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四 立志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 - 9
二下十四单元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三、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但由于处在多动年龄,所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就要求老师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讲出教学重点。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提问学生,提高他们
听课的效率。 五、教学过程
(一) 导语激趣,进入新课
1、(PPT1)师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它是我们前进的目标,能把你的志向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吗?(生畅所欲言。)
2、师导语激趣:曾经有一个我们很熟悉的人,他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3、(出示PPT2)出示课题《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读课题。
4、师带领学生解决生词“崛起”的意思。让学生了解“崛起”就是“兴起”的意思,指名单个学生简单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5、 师引导学生根据题目问一问有什么问题。(出示PPT3) ①这句话是谁说的? ②他为什么要说这样一句话? ③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④这句话是说给谁听的?
教师相机表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会提问题的孩子就是最会学习的孩子,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去文章里找答案。
6、老师播放课文录音,大家听清要求,边听边拿出笔来标注生字词语,把找到的问题的答案标注出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点击喇叭)
7、请学生自己也去读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了哪些,同
学之间交流答案。
8、师引出周恩来的资料,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主人公,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出示PPT4)
(二)学习生字词语,巩固基础知识
1.出示本课所有的重点词语(出示PPT5) 崛起 模范 钦佩 期待 传播 要求 环顾四周 浑身一振 若有所思 光耀门楣
①请学生由朗读这些生字,要把音读准确。 ②跟着老师再来读一读。
2、去掉拼音后再读词语,并找学生领读。(出示PPT6)教师相机表扬。
3、学习生字词语的意思,同学们自由思考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或是不理解的词,会运用什么方法自学,(有的同学说可以查字典和词典,是的,这些无声的工具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有的同学说可以问老师问家长。有的同学说他会联系上下文来猜一猜字词的读音和意思,然后再查阅书籍。还有的同学说可以借助电脑网络,了解更多的信息。)
引导学生用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来解决词语中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教师进行总结。(出示PPT7)
4、学生在了解了意思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词语。(出示PPT8)
5、学习重点生字。
①(出示PPT9)出示生字“顾”。(点喇叭出示读音两遍),学生一起来写一写。(点笔顺出示笔顺)教师口述字的笔顺,强调顾字的笔顺和左边的第四笔是竖提。给生字组词(点组词出示词语),学生自己再试着组一些别的词。教师强调这个字是10画,(点笔画出示数字)偏旁部首是页字旁。(点偏旁出示页字旁)
②(出示PPT10)出示生字“待”。(教师领读读音两遍),学生一起来写一写。(点笔顺出示笔顺)教师口述字的笔顺,强调待字的笔顺和右边的三条横线的长短关系。给生字组词(点组词出示词语),学生自己再试着组一些别的词。教师强调这个字是10画,(点笔画出示数字)偏旁部首是页字旁。(点偏旁出示页字旁)
教师强调“待”是多音字,(点喇叭出示读音两遍)
6、词语中也藏着一些多音字,“模”和“要”。(出示PPT11) 学生自己再读一读并给每个读音组词。 请同学来领读。(点击喇叭)
7、(出示PPT12)请学生自己试着给形近字别组上词读一读。请一个同学来领读,其他学生跟读。(点击喇叭)
8、教师总结学习生字词语的重要性,鼓励表扬学生的学习。 (三)解决问题,理解寓意
1、请学生默读课文,去文章里找找:当校长问学生为什么而读书时,其他学生是怎样回答的?校长是什么态度?(出示PPT13)
学生自学,讨论总结。 ①(出示PPT14)学生朗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