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八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渗析;
(4)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反应方程式:2NH4C1+Ca(OH)2
2NH3↑+CaC12+2H2O;浓硫酸具有酸性,氨气是碱性气体,
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无水硫酸铜不是干燥剂,只能检验水,所以B正确;故答案为:2NH4C1+Ca(OH)2
2NH3↑+CaC12+2H2O;B。
﹣1
18.【解答】解:(1)配制480mL 0.1mol?L的CuSO4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依据
m=CVM计算溶质CuSO4?5H2O的质量;0.1mol/L×0.5L×250g/mol=12.5g, 故答案为:12.5;
(2)溶液配制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根据步骤选择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①称量所需CuSO4.5H2O的质量时,砝码生锈了,导致称取溶质的质量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大;
②容量瓶内原来存有少量的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
故答案为:无影响;
③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 故答案为:偏大。
19.【解答】解:(1)根据仪器的特征,A为分液漏斗;②浓硫酸吸收随氢气出来的水份,起干燥的作用;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干燥;
(2)二氧化硫的产生可能是锌粒与硫酸反应生成的,也可能是H2与②装置中浓硫酸反应产生了SO2,所以甲同学的猜测为锌粒与硫酸反应;方案一:A中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若收集到的气体依然含SO2则乙猜想正确;方案二:②装置中用装无水氯化钙的球形干燥管代替浓硫酸,若收集到的气体不含SO2则乙猜想正确; 故答案为:锌粒与硫酸; 方案一
A中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
若收集到的气体依然含有二乙的猜想
氧化硫
正确
方案②装置中用装无水氯化钙的球形干燥管若收集到的气体不含二氧化乙的猜想二
代替浓硫酸
硫
正确
(3)如果乙同学猜想成立,则氢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与水,方程式为:H2+H2SO4(浓)=SO2+2 H2O;
故答案为:H2+H2SO4(浓)=SO2+2 H2O;
(4)酸性高锰酸钾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硫酸根离子和二价锰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5SO42+2Mn 2++4H+;
﹣
﹣
故答案为:5SO2+2MnO4+2H2O=5SO42+2Mn 2++4H+;
﹣
﹣
(5)二氧化硫是有毒性气体,必须进行尾气的处理,常用碱液来吸收,故用氢氧化钠溶液,尾气吸收时装置要防倒吸,A中漏斗可以防止倒吸,BCD均插入在溶液中,溶液易倒吸;
故答案为:NaOH;BCD。
20.【解答】解:Ⅰ.由题意可知丹砂为实验室处理水银洒落后的产物,应为HgS,磁石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O4+8H +=2Fe 3++Fe 2++4H2O,
故答案为:HgS; Fe3O4+8H +=2Fe 3++Fe 2++4H2O;
Ⅱ.(1)涉及反应为4CuFeS2 +2H2SO4 +17O2 ═4CuSO4 +2Fe2(SO4)3 +2H2O,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3价,生成4molCuSO4,则消耗17mol氧气,转移68mol电子,则生成1molCuSO4,转移17mol电子,故答案为:17;
(2)试剂a是Fe;试剂b是稀硫酸,故答案为:Fe粉、稀硫酸;
(3)加CuO调pH为3.7~4的目的是使Fe3+形成Fe(OH)3沉淀,防止生成Cu(OH)
2沉淀,
故答案为:使Fe 3+形成Fe(OH)3沉淀,防止生成Cu(OH)2沉淀;
(4)由溶液得到晶体,可进行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洗涤晶体,可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晶体,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故答案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晶体,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5)反应5为硫酸铁与铁粉的反应,可用检验铁离子的方法检验是否反应完,方法是取
少量反应后滤液加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证明反应进行完全,
故答案为:取少量反应后滤液加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证明反应进行完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