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5思修复习题目(1)

2015思修复习题目(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9:05:17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2)法律义务: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

法律义务的特点: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求。3、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4、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37.如何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答:(1)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依存;(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3)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二重性的关系;(4)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

38.大学生如何正确把握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

答:依法行使权利要:了解权利行使的目的,权利行使的限度,权利行使的方式,权利行使的程序,要学会依法救济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力。

履行法律义务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与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履行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和依法纳税的义务等。

39.什么是宪法?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一国法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政权的组织等内容,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要在宪法和法律上保证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执政地位。

2.宪法从法律上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执政地位,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意志。

人民主权原则

1.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原则又称主权在民原则,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2.我国现行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是对人民主权的确认,并通过多方面表现出来。

人权保障原则

1.以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发展的重要标志。宪法确认和保护的公民权利也就是人权保障在国家根本法中的体现。

我国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

2.法治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结合。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0.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基本制度有哪些?

答:(1)我国宪法确立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为重要组成部分,多种所有制并存

4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答:我国公民其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权 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 7、文化教育权 8、特定主体权利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全国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6、其他义务

42.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43.我国民法规定的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权利制度分别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1)民事主体制度:

1.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2.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依据年龄及精神状态的不同而进行划分。

3.法人的权利能力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被撤销或解散,法人的行为能力与权利能力一起发生和消灭。

4.其他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

(2)民事权利制度:

1.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

2.享有权利的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直接享有某种利益,可以要求负有义务的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在其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自行保护或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保护

3.民事权利具有利益性,法定性和依赖性。

44.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统治阶级为了维护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刑法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45.什么是犯罪?简述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构成的基本规定。

答:(1)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是要同时具备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

1. 犯罪行为必须危害到某种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2. 犯罪主体必须是达到一定年龄并且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我国刑法有时还要求行为人具有特定的职务或者身份才能构成犯罪主体。

3.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后果和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 4.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搜索更多关于: 2015思修复习题目(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2)法律义务: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对他人的责任。 法律义务的特点: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求。3、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4、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37.如何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答:(1)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依存;(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3)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二重性的关系;(4)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 38.大学生如何正确把握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 答:依法行使权利要:了解权利行使的目的,权利行使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