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辞 - 让文章活起来
修辞-----让文章活起来
■教学目的
1、通过词、句的训练,让同学们上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2、站在修辞手法作用的基础上,赏析文章,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3、复习小学阶段修辞手法的基本种类及特点,并能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去;能仿写简单的句子。
■教学重点
1、辨别各种修辞格,并能熟练运用到句子的仿写和阅读中去 2、各类修辞的具体内容,各类修辞的解答技巧。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已学知识 1、复习
在前面的学习中行,我们认识了修辞并且感受到了修辞的作用。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其实很多成语,也运用了这些修辞手法。
师:请同学们静心思考,积极发言(肯定、鼓励)。 【实战演练——词】 判断下列成语属于哪种修辞
恩重如山 呆若木鸡 挥汗如雨 易如反掌 亲如手足 如虎添翼 丧家之犬 ------比喻 狐朋狗友 花枝招展 鸟语花香 百花争艳 兔死狐悲 龙争虎斗 卧虎藏龙 -------拟人 日月如梭 怒发冲冠 胆大包天 一字千金 一步登天 日上三竿 寸步难行 ------夸张
过渡句:同学们,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知道想让句子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除了应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训练外,还得掌握一定的技巧。恰当地运用修辞是使句子出彩的良方。鲜花把大地装点得绚烂多彩,修辞手法可以把句子打扮得花枝招展。 2、各类修辞及其作用 (一)美句赏析
例句1、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分析: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薄雪以人的形态特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上的薄雪在夕阳照射下融化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情景的喜爱之情。
例句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因为只有人才会“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我觉得这里把桃树、杏树、梨树当做人来写,把树写得亲切可爱,有生命力。
(二)知识归纳
1
1、比喻
特点: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事物,即打比方。 好处: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2、拟人 特点: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好处: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排比 特点: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好处: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4、夸张: 特点: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好处: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例:巴掌大的一块地上却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 练习:片段赏析 现在我们带着情感来一起欣赏《乡村的风》片段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疏,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分析: ① 师:这段文字最主要描写了什么? 生:?? ② 师: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好,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生:??
(比如: “用顽皮的小手??”句,运用拟人,写出风的轻柔,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
过渡:这段话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风的喜爱之情,使得无形的风在作者笔下变得可见可感。 师:分析比较作者笔下春天的风和秋天的风有各自有什么特点?生:?? 过渡:同样是风,在不同人的眼里,在不同人的笔下却呈现出不同的身影。
总结:单一的运用修辞,让句子能够吸引人,从难度上说,比较简单,那么如何在阅读文章中,体会修辞的组合式的好处,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进行研究。
2
二、复合修辞及表达效果 1、 比喻+拟人
答题思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旋律对人的美妙感受;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听觉转化为视觉,将抽象的音乐描写得具体可感。
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
2、 比喻+排比
答题思路:采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桂林山水奇、秀、险的特点,增强了语势,升华了对桂林山水无比热爱这个主旨;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
3、比喻+拟人+排比
答题思路: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天空下的柳树、湖水、花朵、鸟儿等景物和谐、优雅、美丽的特点,同时强烈地抒发出自己身处此地陶醉、享受和憧憬之情。
这片天空下有最美的景象:少女般的柳树总是在明净的湖水中欣赏自己的倩影;调皮的风儿时不时赶来凑热闹,轻轻撩起柳树的秀发,牵起柳树的手,与之跳上一曲优美的舞蹈。一旁看得津津有味的花朵绽开迷人的笑脸;热情的鸟儿放开嘹亮的歌喉为它们伴奏。这时我总会漫步在这片令人陶醉的美景中,享受这美妙的时刻;感受这斑斓的青春;憧憬美好的前程。
三、比较阅读 1、复习回顾: 2、分析比较:
【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A (带、含、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3
【乙】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 B (莽莽、苍苍)草原, C(莽莽、苍苍)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 D (扑、漫、吹)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丙】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和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热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息,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3、理解运用:
1、在甲、乙两段A. B. C. D的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使句子通顺,表达流畅。混 .苍苍 莽莽 漫 2、甲文作者从感觉的多角度去描绘春风,作者运用了哪些角度? ①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嗅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3、三段文字在写“风”时各有特点,甲文把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比作风,表现南国春风舒适、温暖的特点;乙文用“如无数的针扎”表现北国春风的强劲、凛冽 ;丙文所描绘的是夏日 的海风,其特点是柔和、凉爽 。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丙文的内容:描绘夏夜柔和的海风和沙滩以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场面。) 4、感悟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感受到了南国舒适、温暖的春风,北国强劲、凛冽的春风,同时也感受到了夏日的沙滩上的风给我们带来的丝丝凉爽。之所以给我们有这么深切的感受,与作者巧妙运用修辞是分不开的。
(过渡)我们能不能也像这些作者一样,用我们手中的笔,描绘我们身边的风,让不可琢磨的风变得有情有意。
【实战演练——片段描写】
1、 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写出你眼里的秋风,彰显你的个性。 要求:① 围绕秋风的特点来展开联想,构思文章; ② 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文章生动、形象、具体。 2、分析点评: ①整体优点: ②存在问题: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运用各种修辞可以突显描写对象的特征,使描写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具体,从而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我们掌握了这些修辞手法,也为写出文质优美的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修辞手法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又是时时可见、处处可见的。
课堂上我们能够静心思考,课外我们也要巩固训练,提升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练笔
一、写出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