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附5套中考模拟卷】内蒙古乌海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卷含解析
内蒙古乌海市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CO2经“捕捉”后可用于生产甲醇(Z),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等于生成的Z和W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 B.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分子数之比为1:1 C.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2:3 D.Z是由六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A、根据化学反应
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等于生成的Z和W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故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分子数之比为1:1,故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44:(2×3)=22:3,故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Z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错误。故选D。
2.银器变黑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AgS
B.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17:16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2 【答案】D 【解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 ═2X+2H2O得,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2)化学式为Ag2S,错误;B、反应中H2S和O2的质量比为=(34×:32=17:8,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三种,不是置换反应,错误;D、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因此氧气中氧的化合价为零;水中氢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氧显﹣2价,故正确。故选D。
3.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氧气和氢气——观察颜色 C.羊毛和化学纤维——点燃闻气味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氧气和氢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方法错误;
B、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的是铁粉,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炭粉,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C、取样品,点燃,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没有此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化学纤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D、取样品,滴入酚酞,溶液变成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故选:A。
4.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疾病是 A.贫血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贫血是由于人体缺铁元素引起的,故错误。 B.夜盲症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故错误。 C.骨质疏松是由于人体缺钙引起的,故正确。 D.甲状腺肿大是由于人体缺碘,故错误。故选C。
5.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的银是金属单质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答案】D 【解析】
A、反应物中的银是金属单质,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
B.X的化学式是Ag2S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
B.铁粉和炭粉——用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用酚酞溶液
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正确;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硫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错误。故选D。 6.下列物质名称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 A.氧化铁FeO C.硝酸H2NO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书写错误。 B、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选项书写错误。 C、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硝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HNO3,故选项书写错误。 D、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SO4,故选项书写正确。 故选:D。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B.氧化铝AlO D.硫酸钠Na2SO4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但无法得出与温度是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条件,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用于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8.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只含有氮、磷、钾中的一种元素时,含氮元素是氮肥;含有磷元素是磷肥;含有钾元素是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时为复合肥。 【详解】
A. CO(NH2)2是氮肥; B. KCl是钾肥; C. NH4NO3是氮肥;
D. KNO3同时含有氮、钾,是复合肥。 故选D。
9.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B.KCl
C.NH4NO3
D.KNO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