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会计作业练习题1
要求:
(1)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2)用平滑指数法预测9月份的产销量。
(3)利用成本性态模型和9月份的预测产销量,预测9月份的总成本。
第六章 短期决策分析
1、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0机器小时,尚有2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3预计售价 100 60 0 预计单位 150 30 2 变动成本 单件定额机时 140 20 0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作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
(2)如果丙产品的年市场需要量是6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将如何安排。
2、某企业本年计划生产甲产品2000台,销售单价为2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40元,现有一公司向企业发出定单,要求订货500台,其定单报价为170元/台。 要求:就以下各种情况分别作出是否接受此订货的决策。
(1)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3000台,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且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2)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200台,且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3)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500台,但追加订货需要使用某专用设备,该设备的使用成本为2000元;若不接受追加订货,则该部分生产能力可以出租,可得租金5000元。
(4)如果企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400台,追加订货需要追加3000元的专属成本;若不接受追加订货,则该部分生产能力可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贡献边际总额为4000元。
《管理会计》综合练习题(一)答案(1—6章)
成本习性:
1、解:(1)单位变动维修费(b)=(2600-2000)?(5000--3000) =0.30(元/小时) a=y-bx =2600-0.3′5000=1100(元) 或:
a=2000-0.3′3000=1100(元) (2)7月份的维修费为:
1100+0.30′4600=2480(元)
变动成本法:
1、(1)损益表
摘 要 销售收入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合计 240000 250000 400000 890000 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120000 125000 200000 44500本 0 变动销售成本 12000 12500 20000 44500 变动成本合132000 137500 220000 48950计 贡献边际 0 108000 112500 180000 400500 期间费用 固定生产费用 固定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合计 税前净利 66000 66000 66000 198000 42000 46500 114000 202500 36000 36000 36000 108000 30000 30000 30000 90000 (2)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中的单位固定生产成本如下: 第1年=36000÷3000=12(元/件) 第2年=36000÷2000=18(元/件) 第3年=36000÷4000=9(元/件)
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 第1年=12×600=7200(元) 第2年=18×100=1800(元) 第3年=9×100=900(元)
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 第1年=0(元)
第2年=7200(元) 第3年=1800(元)
按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各期营业利润差额如下: 第1年=7200-0=7200(元) 第2年=1800-7200=-5400(元) 第3年=900-1800=-900(元)
(3)利用简化公式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各期营业净利润如下: 第1年=42000+7200=49200(元) 第2年=46500-5400=41100(元) 第3年=114000-900=113100(元)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1、(1)销售单价=16?40%=40(元/件) 销售量=64000?16=4000(件)
固定成本=(40-16)×4000-18000=78000(元) 保本销售量=78000?(40-16)=3250(件) (2)税前利润=(40-16)×4000×(1+8%)-78000 =25680(元)
2、答:(1)销售量=200000?40=5000(件)
单位变动成本=(180000-80000)?5000=20(元/件) 保本销售量=(80000+8000)? (40-20)=4400(件) (2)目标销售额=(80000+8000+100000)?(40-20)×4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