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班主任案例 - 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锦州三中 郭振丽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这种爱虽然不同于父母、家人、朋友的爱,但我觉得这种爱与其他类型的爱都具有一种共同的特点:无私。只有这种无私的爱,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把这种爱扎根在人格的土壤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也渐渐地壮大着自己。作为班主任,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我觉得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2015年9月我迎来了我的第五届学生,其中有个孩子特别显眼,个子不高,脸上和身上特别脏,排座位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和他一座,我做了一个和他差不多高的男孩子的思想工作,他才算有了同桌。因为他的“特殊性”,我对他的关注比其他孩子更多一些。正式上课之后我发现,他很聪明,课堂上发言很积极,发言的内容也总能答到点子上。但同时我也发现他的坐姿不够端正,总喜欢趴在桌子上,或翘着二郎腿,课上课下总是看课外书,课后作业完成的非常不好,不管哪一科不完成作业的名单里总有他的名字,偶尔写了也是不合格,字迹潦草的基本看不清。在班级里没人愿意和他玩儿,尽管个子不高,却很爱运动,打篮球,踢足球,每一项运动他都很喜欢,但总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再玩儿!第一次的期中成绩只有语文及格了。面对这样的一个非常聪明但各方面习惯都不好的孩子,作为他的班主任的我非常想帮助他,怎样才能让这样的一个孩子转化成品学兼优的学优生哪?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我首先通过他的小学同学了解了他的家庭状况,父母离异,和爸爸一起生活,但是爸爸在浴池做搓澡工作,每天回家都很晚,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洗衣服做饭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状况之后,我的心里酸酸的,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没有人管,难怪孩子小脸儿和衣服总是脏脏的! 心酸之余,我更加坚定了帮助孩子的决心!
为了帮助郑亚楠同学,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做他的同路人,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我认为想改变一个孩子,首先你要走进他的内心,赢得他的信任,做他最知心的朋友,所谓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由于我们两个人的家都在学校附近,且方向一致,于是我便提议他每天晚上放学后给班级关灯、关窗、关门,和我一样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然后我们自然而然的成了同路人!同路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我缄口不谈学习。大多数时候从晚上打算吃什么开始,而他的回答大部分时候不是方便面就是速冻饺子,我说这些东西都没什么营养,你在长身体,总吃这些,会营养不良的!他很轻描淡写的答,我觉得挺好吃得!看着孩子略显稚嫩的脸,心里的酸意又一次涌上了心头。之后,我便隔三差五的用饭盒给孩子带些红烧排骨、红烧肉、牛肉馅的饺子等等肉或者菜!有的时候,我也会邀请他到我家里来做客,给他做顿好吃的。渐渐的,他开始主动和我聊他家里的事儿,告诉我他最难过的一次,便是小学三年级时,无论他怎么恳求,怎么哭泣,妈妈依然拎着行李箱离开家的那次!告诉我他小学三年级之前成绩很好,其实,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成绩好,只是回到家之后,只有他一个人,他很孤独,唯有电视可以陪伴他,所以,自从妈妈离开家之后,电视就是他唯一的伴儿,每天睡觉也都是开着灯,点着电视睡着的,爸爸十点钟到家再关掉电视!告诉我他很想让妈妈回来,他非常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不知不觉间,他向我敞开了心扉,我也慢慢的把我对家庭关系的分析和对他学习方面的建议说给他听。慢慢的,他的作业不在不交,坐姿越来越端正,脸上也越来越干净,体育课的时候终于和班级的男生玩在了一起。 二、运用集体的力量,让他感受来自同学的爱
在了解了郑亚楠同学的情况后,除了我自己的努力,我还利用早晨班务的时间,支开了郑亚楠,和全班同学简单的介绍了郑亚楠的情况,并倡导孩子们一起来帮助郑亚楠同学,我说:孩子们,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需要你们的帮助,郑亚楠同学更需要你们的帮助和关爱!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好吗?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心理都有善良的种子,在孩子们了解了郑亚楠同学的情况之后,孩子们都默默的在帮助郑亚楠同学。有几个爱打篮球的同学,在体育课上主动邀请郑亚楠和他们一起打篮球,不知不觉中,他们几个都成了郑亚楠的好朋友,周末的时候他们也经常会邀请郑亚楠去家里做客,所以,我的“好吃的”不再是他唯一的“好吃的”!
在学习方面,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还利用一次换座的契机,安排了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杨源源跟他一桌,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对杨源源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同伴儿的力量比老师还要大,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老师相信你能帮郑亚楠在学习及各方面取得进步!杨源源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也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劳动也更积极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可见,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后进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和关爱,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和家长沟通,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
老师的爱、同学的爱代替不了父母的爱。其实孩子最期盼和渴望的就是父母的爱。在我和班级的孩子们做努力的同时,我也和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我把孩子告诉我的想法告诉了他的父母,我还告诉他父母,孩子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业不在不交,个人卫生也越来越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如果你们再能改变一些,再能给他多一点关爱,我相信孩子的各方面会有更大的进步!
孩子爱父母,同时,每个父母也都爱自己的孩子,只不过有的时候可能忽略了而已,经过我的沟通,孩子的父亲换了个白天上班的工作,晚上可以给孩子做饭,洗衣服,陪伴孩子写作业啦。更可喜的是孩子的妈妈在看到孩子的爸爸的转变后回来了。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本学期开学的时候,郑亚楠偷偷的兴奋的告诉我“老师,我妈回来了”。由此可见,父母的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是多么的重要。所以,一个孩子的转化,除了老师和班级同学的帮助之外,家庭的教育更加重要,当然,三方面的合力效果更佳!
在这一系列的努力下,郑亚楠同学变得越来越阳光了,作业写得越来越工整,腰板挺的越来越直,因为他本就聪明,所以习惯变好之后,成绩的提高更是另我们欣慰,七年级最后一次考试各科成绩都提高到了80分以上,于是,我鼓励他:以老师的经验来看,你如果继续努力,考上附中不是梦想!本学期开学以来,他各方面越来越好,班级里的同学由原来的没人愿意和他同桌,到现在抢着和他同桌,他的脸上也总是洋溢着幸福、快乐和自信!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对“后进生”更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爱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问题学生的爱戴和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在这漫长的教育之路上,我们始终能满怀信心、爱心、耐心,抓住每个教育契机,认真、努力、妥善地把握它,“后进生”的转化一定不只是梦想!
班主任教育案例 ---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锦州三中 郭振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