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315MHz数字无线通信(发射,接收)系统实验报告
用VB编写串口调试程序,将串口2,3管脚短接,通过程序实现自发自收,说明串口调试程序运行正常。
串口调试图像:
5、实现自发自收
将自发自收程序烧到单片机中,用串口线将电路与计算机相连接,在发送框中输入发送的内容,点击接收,接收框中出现刚才发送的内容。
将程序拷入CPU中,P3.7口线输出10KHZ的方波,说明RS232芯片正常通信,CPU工作正常。 调试图像:
CPU工作正常(P3.7口线输出10KHZ的方波)图像。 6、实现无线发送接收数据
将程序写入单片机中,首先用一根导线把发送板的数据发送端DATA与接收
板的数据接收端(2272芯片17管脚)相连接,在一台电脑的发送窗口输入发送内容,另一台电脑接收窗口中显示该内容,说明两个板子可以实现有线互通。
去除导线,仍然在一台电脑的发送窗口输入发送内容,另一台电脑接收窗口
中显示该内容,说明两个板子可以实现无线互通。
图3为发送载波波形
同组同学接收的图像:
图4为接收载波波形
说明射频发射模块工作正常,接收模块正常,与本组同学通信正常。
九、 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电源电路部分输出电压不是5V?
电容接反了,而且小电容不仔细看都一样,但有一个是不同的。 2、 串行接口部分连接与电路图不相符?
发现信号地应该与5针脚相连接,可是电路板上却与1针脚相连接,用一根导线将1针脚与5针脚相连,即可正常传输数据。 3、 实现无线发送接收数据是,接收端显示为乱码?
如果串行口焊接不实则不自发自收或,乱码。
十、总结
本次通信系统课程设计综合了《计算机软件基础》,《,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等课程内容。通过对具体通信系统的设计,电路调试和软件编程,进一步加深对通信系统的了解,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附录:
1. 单片机控制源程序 发送部分
#include
unsigned char sendData; bit Flag;
/************************************************** 延时处理程序 **************************************************/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
{ unsigned char j; for(i; i > 0; i--) for(j = 200; j > 0; j--) ; }
/* 主函数 */ void main (void) { //P1=0x00; P37=1;
SCON = 0x50; /* SCON: 模式 1, 8-bit UART, 使能接收 TMOD |= 0x20; /* TMOD: timer 1, mode 2, 8-bit reload TH1 = 0xFD; /* TH1: reload value for 9600 baud @ 11.0592MHz TR1 = 1;/* TR1: timer 1 run */ EA = 1; /*打开总中断*/ ES = 1; /*打开串口中断*/ Flag=0;
while (1) /*主循环不做任何动作*/ { if(Flag) { SBUF=sendData; //SUBF接受/发送缓冲器 while(TI==0); TI=0; Flag=0; } } }
/* 串口中断程序 */
void UART_SER (void) interrupt 4 //串行中断服务程序 {
if(RI == 1) //RI接受中断标志 {
RI = 0; //清除RI接受中断标志 temp = SBUF; //SUBF接受/发送缓冲器 sendData=temp; P1=temp; P37=0; delay(10); P37=1; delay(100);
*/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