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18.6)
为“0000”,使G1和G2一致。设置S1为0001,使W1输出一种Walsh序列。设置S4为0001,使W2输出Walsh序列与W1相同。按复位开关S7。观测TH9(相关函数值)测试点,了解Walsh与Gold序列经模2加合成后的序列自相关特性。
(3)设置S1为0001,使G1输出一种Walsh序列。设置S4为0010,使W2输出Walsh序列与W1不相同。按复位开关S7。观测TH9(相关函数值)测试点,了解Walsh与Gold序列经模2加合成后的序列互相关特性。
5) 直接序列扩频实验。
(1)按实验要求完成连线。设置主菜单,选择直接序列扩频。再根据实验框图说明,分别设置不同的扩频码,并按复位键S7进行确认。
(2)对比观测NRZ1和CDMA1,从时域和频域上观测扩频前后波形变化情况。 (3)观测“调制输出”,对比扩频前后调制信号变化情况。 6) 解扩实验。
(1)按实验要求完成连线。设置主菜单,选择直接序列扩频及解扩。
(2)根据实验框图说明,设置拨码开关,使扩频端的扩频码与解扩端的扩频码一致,并按复位键确认;调节15号模块的判决门限调节旋钮W2,观察捕获指示灯的亮灭变化情况。当扩频码同步时,指示灯应由灭变为亮。
(3)根据实验原理中的测试点说明,调节W2,观察各点在捕获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5.教学方式
教师先讲解,并提供部分实验步骤;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进行辅导。 6.考核要求
调试成功并提交实验报告。 7.实验报告要求
1) 写出实验步骤; 2) 写出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4) 格式符合《实验报告格式》书,书写规范。
实验三 抗衰落技术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汉明码编译码原理和检错纠错原理;掌握卷积码编译码的原理,卷积码检错纠错原
理;掌握块交织的特性、产生原理及方法,掌握块交织对译码性能的影响。 2.实验内容
1) 通过改变输入数字信号的码型,观测延时输出,编码输出及译码输出,验证汉明码
编译码规则。
2) 通过插入不同个数的错误,观测译码结果与输入信号验证汉明码的检纠错能力。 3) 通过观察并记录编码输入与输出波形,验证卷积码编码规则。
4) 通过插入不同个数不同位置的误码,观察译码结果与输入信号验证卷积码的检纠错
能力。
5) 通过观察并记录编码输入与卷积交织输出波形,验证卷积交织编码规则,并对比无
交织编码结果验证交织规则。
6) 通过插入不同种类不同个数的误码,观察译码结果与输入信号验证卷积交织的检纠
错能力,并且对比无交织编码的检纠错能力,验证在突发错以及连续错中,交织与否对检纠错性能的影响。
3.需用的仪器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主控&信号源、数字终端&时分多址模块2号模块、信道编码及交织模块4号、信道译码及解交织模块5号模块),示波器。 4.实验步骤
1) 线性分组编码实验。
(1)按实验要求完成连线。设置主控菜单,选择线性分组码实验→无误码。将2号模块的拨码开关S12#拨为10100000,拨码开关S22#、S32#、S42#均拨为00000000;用示波器观测4号模块TH4处编码输出波形。设置2号模块拨码开关S1前四位,观测编码输出。
(2)在主控模块中,选择【插入1个误码】。对比观测译码结果与输入信号,验证汉明码的纠错能力。对比观测插错指示与误码指示,验证汉明码的检错能力。在主控模块中,选择逐一选择其他插入误码模式,如【插入2个误码】、【插入3个误码模式一】、【插入3个误码模式二】。重复以上观测,验证汉明码的检纠错能力。将示波器触发源通道接4号模块的TP1帧同步信号,示波器另外一个通道接TP2插错指示,可以观测插错的位置。
2) 卷积码编码及译码实验。
(1)卷积码编码规则验证。按实验要求完成连线。设置主控菜单,选择卷积码实验。在“卷积及交织误码设置”界面中,先选择无误码。用示波器观测编码输入数据TH1,读出并记录15位PN序列码型。用示波器分别接输入数据TH1和卷积编码输出数据TH4,以TH1作为触发源,观察卷积编码输出。
(2)卷积码检纠错性能检验。对比观测模块4的编码输入数据TH1与模块5的译码输
出TH3,验证卷积编译码功能。在主控模块中,进行误码设置,分别选择【随机错】、【突发错】。对比观测译码结果与输入信号,验证卷积码的纠错能力。分别观测插错指示与误码指示,验证卷积码的检错能力。
3) 交织技术实验。
(1)卷积码编码及交织规则验证。按实验要求完成连线。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交织技术实验。在“卷积及交织误码”界面中,先选择【无误码】。用示波器观测编码输入数据TH1,读出并记录15位PN序列码型。用示波器分别接输入数据TH1和卷积编码及交织输出数据TH4,以TH1作为触发源,观察卷积编码及交织输出。
(2)卷积及交织检纠错性能检验。对比观测模块4的编码输入数据TH1与模块5的译码输出TH3,验证卷积编码交织和译码解交织功能。在主控模块中,进行误码设置,分别选择【随机错】、【突发错】。对比观测译码结果与输入信号,验证卷积交织的纠错能力。分别观测插错指示与误码指示,验证卷积交织的检错能力。 5.教学方式
教师先讲解,并提供部分实验步骤;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进行辅导。 6.考核要求
调试成功并提交实验报告。 7.实验报告要求
1) 写出实验步骤; 2) 写出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4) 格式符合《实验报告格式》书,书写规范。
实验四 GSM通信系统实验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自行搭建GSM通信系统,认识和掌握GSM通信系统的框架以及相关原理知识点。 2.实验内容
1) 搭建GSM有线通信系统,观察GSM通信系统各部分信号。 2) 搭建GSM无线通信系统,观察GSM通信系统各部分信号。 3.需用的仪器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主控&信号源模块、信道编码及交织模块4号、信道译码及解交织模块5号模块、软件无线电调制模块10号模块、软件无线电解调模块11号模块、AMBE语音压缩模块12号模块、CDMA发送模块14号模块、CDMA接收模块15号模块),示波器。
4.实验步骤
1) 按实验指导书要求搭建GSM有线通信系统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2) 设置系统菜单,选择实验项目【GSM通信系统实验】。先按12号模块的复位键S1,再进行系统联调,适当调节11号模块压控偏置电位器W1,同时按复位开关键S3,感受GSM系统的通话效果。
3) 用示波器观察各信号点波形,并记录。
4) 分别将10号模块的P2(发射天线)和11号模块的P2(接收天线)连接拉杆天线,按实验指导书搭建GSM无线通信系统。适当调节11号模块天线接收端的增益调节旋钮W2,再适当调节压控偏置电位器W1,按复位S3,进行系统联调。感受GSM系统的通话效果。 5.教学方式
教师先讲解,并提供部分实验步骤;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进行辅导。 6.考核要求
调试成功并提交实验报告。 7.实验报告要求
1) 写出实验步骤; 2) 写出观察到的实验结果; 3)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4) 格式符合《实验报告格式》书,书写规范。
实验五 CDMA通信系统实验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自行搭建CDMA扩频通信系统,认识和掌握CDMA通信系统的框架以及相关原理知识点。 2.实验内容
1) 搭建CDMA通信系统。
2) 观察CDMA扩频通信系统各部分信号。 3) 观察两路信号码分多址及其选址。 3.需用的仪器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主控&信号源模块、信道编码及交织模块4号、信道译码及解交织模块5号模块、软件无线电调制模块10号模块、软件无线电解调模块11号模块、AMBE语音压缩模块12号模块、CDMA发送模块14号模块、CDMA接收模块15号模块),示波器。 4.实验步骤
1) 按实验指导书要求搭建CDMA通信系统发送端的连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