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练习
第七单元练习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 号数:______
《强项令》
一、 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给下列加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8分) 强( )项令 范晔( ) 陈留圉( )人 匿( )主家 数( )主之失 叱( ) ......cān shèng ( ) chuí( )杀
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含义(6分) (1)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3)文叔为白衣时。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题(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9分)
(1)帝为何大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董宣杀苍头理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董宣被称为“卧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董宣清正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苍头白日杀人(家奴白天杀人) B、还宫诉帝(加到宫中向皇帝上诉) C、何以理天下乎?(凭什么治理天下呢) D、强使顿之(强使董宣向皇帝叩头)
5、从下列加点的虚词中,选出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1)而以奴骖乘 (2)以刀画地 (3)将何以理天下乎 (4)船载以入 ....(5)宣悉以班诸吏 (6)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A、(1)(2)(6) B、(3)(4) C、(5)(6) D、(4)(5)(6)
6、从下列加点的句子中,选出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两项(2分)?????????( )( ) A、大言数主之失。 B、因格杀之。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二、课内精读(共23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行。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
1
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7、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宣两手据地_______ 宣悉以班诸吏________ 因敕:“强项令出!”________ ...8、辨析两组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6分) 京师号为卧虎______________ 而以奴又有乘_____________ ..文叔为白衣时______________ 愿乞一言而死_____________ ..以宣尝为二千石____________ 而纵奴杀良人_____________ ..
9、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采用正面与侧面相结合,主与次相辅相成的写作方法。 B、本文赞扬了董宣执法严明、不畏权贵以及廉洁为官的优秀品质。 C、本文出从侧面反映出当朝皇帝光武帝刘秀是一个昏君。 D、《强顶令》一文出自于《后汉书·酷吏传》,作者是南朝宋史学家范晔。
10、对文中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先交待董宣的字、原籍、身份,其中“特征”是对下文写他执法严明的有力铺垫。 B、文章的第3句叙述故事的开端(起因),暗示董宣执法的阻力很大。 C、光武帝赦免了董宣,完全是因为董宣以死相拼,要出人命的缘故。 D、本文篇幅不长,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行清楚完整。 11、如何看待光武帝这个人,谈谈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最后画线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大言数主之失”的“失”具体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董宣未经审判,“格杀”了湖阳公主的家奴。你怎么看待这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董宣以死进言得到了皇帝的敬重。有人认为他的做法过于极端,也有人说他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请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七课 包拯
一、 积累与运用(共19分)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6分) 包拯( ) 鬻( )之 丞( )相 契( )丹 恶( )吏 大茔( ) ......
2
2、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4分) 使契丹_________ 使行至前陈曲直___________ .. 以刺疆事耶__________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______________ ..
3、下列各句“之”字用法以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杀而鬻之 B、何为割牛舌而又千之 C、闻者皆惮之 4、选出下列加点字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徙知端州 B、迁右司郎中 C、不得径造庭下 D、亦知其名 ....5、填空。(5分)
《包拯》一文,共分五段,第一段突出包拯______________;第二段突出他_____________;第三段突出他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段突出他__________________第五段突出他_____________。 二、课内精读。(共21分)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判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7分)
①第归,杀而鬻之。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前守缘贡率数十倍以遗权贵。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③拯命制者才足贡数__________ .
④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_____________ ..
7、下面语句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个盗贼割了别人家的耕牛的舌头,牛的主人来到县衙告状。 B、岁满不持一砚归:当政满一年,没有拿过一块砚台回家。
C、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 D、其人遂无以对:那个人就不得不认为包拯是对的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何为牛舌而告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语句,表现包拯廉洁正直的一项是(2分)???????????????( ) A、何为牛舌而告之。 B、第归,杀而鬻之。
C、岁满不持一砚归。 D、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 10、你觉得现在为官要学习包拯的哪些精神?(3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不与人苟合,不伪辞色悦人”,甚至“故人、亲党皆绝之”。他这样的做法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学会合作”相违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各句中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 ) A、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B、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C、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D、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第三十课 诗词五首
1、对《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B、诗以对偶句发端,工整明丽,不同一般。“客路”指旅途;“青山”点题目中的“北固山”。
C、颈联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D、全诗的特色在于借助长江风景的描写,写出了诗人的乡愁乡思,即景生情。 2、对诗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表现牛郞织女只能相视却不能见面的无奈和忧伤。 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描写的是诗人坐在行进的舟中所见到的奇异景象。 C、“峰火边三月,家书抵万金”用家书的珍贵表现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表现的是诗人在雨前寻找茅店的焦急和遗憾。 3、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美国时曾用泰戈尔的诗句“无论你走得多么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时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来形容华人华侨、留学生同祖国的关系,最后他又引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结,这表达了温总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