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丽的小兴安岭 说课稿
《美丽的小兴安岭》说课稿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一、说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重视朗读,初步感受语文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二、说教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第12主题单元走进森林中的一篇主体课文,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课文先从整体上介绍了小兴安岭是几百里连成一片的绿色海洋,然后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最后总结性地告诉人们:小兴安岭既是一座景色诱人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文章用优美的词句为我们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目标
针对文章的特点以及单元的教学训练重点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利用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自主的学习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重难点
1
教学的重点为:了解课文描写的小兴安岭春、夏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的难点为:在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作者用他那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如同仙境般的小兴安岭,景色美,语言更美,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心中体会到这种美丽。在感受祖国美丽山河的同时,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妙之处。为了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这一点,我特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体验、探究、发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
1、课前布置预习,课上指导交流。尤其是字词的学习和初步了解课文时,充分利用学生的预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由浅入深来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借助课件直观感受。通过朗读、感悟、欣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发挥学生主动性。
3、兴趣带动阅读,交流赢得提高。鼓励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词句与小组同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在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之后,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让学生 边学、边悟、边总结、边创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设立“创设情境—诵读感悟—体验学习—自悟自得”的学法导向。
六、说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创设情境
1、思考:这个自然段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景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很快的提升,主动地到课文中去寻找更美丽的景色了。另外,情境的创设不仅体现在教学开始,在教学过程在中,我将图片,课文紧密地结合,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欣赏到精美的图片,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始终能感受到来自小兴安岭的美丽,置身于其中,在朗读、品味课文中的词句时就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了。
(二)品词析句,展开想像
2
季节 景物 特点 1、树木新的枝条,长出的叶子。 2、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3、小鹿在溪边,它们有的俯下身子,有的脑袋欣赏自己 的影子。 有感情地朗读 我最喜欢第句,我认为这句应该读出的语气,需要慢读的词语有,需要重读的词语有。我来读读试试。 春 天 树木 小溪 小鹿 学法总结:
1、先找出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2、谈谈这些景物给你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设计意图】课文里的优美文字向我们展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应该使学生通过文章中的词句充分地体会到这一点。三年级的学生正在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文,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来划出使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并且说出内心的理解。在学生充分体会后,再进行汇报。 季节 景物 夏 天 草地 夏天部分的句子中,作者运用了“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封、严严实实”
3
特点 1、夏天,树木长得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 的,挡住,遮住了 。 2、早晨,雾从山谷里 ,整个森林浸在 里。 3、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一样的金光,树梢,照射在 。 4、草地上盛开着 的野花,红的、、黄的、,真像个 。 有感情地朗读 我最喜欢第句,我认为这句应该读出 的语气,需要慢读的词语有,需要重读的词语有。我来读读试试。 树木 雾 太阳 等词语,为了使学生准确地感受到作者用字的巧妙之处,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片来说说,觉得这样的树林怎么样,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学生会说出“茂盛,漂亮??”等词,然后我再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中用了什么词来描写的?
(三)以情代读,读中悟情
文章并没有什么深晦的词语,很适合学生朗读,但是要做到讲读结合,也就是说不能将朗读和课文学习分开,所以朗读的设计就蕴含于课文的每段学习之中。要使学生用心朗读,读出发自内心的声音,“情到浓时”自然就会读出好文章。秋天都有着什么样的景色呢?你愿意把这样美丽的景色读出来吗? 季节 景物 秋 天 树木 果实 特点 有感情地朗读 白桦和栎树的叶子 ,我最喜欢第句,我认松柏显得更 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了 的山葡萄,的榛子, 蘑菇为这句应该读出 的语气,需要慢读的词语有,需要重读的试。 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词语有。我来读读试 秋天的落叶是怎样飞舞的?如果你是那片随风起舞的树叶,你能将那种轻轻飘动的样子读给大家听吗? 季节 景物 冬 天 雪 特点 雪花在空中。树上 白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紫貂,黑熊。到 ,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冬天的小松鼠,大黑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打算用什么样的语
4
有感情地朗读 我最喜欢第句,我认的语气,需要慢读的词语有,需要重读的词语有。我来读读试试。 雪。地上的雪,,常常 膝盖。为这句应该读出 动物 松鼠 有时候还气来读描写它们的句子???这样的问题会引导学生产生读的愿望,再采用多种朗读方法如师生合作,小组内合作,自己练读再到大声地朗读给同学听,自己选同伴合作朗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再一次体会到文章的魅力和小兴安岭的迷人景色。
(四)达标测试: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说一说:本文是按___ 、___、___、___的季节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美丽的_______和丰富的_______。
七、总结全文:小兴安岭景色诱人,物产丰富,的确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个宝库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利用和开发。希望你们长大以后能够去建设它。为我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达标测试:本文是按、、、的季节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美丽的和丰富的。
八、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读。将课文有感情地读给爸爸妈妈听,让爸爸妈妈给你写一段评语。 2、画。选一个最喜欢的季节,按照课文的描述把它的景物画出来。 3、写。我的家乡也很美!我要写一写家乡的一处景物。
九、板书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美丽的大花园 秋:树木、山葡萄、榛子、木耳、蘑菇、人参 冬:树木、积雪 黑熊 松鼠 巨大的宝库
总 ———— 分 ———— 总
【设计意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条理清晰的板书,展示了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课文描写春、夏季节的主要景物作了标识。从而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