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
启明星教育
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29.小华参观展览会。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及.后来他发现这个女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
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女导游在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不可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的一个像而已,如图。则这个玻璃屏
风是 镜,这个虚拟导游是 像(填“虚”、“实”), 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
30.在练习调节教学投影仪(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这画面再调得大一些.为此,小明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或“下”)移动.
31.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下图
图)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的操作应当是:适当 (填“增大”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 (填“上”
(a)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
小约为 cm;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cm处,如图(b),则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 的虚像.
3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 )
33.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 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
启明星教育
13
启明星教育
C.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老花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34.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凸透镜和其它实验器材组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要想知道凸透镜的焦距,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 (2)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和蜡烛,光屏上始终没有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可能是什么?
用照相机拍摄远近不同或大小不同的景物时,为了在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如何调节? 当拍摄远的景物时,就相当于是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所以应调节镜头向后缩,离胶片近些.当拍摄近的景物时,就相当于是物距变小,像距应当变大,所以应调节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些.
时拍摄大小不同的景物时的调节问题,就是先对较大的物体照了相再对较小物体照相,或者是先给较小的物体照了相再给较大的物体照相.如何调节的问题,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分析.例如,一个中学生站在学校的教学楼前,先照了毕业证用的个人头像照片,再照校园教学楼留影照,是物体变大,物距应当变大,像距应当变小,才能既照全这个学生身后的大楼,又能使像清晰,应该把照相机向后移,离景物(人和教学楼)远一些,同时把镜头向后缩,离胶片近些.
启明星教育
14
启明星教育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1.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机, 相当于凸透镜, 相当于光屏. 2.人眼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3.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 ,晶状体较 ,折光能力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4.远视眼的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因此,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方.
5.远视眼应戴 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变得 。
6.近视眼的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因此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
启明星教育
15
启明星教育
方.
7.近视眼应戴 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变得 。 8.如图所示,眼球的各部分相当于凸透镜的是 ( ) A.睫状体
B.睫状体和晶状体 C.晶状体和角膜 D.玻璃体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状的调节相当于调节透镜的焦距 B.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眼球可以看 清远处的物体
C.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D.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眼球可以看 清远处的物体 10.图是某人眼睛情况( )
A.此人是近视眼 B.此人是远视眼 C.此人是青光眼 D.无法确定 11.图是某两人看同一片( )
A.两人都是近视 B.第一个人是远视, C.第一个人视力正常,第二个是近视 D.第一个是远视,第二个人视力正常
12.正常人看远景或近景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这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填。焦距”或“像距”);具体是当人眼由看近景而改看远景时,眼球的晶状体变得 些(填“扁平”或“凸起”),使得 (填。焦 距”或“像距”)变 (填。大”或“小”),从而在视风膜上成清晰的像.
13.如图是一个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这位同学是 眼,他所带眼镜的镜片
启明星教育
16
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树叶的情况,正确判断正确的是
第二个人是近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