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20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
1.说出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的含义。
2.据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3.对比分析、说明我国1949至改革开发前与改革开发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4.根据案例,分析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 2.人口迁移的意义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难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内容安排 知识结构:
人口迁移的概念、意义
二次大战以后人口迁移 特点
人口迁移 影响因素
教学思路:
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人口迁移 类型 国内人口迁移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原因
美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自然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个人动机需求
2020
情境导入: 学生展示调 查自己家族 中每个人的 出生地、迁 移经历及原因。 人口迁移的概念阅读教材,明确人口迁移的类型即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及其含义 国际人口迁移 阅读相关资料,对比分析二战前、二战后人口迁移的特点、流向、原因、意义(有条件的学校,分组探究,并设计表格完成对比分析) 国内人 口迁移 阅读相关资料,分组探究:我国、美国各主要历史时期中,国内人口的迁移规模、特点、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影响 学生运用所学原理,进 一步分析所调查的自 己家族中每个人迁移 的主要原因。(有条件 的学校绘制人口迁移 路线图)
学时建议:2学时 教学资源建议
1.本节教材中的表格数据、图像及文字资料;以及中图版教材、地图册、影像资料 2.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胡兆量等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相关网站:
5.生活经验:1.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
2.调查本区(县)近几年人口迁移状况。 教法与学法策略 1.人口的迁移
(1)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阅读图、相关图片,根据图说明人口的迁移状况,阅读教材,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出人口迁移的类型即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及其含义。
(2)社会调查法:联系学生生活体验,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族中每个人的出生地、迁移经历及原因,得出人口迁移的概念。 2.人口迁移的因素:
(1)讲授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图像,对比分析讲授国内及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和意义。
各组展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条件的学校,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我归纳) 师生共同总结说明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各有不同。 2020
(2)读图分析探究法: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及图像,分析、说明我国、美国各主要历史时期中,国内人口的迁移规模、特点、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影响,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评价建议:
1.调查、收集并整理本市或本区(县)有关人口迁移的资料,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并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2.根据视频资料讨论:“民工潮”讨论:民工流动的方向、原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