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脑的主板部件接口详细图解资料
I/O控制芯片
I/O控制芯片(输入/输出控制芯片)提供了对并串口、PS2口、USB口,以及CPU风扇等的管理与支持。常见的I/O控制芯片有华邦电子 (WINBOND)的W83627HF、W83627THF系列等,例如其最新的W83627THF芯片为I865/I875芯片组提供了良好的支持,除可支持键盘、鼠标、软盘、并列端口、摇杆控制等传统功能外,更创新地加入了多样新功能,例如,针对英特尔下一代的Prescott内核微处理器,提供符合 VRD10.0规格的微处理器过电压保护,如此可避免微处理器因为工作电压过高而造成烧毁的危险。
主要频率发生器芯片
频率也可以称为时钟信号,相当于人体的脉搏, 频率在主板的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目前所说的CPU速度,其实也就是CPU的频率,如P41.7GHz,这就是 CPU的频率。电脑要进行正确的数据传送以及正常的运行,没有时钟信号是不行的,时钟信号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同步;因为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对时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不出差错。
时钟信号首先设定了一个基准,我们可以用它来确定其它信号的宽度,另外时钟信号能够保证收发数据双方的同步。对于CPU而言,时钟信号作为基准,CPU内部的所有信号处理都要以它作为标尺,这样它就确定CPU指令的执行速度。
时钟信号频率的担任,会使所有数据传送的速度加快,并且提高了CPU处理数据的速度,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超频可以提高机器速度的原因。要产生主板上的时钟信号,那就需要专门的信号发生器,也称为频率发生器。
但是主板电路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完成不同的功能,而各个部分由于存在自己的独立的传输协议、规范、标准,因此它们正常工作的时钟频率也有所不同,如CPU的FSB可达上百兆,I/O口的时钟频率为24MHz,USB的时钟频率为48MHz,因此这么多组的频率输出,不可能单独设计,所以主板上都采用专用的频率发生器芯片来控制。
频率发生器芯片的型号非常繁多,其性能也各有差异,但是基本原理是相似的。例如ICS950224AF时钟频率发生器,是在I845PE/GE的主板上得到普遍采用时钟频率发生器,通过BIOS内建的“AGP/PCI频率锁定”功能,能够保证在任何时钟频率之下提供正确的PCI/AGP分频,有了起提供的这“AGP/PCI频率锁定”功能,使用多高的系统时钟都不用担
心硬盘里面精贵的数据了,也不用担心显卡、声卡等的安全了,超频,只取决于CPU和内存的品质而已了
电脑主板的总体图解.
下面是一张详细的大图, 能很方便来对主板来个总体的了解.
1--整合音效芯片, 2--I/O控制芯片, 3--光驱音源插座, 4--外接音源辅助插座, 5--SPDIF插座, 6--USB插头, 7--机箱被开启接头, 8--PCI插槽, 9--AGP4X插槽,
10--机箱前端通用USB接口, 11--BIOS, 12--机箱面板接头, 13--南桥芯片, 14--IDE1插口, 15--IDE2插口, 16--电源指示灯接头, 17--清除CMOS记忆跳线,
18--风扇电源插座, 19--电池, 20--软驱插座, 21--ATX电源插座, 22--内存插槽, 23--风扇电源插座, 24--北桥芯片, 25--CPU风扇支架, 26--CPU插座, 27--12VATX电源插座, 28--第二组音源插座, 29--PS/2键盘及鼠标插座, 30--USB插座, 31--并串口,
32--游戏控制器及音源插座, 33--SUP_CEN插座。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