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虚拟价值链
虚拟价值链
虚拟价值链(virtual value chain)
目录
[隐藏]
? ? ? ? ? ?
? o
? ? ?
1 虚拟价值链概述 2 虚拟价值链模型[2] 3 虚拟价值链的特点[3] 4 实施虚拟价值链的意义[1] 5 虚拟价值链的市场特征[4] 6 虚拟价值链的战略价值
7 虚拟价值链与传统价值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
8 虚拟价值链案例分析
8.1 案例一:B2B电子商务虚拟价值链分析
[5]
9 本条目相关链接 10 参考文献
[编辑]
虚拟价值链概述
虚拟价值链(Virtual Value Chain)的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商学院的杰弗里·F.雷鲍特(Jeffrey F.Rayport)和约翰·J.斯维奥克拉(JohnJ.Sviokla)这两位学者于1995年在《开发虚拟价值链》(ExpoitingtheVirtualValueChain)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们提出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的企业要在两个世界中竞争:一个是管理者可以看到、触及到的由资源组成的物质世界,称之为市场场所;另一个则是由信息所组成的虚拟世界,称之为市场空间。企业在市场场所和市场空间中的竞争规则不同。传统的价值链中尽管也包含有信息的内容,但只将其视为价值增值过程的辅助成分而非源泉。虚拟价值链却并不仅仅包括信息的价值增值活动,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为顾客?重新创造价值?”的活动。关键一步是超越对实体过程的简单理解,通过寻找信息取代实体过程而不仅仅是记录实体过程的领域以改变企业经营方式。虚拟价值链的任何环节创造价值要涉及五个步骤:收集、组织、挑选、合成和分配信息。信息不仅有益于理解或者改变实体世界,还可超越实体世界,提供生产新产品、新服务和开拓新市场的机会。为将虚拟价值链理论“可视化”,以便更清晰地表达传统价值链到虚拟价值链的转换过程,从传统价值链到虚拟价值链的关系模型图(见附图)。[1]
从附图中可以看出,虚拟价值链是传统价值链在市场空间中的延伸,是传统价值链在信息领域的新发展。从传统价值链到虚拟价值链,企业存在着一个对不同层次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即传统价值链上每一价值活动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收集、组织、挑选、合成和分配这五个步骤的加工过程来构成虚拟价值链上相应的信息增值活动。虚拟价值链源于传统价值链,而又在理念上有所提高,它把企业间的竞争从物质资源的利用转向了对信息的捕获、加工和利用。[1]
将实物价值链以信息的形式反映在虚拟的信息世界所形成的信息价值链,就是企业的虚拟价值链。虚拟价值链是实物价值链的信息化反映,它有别于虚拟企业的价值链。尽管虚拟价值链以实物价值链为基础,是实物价值链的信息化反映,但是它又高于实物价值链。传统管理认为,虚拟价值链只是帮助管理者管理实物价值链的一种工具,只是创造附加价值。但是,现代信息经济和人们对数据化信息商品的需求,使得虚拟价值链管理不仅创造附加价值,而且还可以创造价值。不同于实物价值链的是,它的每一个价值增值环节都可以创造价值,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编辑]
虚拟价值链模型[2]
Rayport和Sviokla虽然首次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一般概念,但并没有就虚拟价值链上每一价值活动进行系统的分析,建立起适用性的虚拟价值链模型。管理者必须关注市场空间,将未加工的数据转化成信息、知识,因为在虚拟价值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对信息的收集、组织、挑选、合成、分配活动。在这里,我们引用一个虚拟价值链的一般模型,这个模型将波特的传统价值链模型与企业对信息的加工、利用过程结合了起来。(见下图)
[编辑]
虚拟价值链的特点[3]
(1)非物质性
在虚拟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上,价值活动的对象不再是物质资源,而是信息。处于市场空间中的企业不再受土地、劳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束缚,而只受信息加工能力的影响。物质资源是稀缺的,而信息资源则以爆炸般的速度递增。物质资源的利用需要大量的成本,并且随着稀缺性的提高,成本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而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与易获得性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使企业能够以很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对信息进行加工利用。
(2)灵活性
虚拟价值链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可以对信息进行灵活、多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加工来为顾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二是企业在虚拟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都可以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即有多个可以向顾客提供价值的增值点。
(3)独特性 不同企业可以设计同样的产品线,生产式样和功能类似的产品进行竞争。然而在利用信息创造价值的领域,由于信息本身的丰富多样性和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每个企业的虚拟价值链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不可能为对手所模仿。 (4)持久性
虚拟价值链不是技术的综合,而是企业内暗默性的经验与技能在信息利用方面的显性表现。企业发展历程的不同决定了企业内经验与技能的难模仿性,这种难模仿性又使得虚拟价值链在保持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持久性 [编辑]
实施虚拟价值链的意义[1]
将虚拟价值链理论应用于企业中,能为企业注足活力,增强其竞争力,无疑是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特别是对那些人力、财力极为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其意义更为深远,主要表现在:
1.缩小了达至规模经济时的经济规模点。由于信息本身的特点,企业对信息进行利用和加工的成本较小,企业的规模曲线因此得以改变,使成本不再成为小企业和大企业平等竞争的主要障碍。相反,小企业“船小好调头”,可以充分发挥其灵活性,先于大企业把握住新出现的市场机会。 2.扩大了范围经济。信息加工的低成本使企业可以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加工和处理,从而为更多不同类型的顾客提供服务。
3.将虚拟价值链理论运用于实践中,企业能够更容易地把握市场空间中的整个信息增值活动,使企业的战略制定更有针对性,也更切合自身实际情况。 [编辑]
虚拟价值链的市场特征[4]
1.无形性——虚拟企业的价值创造
首先,虚拟价值链可构造虚拟空间的价值链合作模型。虚拟企业在加工无形的信息资源时,价值链将信息的处理分解为不同的价值增值环节。同时,企业在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源并使用或者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