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平行线中的数学思想
平行线中的数学思想
渗透在平行线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较多,下面举例说明两种主要思想方法的应用。
一、转化思想
有些数学题目,初看觉得无从下手,但若能转化解题思路,问题便能得到顺利解决。
例1 如图1所示,当∠1=∠5时,试说明直线a,b是否平行?为什么?
c 1
a 3 6
5 4 b
解:平行。 理由如下:
方法一:转化为同位角判断。
因为∠1=∠3(对顶角相等),∠1=∠5(已知), 所以∠3=∠5(等量代换)。
所以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二:转化为内错角判断。
因为∠1=∠3,∠4=∠5(对顶角相等), 又因为∠1=∠5,所以∠3=∠4(等量代换)。 所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三:转化为同旁内角判断。
因为∠1+∠6=180°(邻补角定义),∠1=∠5(已知), 所以∠5+∠6=180°(等量代换)。
又因为∠4=∠5(对顶角相等),所以∠4+∠6=180°(等量代换)。 所以a∥b(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评注:利用转化思想将未知化归为已知问题是一种基本的解题思想,要注意掌握这种思想。 二、构造思想
当遇到的几何问题直接解决比较困难时,可通过对图形添加辅助线来解决。
1 / 2
例2 如图2所示,已知∠BED=∠B+∠D,试说明AB与CD的位置关系。
C D A E B F 分析:由已知条件无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需构造应用平行线判定方法的条件。因此,过E作∠BEF=∠B,则AB∥EF,由已知可得∠FED=∠D,则CD∥EF,由平行公理可得AB∥CD。 解:AB∥CD,理由如下:
过E作∠BEF=∠B,所以AB∥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因为∠BED=∠BEF+∠FED=∠B+∠D, 所以∠FED=∠D。
所以C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AB∥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评注:⑴当题目现有的条件不能解决问题时,可考虑作辅助线;⑵作角是一种常见的辅助线,还可以作平行线。
2 /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