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单选题

教学设计单选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9:56:29

教学设计单选题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4.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艾劳特(Michael Eliot)等人的研究,教学设计模式的 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划分为(A )阶段。 A.4个 B.9个C.14个 D. 6个

15.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 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 A)。 A.川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

B.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 C. 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D.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

16.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元认知的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这3种元认知成分的特征培养的研 究,发现(A ),并认为这是导致年幼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的重要 原因。

A.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这3种成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B. 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体验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C. 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监控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D.年幼儿童在元认知的元认知知识上都明显不如年长儿童

17.“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靠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 格”。在这个例子中,行为主体是( A)。 A. 学生 B.识别C. 帮助 D. 文章

18.“给予20个要填写形容词的未完成的句子,学生能在15分钟内分别写出形 容词以完成句子”。在这个例子中,行为动词是(A )。 A.写出 B,给予C. 填写 D.完成

19.教学过程的“三要素”说认为,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 A)。 A. 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B.学生、教学目的和教师 C. 课程、人和教学环境

D. 主体性要素、条件性要素和过程性要素

20.( C)是将教学媒体的种类为—维,以它们的教学功能做另一维,进行列表, 再用—种评价尺度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价尺度可用:很有利、较有利、困 难和不利4种层次。

A. 问题决法 B.流程图法C. 矩阵选择表 D.算法型

21.( C)指教育评价的第二个时期。即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泰勒 (R.Tyler)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原理,即教育评价的泰勒 原理,把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区分开来。

A.“心理测验时期”B. “目标中心时期”C. “标准研制时期”D.“结果认同时期” 22.好的教学在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学生评价策略之间保持一致。这些因素不 一致会导致不充分和不恰当的教学。这是(D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汁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 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23.最好将认知理解为个体层次和社会层次之间的动态互动。如果只关注一个 层次,并假设其它的都是常态或可以预期的,至少是部分地误解了情境。这 是( D)。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 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1.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 D)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而如果是上的教学目标,则不适合于采取这种取向。 A. 中间层次 B.具体层次 C.低层次 D.高层次

2.(B ),教学媒体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既可以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又可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将大大改进学校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进行。 A.从微观上看 B.从中观上看 C. 从宏观上看 D.从性质上看

3.(B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A.宏观策略 B.管理策略 C. 传递策略 D.组织策略

4.教育者在思维、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要做到精确和系统化。教育可以被作为应用科学或技术,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原则并加以应用。这是(A )。 A.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5.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目标是(A )。 A. 不能预先规定的 B.特定的行为 C. 预先规定的 D.开放性的

6.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B ),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A.信息源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的中介物 B.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 C. 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D.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

7.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A )领域。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行为领域4个 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3个 C.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行为领域这3个

D.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领域和原认知领域4个

8.为了把完成一个任务的技能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对技能迁移进行练习。如果学生从来就没有练习技能迁移的机会,就不能期望他们能在测试环境中达到要求。这是(B )。

A.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C. 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9.(A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 A. 情境认知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 信息加工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

lo.“发展以观察法为重点,采取多样化方法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以记忆为中心的考试,发展成为以创造性及问题意识为中心的评价;改变过去那种只由教师进行的评价,提倡由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等。”这是( A)。 A.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现代人才评价的基本思想 B.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3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C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D.20世纪50—70年代评价的基本思想

1.( A)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完成书面作业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A. 数学 B. 语文 C. 美术 D.体育

2.讲和读在教学活动中是交叉进行的,同时可能还穿插着练习活动。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和读,也有学生的讲、读、练习活动,是讲、读、练结合的教学活动。这是(B )。 A. 讲解教学方法 B.讲读教学方法 C. 讲演教学方法 D. 谈话教学方法

3.普遍性目标的有2个基本特点,分别是(C )。 A. 直观性和普遍性 B.原则性和直观性 C. 普遍性和模糊性 D.明确性和实用性

4.教师以叙述或描述的方式,向学生说明、解释、分析、论证科学的概念、原理、定理、公式 的方法。这是(D )。

A. 谈话教学方法 B.讲读教学方法的 C. 讲演教学方法 D.讲解教学方法

5.( C),教学媒体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业余学习和终身教育提供物质条件,影响传统教师、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角色发生改变,并将推动教育内容结构、教育组织结构和教育方式结构的深刻变化。 A. 从微观上看 B.从中观上看 C. 从宏观上看 D.从性质上看

6.(D )指教育评价的第四个时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非常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和评价过程,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给予个体更多的被认可机会。因此,又称为“个体化评价时期”。

A.“心理测验时期” B. “目标中心时期” C.“标准研制时期” D.“结果认同时期”

7.( A)将确定教育目标的过程分为:首先,根据学生、社会和学科这三个基本来源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育目标;接着使用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两个筛子,对已经提出的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育目标进行筛选,然后得出精确的具体化的教育目标。 A.泰勒 B.布卢姆 C.霍恩斯坦 D. 梅里尔

8.肯普模式(1977)这一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四个基本要素,分别为(A )。 A.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B.教材组织、学习者特征、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 C. 媒体选择、教学目标、可控性和学习者分析 D. 学习者特征、灵活性、适应性和教学目标

9.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他们是指(A )。

A. 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B.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 C. 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D.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

10.当把复杂任务分解为较小的、更容易分别处理和掌握的任务时,人们能够学习的最 好。子任务经常成为解决复杂任务的先决条件。就是说,学生如果首先掌握了子任务,就能够

更容易地完成复杂(或大)的学习任务。这就产生了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顺序。这是(C )。 A.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B.设计学习活动的信息加工观点 C. 设计学习活动的行为主义原则 D.设计学习活动的情境认知观点

1.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C )等四个方面。 A.教务部门、教学部门、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室、教学内容 C.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 D.校长、教师、教室、学生

2.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A )。 A.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撰写分析报告

B.确定分析的对象、选择分析的方法、确定收集资料的工具与技术

C.收集资料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使用计划好的工具、技术与方法 D.计划、收集资料数据、分析认知水平、整理和分析

3.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在于( A )。 A.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B.分析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之好坏优劣 C.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 D.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

4.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 A )

的观点。

A.社会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搜索更多关于: 教学设计单选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单选题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4.根据美国学者迈克尔·艾劳特(Michael Eliot)等人的研究,教学设计模式的 发展状况可以大致划分为(A )阶段。 A.4个 B.9个C.14个 D. 6个 15.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 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 A)。 A.川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所储存的信息的容量 B.在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所需要的空间范围以及所投入的心理容量 C. 构成整个的心理加工空间 D. 用来储存信息的空间范围和进行具体的认知操作时所需要的空间范围 16.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认知心理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元认知的 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这3种元认知成分的特征培养的研 究,发现(A ),并认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