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砂石开发利用方案(说明书)11.12.01
山 西 怀 仁 南 窑 晋 通 砂 石 煤 业 有 限 公 司 煤 炭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方 案 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井田内各煤层浮煤挥发为34.15%-40.62%粘结指数45-54,煤类均为气煤。
2、其它有益矿产:地表出露的二叠系砂岩胶结较硬,为良好的建筑材料。
三、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本次设计主要针对井下煤炭开采进行设计,为矿区主要开采的矿产资源。设计考虑采用井工开采对井下5-1号煤层、5号煤层8和号煤层进行开采,开拓方式采用斜井开拓、井田划分两个水平,设两个水平开拓全井田,一水平、二水平标高分别为+1077m、1054m,5-1号煤层距离5号煤层平均间距2.87m,宜采用联合布臵。一水平的运输和轨道大巷沿5号煤层布臵,专用回风大巷沿5-1号煤层布臵。二水平的三条大巷沿8号煤层布臵。
预计全井田煤炭资源开采后能够给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矿区其他的伴生资源,本次设计不予考虑。待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完后矿方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开采。
第二节 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一、矿井地质及构造特征 ㈠地层 1、地层
本井田位于大同煤田吴家窑勘探区中南部,大同向斜中东部井田内大面积为新生界黄土覆盖,冲沟中出露有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和山西组地层。现依据以往地质勘探资料,对井田内相关地层特征叙述如下: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
为煤系基底,岩性为灰色厚层状及薄层状石灰岩和泥灰岩,与下伏寒武系地层呈整合接触。与上覆本溪组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山西地丰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17
山 西 怀 仁 南 窑 晋 通 砂 石 煤 业 有 限 公 司 煤 炭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方 案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在底部侵蚀面上有一层不成层的褐铁矿,其上为青灰色及猪肝色的铝土质泥岩。本组地层上部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偶夹砂岩,中部及下部常夹有灰黑色石灰岩(K1),含有海百合、纺缍虫、珊瑚、有孔虫、石燕等动物化石。本组厚22.40~34.02m,平均29.60m,与上覆太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其岩性主要为灰白、深灰色,石英质中粗粒砂岩,砾状砂岩,灰色、黑灰色砂质泥岩和煤层,同时在煤层中含有黑色,暗灰色炭质泥岩,高岭岩或高岭质泥岩。地层厚度100.0~114.0m,平均厚度109.31m左右,与上覆山西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其岩性多以深灰色砂质泥岩与灰白色石英砂岩组成,并夹有1~4层不连续之薄煤层。地层厚度45.00~83.00m,平均约70.0m。与上覆下石盒子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本组地层在井田内有出露,钻孔也全组揭露,其岩性特征为:上部为紫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灰黄色细粒砂岩,中部有一层灰白色粗粒砂岩或砾状粗砂岩,含石英成分较高,在本区发育较为良好。下部多为紫色、黄灰色、杂色泥岩,与砂质泥岩及灰白色、黄绿色砂岩互层。底部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K4),厚2.36~5.29m,平均4.00m。与上覆上石盒子组地层呈整合接触。本组厚60.42-123.66m,平均90.29m。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其岩性主要为黄绿色、灰黄色、紫色砂岩及砂质泥岩,夹薄层泥岩,底部为黄绿色的中粗粒砂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粘土胶结,风
18 山西地丰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山 西 怀 仁 南 窑 晋 通 砂 石 煤 业 有 限 公 司 煤 炭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方 案 化松散,厚度变化较大为标志层K6,在本井田发育不良。该组地层在井田内只有零星出露,最大残留厚度79.8m,与上覆地层第四系呈不整合接触。
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Q3m)
井田内大面积分布,平均厚度8m左右,俗称黄土,呈浅黄色,以石英颗粒成分较多,粘土质较少,也可称微粒砂质亚粘土,垂直节理发育,受雨水冲刷,成直立之陡壁,经现代风吹堆积后,形成良好之风成波痕。在沟与河底、河床及两旁堆积为冲积层,以砂、砂砾石及次生黄土为主,一般厚度小于10m。
⑴第四系全新统(Q4)
为现代河流冲积层,以砂、砾石及黄土为主,一般厚度0-4m,平均2m左右。
⑵含煤地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现分别叙述如下: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其底部为灰白、黄褐色粗砾状或砾状砂岩,厚约3.0-5.0m,平均4.0m左右,即K2标志层。本组岩性主要为灰白、灰褐色石英质中粗砂岩、砾状砂岩,灰色、黑灰色砂质泥岩和2、3(本井田内3、4号煤层合并为一层,即3号煤层)5(5号煤层在井田内分叉为5-1和5号)、6、8、9、10号煤层。上部煤层为上30m层(2、3、4),下部为下20m层及5m层(5-1、5、6、8、9及10号),上部和下部之间常有一砂岩带,并含有小砾岩。本组厚度100-114m,平均约109.31m左右。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主要可采煤层山1号,赋存于该组下部,其底部为灰白色砾岩,石英质粗砂岩及中砂岩,即K3标志层,不论岩性或厚
山西地丰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19
山 西 怀 仁 南 窑 晋 通 砂 石 煤 业 有 限 公 司 煤 炭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方 案 度均变化较大。本组岩性上部以砂质泥岩、泥岩为主,中夹2-3层不稳定砂岩,下部以砂岩为主,特别是山一号煤层上面一层砂岩发育很好,在大部地段为山一号煤层的顶板,厚9.31-16.33m,一般14m左右,岩性为灰白色中粗砂岩和砾状粗砂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含煤屑,钙质胶结。本组厚度45-83m,平均70m。
㈡构造特征 ⑴褶曲
本井田位于大同向斜东南翼,由于井田紧邻口泉山脉扰乱带,故断层、岩浆岩较发育,同时形成一些幅度较小的向斜及背斜,构造较为复杂。
总体看,井田为一宽缓向斜构造,轴向N5°-7°W,两翼对称,产状较平缓,一般为3°以内。
⑵断层
井田内发育有8条断层,见表3-2-1现分述如下:
断层一览表 表3-2-1
编号 F2 F3 F4 F14 F15 F37 F38 F39 性质 正断层 正断层 正断层 正断层 正断层 正断层 正断层 正断层 走向 NW NW NW NW NE NW NW NW 倾向 NE NE NE SW SE NE NE NE 倾角(度) 70 65 75 68-70 68 72 68 70 落差(m) 10 10 10-30 30-50 14 3 10 5 井田内延伸长度(m) 510 1550 1300 2070 850 220 280 270 F2正断层
位于井田南部,走向近NW,倾向NE,延伸长度510m,落差10m,倾角70°。对煤层的开采影响不大。
20 山西地丰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