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A管理模式(摘要)
A管理模式(摘要)
一、重要观点
受监督的个人负责制 企业运作以预算为核心 一个上级的原则
既无重叠,又无空白的分工原则 逐级指挥、逐级报告的原则 工作程序控制各部门之间的动作 指挥系统不能任意改变工作程序 必要时才设副职 四小时复命制
述职是双边的,不是集体的 检查可以越级,检查必须重叠 \合适偏高\的用人原则 员工要保护自己,表现自己 鼓励员工的雄心-Ambition 管理模式不能拼凑,不是\百衲衣\把80%的命令变成培训
动力加润滑,企业才能正常运转 竞争是激励的基本手段;
发展企业是激励员工的最好手段。
二、垂直指挥系统
(一)垂直指挥的依据与原则
垂直指挥的依据与原则,在管理中关系到我们的决策、最高层的意志是否能准确、迅速地传达到最下层,并得到执行。
1
1.垂直指挥的依据:解决一个企业从上至下的权利分配主线,其依据是组织系统表里的岗位图。指挥线两端连接的岗位是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 2.垂直指挥的原则:
A.服从的原则。这里讲的服从是指无条件的服从,在一般情况下,下级无权裁定上级的对错,上级的对错由上级来裁定,如下级感觉是明显的错误,可在私下里劝告上级,建议没采纳,仍要按命令去做。
B.一个上级的原则。在岗位图中一般情况下,每个岗位只有一个上级,只服从一个上级的指挥,只向一个上级报告,对于一件工作只服从一个领导指挥,这是普遍的、永久的准则。报告只能呈报给一个上级,如果报告要让其他领导知道,只能采用抄送的办法。
C.逐级指挥的原则。可以越级检查不能越级指挥,可以越级申诉但不能越级报告。
正常情况下,不能越级指挥,但以下四种情况下,可以越级指挥。
(1)拒绝服从。下级拒绝服从,要先倾听其意见,如果上级坚持自己的意见,下级仍拒绝服从,此时上级可以越级指挥。 (2)无力完成。这是一种示范性指挥。
(3)突发事件。遇到紧急情况,一个企业里,谁的级别最高或谁是专业的就让谁指挥,或临时组成指挥系统,打破日常行政级别,此时可以越平时的行政级别指挥。但同样遵循一个上级的原则。 (4)整体指挥。 (二)申诉的范畴:
1.上级违法乱纪,如贩毒、走私等。
2
2.上级出卖企业或上级的决定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3.对本人的重大不公正行为。
申诉是一种权利,但不能滥用,申诉者自己要对申诉负责。 (三)垂直指挥的类型:
1.单向指挥。简单的命令,与单个下级有关。
2.多向指挥。与两个或两以上的下级有关。可召开会议的方法布臵下去。
3.整体指挥。命令与各级下级下属都有关,涉及面广。 (四)垂直指挥的原则
1.指挥不间断。最重要的是时间上的不间断,企业管理要做到指挥不间断。 方法:
A、委派值班经理;
B、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
C、授权。分固定授权和临时授权。前者是岗位描述或在任命时的授权,后者是上级或正职休假或出差时的授权。最好以书面的形式出具委托授权书。当上级或正职返回时,要再发通知。
2.指挥要及时。任何指挥上的延误都会造成混乱和损失。 3.前后一致。
4.确保执行。凡不能确保执行的命令不要下达。 5.可监督性。要有有效的监察手段。 (五)正职与副职
职责上的重叠与空白是管理上的一大忌讳。
副职是正职的助手,在正职不在时代替正职,在正职授权范围内工作,仅此而已。
1.副职设多了,往往会造成职责的重叠与空白。
3
其他副作用:
A.决策慢;B.意见难一致;C.容易造成派系之争。 2.设副职的条件:
A.正职的管理幅度过大,直接下属一般多于6个。 B.单位有两三班工作时,正职不能连班工作。 3.正职与副职的关系:
A.不在同一时间、地点、同一事件上进行同一指挥。 B.副职必须得到正职的授权,才能在某区域执行权力。 C.副职服从正职。
D.正职随时可以否定副职的意见、命令。
在设副职时,用此岗位作为条件来激励、奖励副职。 A管理模式在原则上不设副职;
特定条件下设副职:正副职之间有确定的关系;正职不在时,由副职代理。
(六)垂直指挥的常用形式: 命令、会议、公文 命令
1.命令:分口头命令和书面命令,口头命令如面对面的交谈中下达,电话命令。书面命令如任务单、工作单等。 2.命令的组成:
A.受令人,即命令的执行人,由谁去完成。 B.内容:时间、地点、人员、行动、行动对象。 C.完成标准:分常规标准和特定标准。 D.完成标志:验收合格,交回令件。 E.时限:上级下达,下级自报。
F.复令:在什么时间前,以某种形式向谁报告。 “四小时复命制”的含义: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