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上海市初三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 - 图文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4年上海市初三化学竞赛(天原杯)
预赛试卷
(总分100分 时间1小时) 得分________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V-51 Mn-55 Fe-56 Cu-64 Zn-65 Mo-96 I-127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草莓适合生长在酸性条件下,若进行草莓的无土栽培,培养液中不适合添加的物质是 A.氨水 B.尿素 C.硝酸铵 D.氯化钾
2.人被蚂蝗叮咬后,伤口常流血不止。依据上述现象,科学家希望从蚂蝗体内提取某种药物,该药物具有
A.止血性能 B.抗血凝性能 C.止痛、止痒性能 D.抗过敏性能 3.下列关于化肥、农药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温多雨时比较适合施用钾肥 B.长期施用硫酸铵会造成土壤板结
C.波尔多液是石灰和硫酸钠的混合物 D.过磷酸钙必须经过硫酸处理才能施用
4.目前,某些科研机构研发了以餐饮废油(地沟油)和海藻为原料通过氢化、催化体系等加工生产生物航空煤油技术。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www.21-cn-jy.com A.此项技术有助于丰富民用航空业的燃油来源 B.生物航空煤油的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地沟油”流入餐桌会对使用者产生危害
D.“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5.部分含钙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aO、Ca(OH)2、CaCO3都是含氧化合物,简称氧化物 B.转化①是氯化钙溶液中的钙被置换出来 C.转化⑥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D.转化④一定是中和反应
6.下列反应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A.Mg+ H2SO4→MgSO4+ H2↑ B.CuO+ H2SO4→CuSO4+ H2O【来源:21cnj*y.co*m】
C.2NaOH+ H2SO4→Na2SO4+ H2O D.Cu+2H2SO4 (浓)CuSO4+ H2O+SO2↑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7.某太空站的能量转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系统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水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太阳能 C.水电解系统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背日面时氧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右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D.100g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后得到1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10.戊二醛(C5H8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关于戊二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戊二醛是一种有机物
B.戊二醛与乙醇(C2H6O)的混合物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是5:16 C.20%的戊二醛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
D.1mol戊二醛与100g碳酸钙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3
11.干燥剂的干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空气中实际余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某些干燥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A.MgO的干燥性能比CaO好
B.干燥剂中金属元素对于燥效率影响可能比较大 C.MgSO4的干燥效率可能小于0.04 D.干燥剂中非金属元素对干燥效率无影响 12.下列四个得到烧碱溶液的操作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①8gNaOH放入92g水中; ②4.6gNa放入95.6g水中(2Na+2H2O→ 2NaOH+H2↑);
③6.2gNa2O放入93.8g水中;
④100g10.6%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过滤。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①=③
13.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④ 14.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5.“粗盐提纯”的实验内容和步骤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需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操作Ⅲ中,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的产率将偏低
C.操作Ⅳ中,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操作V中,需加热至液体蒸干为止
16.下列物质在pH=1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CaCl2, NaOH, KNO3, Mg(NO3)2 B.FeCl3, H2SO4, KCl, NaNO3 C.Na2CO3, KCl, NH4NO3, Na2SO4 D.Mg(NO3)2, Na2SO4, NH4Cl, KNO3
21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7.在氯酸钾分解的实验研究中,某同学进行了系列实验并记录如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②、③说明M加快了气体产生的速率
B.实验①、②、④说明加入M后,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就可以发生 C.实验②、③说明固体M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产生的量 D.固体M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18.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施罗克等人发现金属钼的卡宾化合物可作为非常有效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工业上冶炼钼(Mo)的原理如下:2·1·c·n·j·y ① 2MoS2+7O2
2MoO3+4SO2 ② MoO3+2NH3·H2O→(NH4)2MoO4+H2O
③ (NH4)2MoO4+2HCl→H2MoO4↓+2NH4Cl ④ H2MoO4 MoO3+H2O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⑤ 用还原剂(H2、Al、C等)将MoO3还原成金属钼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MoS2发生了氧化反应
B.(NH4)2MoO4是一种铵盐,而MoO3是碱性氧化物
C.在上述冶炼原理中,将160g MoS2全部转化成Mo,理论上需18g铝
D.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直接排放
19.已知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气;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现进行如下实验:①加热10g硫酸铜粉末至完全分解,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称量①中固体质量变为5g,②中溶液增加了4.5g。该实验中硫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1·cn·jy·com
A.3CuSO4
3CuO+SO3↑+2SO2↑+O2↑
B. 4CuSO44CuO+2SO3↑+2SO2↑+O2↑
C. 5CuSO45CuO+SO3↑+4SO2↑+2O2↑
D. 6CuSO46CuO+4SO3↑+2SO2↑+O2↑
20.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而用物质间两两混合的方法能够鉴别的是 A. Na2SO4、BaCl2、KNO3、NaCl B.NaOH、Na2SO4、FeCl3、BaCl2 C. Na2SO4、Na2CO3、BaCl2、HCl D.NaCl、AgNO3、NaNO3、HCl21*cnjy*com
【版权所有:21教育】 21.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量取20mL水样,迅速加入MnSO4和KOH的混合溶液,再加入KI,立即塞好塞子,振荡使其完全反应。打开塞子,迅速加入适量硫酸溶液,此时有碘单质生成,6.0mLNa2S2O3溶液(每毫升含溶质1×10-5mol)与生成的碘恰好完全反应。上述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2MnSO4+4KOH+O2→2MnO(OH)2+2K2SO4
②MnO(OH)2+2KI+2H2SO4→I2+MnSO4+K2SO4+3H2O ③I2+2Na2S2O3→2NaI+Na2S4O6 该样品中溶解氧量为 A.0.75 mg/L B.48 mg/L C.24 mg/L D.12 mg/L
22.对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是铁的防腐方法之一,该方法的主要反应如下。保护膜的成分是
①3Fe+NaNO2+5NaOH→3Na2FeO2+NH3+H2O;
②6Na2FeO2+NaNO2+5H2O→3Na2Fe2O4+NH3+7NaOH ③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
A.NaNO2 B.Fe3O4 C.Na2FeO2 D.Na2Fe2O4
23.某兴趣小组称取2.500g胆矾晶体逐渐升温使其失水,并准确测定不同温度下剩余固体的质量(m)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结晶水分子与硫酸铜结合的能力完全相同 B.每个结晶水分子与硫酸铜结合的能力都不相同 C.可能存在三种不同的硫酸铜结晶水合物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