6钢筋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米。施工时先砌墙,后浇柱。构造柱下端不用单独作基础。
楼层的基本形式:
1 板式楼板——楼板现浇成平板,楼板直接支承在墙上,楼板上的荷载直接靠楼板传给墙体,这种楼板称板式楼板。
2 梁板式楼板——当房间的空间尺度较大,为使楼板结构的受力与传力较为合理,常在楼板下设梁以增加板的支点,从而减小了板的跨度。
3 无梁楼板——是框架结构中将板直接支承在柱子上且不设梁的结构。
钢筋混凝土楼层的施工工艺和细部构造:
1 现浇整体式施工工艺:在施工现场按支模、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等顺序将整个楼盖结构系统浇注成型。 优点:由于楼板系现场整体浇筑成型,结构的整体性能良好,因而特别适合于整体性要求较高的建筑物、或有管道穿过楼板的房间以及形状不规则或房间及尺度不符合模数要求的房间中。
缺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由于现场浇筑,湿作业,工序繁多,需要养护,且施工工期较长。但近年由于工具式模板和施工机械的发展,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已经大量运用在建筑物中。
2 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将楼层构件在预制加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作成型并到达强度后,运到指定位置按顺序进行安装。
特点:这种不在施工现场直接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现场机械化施工水平,并使工期大为缩短。 预制楼板构件类型:
1).预制实心平板——跨度一般在2.4m以内;多用于过道或小开间的楼板,亦可用于搁板或管道盖板等,板两端支承在墙或梁上。用作楼板时,板厚>=70mm;用作盖板时,板厚>=50mm。(板厚为跨度的1/30,一般为60~80mm;)板宽约为600~900mm。
2).预制槽形板——是一种梁板结合的构件,即在实心板的两侧设有纵肋,形成槽形截面。板跨为3~7.5m;板宽为600~1200mm;板厚为25~30mm;肋高为150~300mm。
板有正置(肋向下)与倒置(肋向上)两种。正置板受力作用较为合理,但板底不平,多做吊顶;倒置板可保证板底平整,但需另作面板,亦可在槽内填充轻质多孔材料。
3).预制空心板——为了减轻板的自重,在楼板高度的结构中性面略偏下处抽孔。空心板根据板内抽孔方式的不同,有方孔板、椭圆孔板和圆孔板之分。空心板板跨为2.4~6.0米,板厚120、180毫米,板宽为600、900、1200毫米,
3.装配式整体施工工艺:将楼板中的部分构件预制后到现场安装,再以整体浇筑其余部分后使整个楼层连接成整体,兼有现浇、预制的双重优越性。
1) 预制薄板叠合楼板——用普通钢筋混凝土薄板或预应力混凝土薄板作为底板,在上面再叠合现浇钢筋混凝土面层而成。
预制混凝土薄板既是永久性模板承受施工荷载,也是整个楼板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所有楼板层中的管线均事先埋在叠合层内,现浇层内只需配置少量的支座负弯矩钢筋。
12
2)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用压型薄钢板坐底板,再与混凝土整浇层浇筑在一起。
钢衬板组合楼板主要由楼面层、组合板和钢梁组成,组合板包括现浇混凝土和钢衬板部分。
墙及楼地面面层 P171开始
粉刷类工艺:以水泥加上骨料在现场对基层的砖石砌体和水泥制品、混凝土构件等通过反复大面积的湿作业涂抹修整,得到大致平整的表面,然后再进行表层加工和处理的工艺。 步骤:打底,粉面、表层处理。
1.厚度:外墙一般为20~25毫米, 内墙一般为15~20毫米
2.做法:抹灰前应清理基层,并洒水湿润墙面,且墙面抹灰层不宜太厚,而且需分层构造,一般有底层、中间层和面层 (底层——与基层粘结、初步找平,又称底灰、找平层、打底层,厚度一般为5~15mm ;中间层——进一步找平,减少底层砂浆干裂导致面层开裂的可能,同时粘结底层、面层。厚度一般为5~10mm,有一层或多层 ;面层——装饰、美观,又称罩面) 抹灰质量标准:普通抹灰、中级抹灰、高级抹灰 普通抹灰:一层底灰、一层面灰。平整度≤6mm/2m
中级抹灰:一层底灰、一层中灰、一层面灰。平整度≤4mm/2m 高级抹灰:一层底灰、数层中灰、一层面灰。平整度≤2mm/2m
细部构造
墙裙:又称台度,保护墙身,防潮、防水。
做法:高一般为1.5米左右,可采用水泥砂浆抹灰、贴瓷砖、油漆、铺钉胶合板 护角:内墙凸出的转角处或门洞的两侧
做法:高度不小于2m,每侧宽不小于50mm,用1:2或1:3水泥砂浆打底,用素水泥捋小圆角进行处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