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学基础》题库-无答案(14.5)

《运动学基础》题库-无答案(14.5)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18:20:36

16 模式化运动是指

A 有固定的形式,反应速度不受意识控制

B 有固定的形式,有节奏和连续性的运动,受意识控制

C 整个过程都受意识控制 D 通过不断运动而趋于灵活,获得运动技巧 17 关于共同运动与痉挛的区别描述错误的是 A 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运动模式

B 痉挛是脊髓的牵张反射 C 动作模式交叉重叠 D 偏瘫患者没有过度的肌紧张,就能完成分离运动 18 关于共同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脊髓水平的运动形式 B 启动可由意志支配 C 运动模式受主观意志支配 D 分屈曲型和伸展性 19 关于脊休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不是由于切断损伤的刺激性影响而引起的 B 进行第二次脊髓切断损伤后还会重现脊休克

C 脊髓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 D 脊休克只发生在切断水平以下的部分 20 下列不属于状态反射的是

A 紧张性迷路反射 B 紧张性颈反射 C 吸吮反射 D 抓握反射 21 下列属于状态反射的是

A 屈肌反射 B 腱反射 C 阳性支撑反射 D 翻正反射

第七章 关节运动

1 下列关节没有关节囊的是哪一个

A 盂肱关节 B 肩锁关节 C 胸锁关节 D 肩峰下关节 2 肩关节外展的启动肌是

A 肱二头肌 B 肱三头肌 C 三角肌 D 冈上肌 3 上臂上举150°时,盂肱关节运动范围约是 A 80° B 90° C 60° D 100° 4 通过腕管的神经是

A 尺神经 B 桡神经 C 肌皮神经 D 正中神经 5 下列手功能中属于最精细功能的是哪一个

A 侧捏 B 指尖--指尖 C 指腹--指腹 D 球形抓握 6 肩周炎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

A 肩锁关节 B 胸锁关节 C 肩胛胸壁关节 D 肩峰下关节

7 上肢外展30°之后继续外展时,肩胛胸壁关节与盂肱关节的运动比例是A 2:1 B 1:3 C 1:2 D 2:3 8 肩关节稳固性最差的薄弱点是

A 盂肱关节的下方 B 盂肱关节的前下方 C 盂肱关节的上方 D 盂肱关节的后方 9 肱尺关节属于

A 椭圆关节 B 球窝关节 C 车轴关节 D滑车关节 10 肱桡关节属于

A 椭圆关节 B 球窝关节 C 车轴关节 D 滑车关节 11 尺桡近端关节属于

A 椭圆关节 B 球窝关节 C 车轴关节 D滑车关节 12 肘关节的功能角度是

A 30°--130° B 50°--100° C 60°--120° D 20°--80° 13 提携角的正常角度是

A 5°--30° B 15°--20° C 10°--30° D 10°--15° 14 拿钥匙的动作属于手的何种抓握形式

A 侧捏 B 球状抓握 C 指腹--指腹 D 钩状抓握 15 掌指关节最稳固的状态是 A 过伸 B 握拳 C 伸展 D 屈曲

16 构成骨盆的各骨形成的关节不包括

A 腰骶关节 B 骶尾关节 C 骶髂关节 D上胫腓关节 17 骨盆出口是

A 双侧髂前上棘连线 B 骶岬和耻骨联合上缘连线 C 尾骨尖和耻骨联合下缘连线D 双侧髋关节中心点连线 E 双侧坐骨结节连线 18 骨盆入口是

A 双侧髂前上棘连线 B 骶岬和耻骨联合上缘连线 C 尾骨尖和耻骨联合下缘连线 D 双侧髋关节中心点连线 19 腹部肥胖者往往出现

A 骨盆前倾 B 骨盆保持在中立位 C 骨盆后倾 D 骨盆向一侧倾 20 正常颈干角平均为

A 105° B 115° C 125° D 135° 21 正常人股骨前倾角平均为

A 10° B 15° C 20° D 25° 22 颈干角增大可导致

A 髋外翻 B 髋内翻 C 足内收 D 足外展 23 前倾角增大可导致

A 髋外翻 B 髋内翻 C 足内收 D 足外展

24 骨盆和髋关节在体表无法触摸到的体表标志是 A 髂棘 B 髂前上棘 C 髂后上棘 D股骨小转子 25 站立位限制骨盆过度后倾的最主要韧带是

A 骶髂间韧带 B 骶棘韧带 C 骶结节韧带 D 髂股韧带 26 屈髋的主要原动肌

A髂腰肌 B 臀大肌 C 股四头肌 D 臀中肌 27 伸髋的主要原动肌

A 髂腰肌 B 臀大肌 C 股四头肌 D 臀中肌

第 5 页 共 13 页

28 髋外展的主要原动肌

A 髂腰肌 B 臀大肌 C 股四头肌 D 臀中肌 29 髋内收的主要原动肌

A 髂腰肌 B 臀大肌 C 股四头肌 D大收肌 30 下列哪条韧带不参与膝关节稳定性

A 膝横韧带 B 前交叉韧带 C 后交叉韧带 D 内侧副韧带 31 下面关于膝关节终末旋转不正确的是 A 伸膝时胫骨相对于股骨外旋约20° B 终末旋转发生于伸膝最后20°

C 通过终末旋转稳定了伸膝时的膝关节

D 终末旋转角度很小,膝关节ROM受限只需恢复屈伸 32 下面导致半月板损伤机会很大的动作是

A 凳子上跳落屈膝落地 B 排球运动员跳起扣球 C 足球运动员罚点球时弧圈球射门 D 双膝向地上跪下 33 维持足弓稳定性的结构不包括

A 小腿三头肌 B 胫后肌 C 趾腱膜 D跗骨 34 同时有踝背屈和足内翻作用的肌肉是 A 腓肠肌 B 胫前肌 C 胫后肌 D 腓骨长短肌 35 下面不是肩峰下关节的结构是

A 冈上肌肌腱 B 肩峰 C 喙突 D小结节 36 使肩胛上抬的肌是

A 冈上肌 B 胸小肌 C 菱形肌 D 斜方肌 37 盂肱关节动态稳定性靠

A 肌群 B 韧带 C 关节囊 D 关节面 38 尺神经通过

A 肱骨外上髁 B 肘 C 鹰嘴 D 肱骨内上髁后方

39 当肩锁关节脱位进行手术整复时,下列哪个结构必须同时修复 A 肩锁韧带 B 喙锁韧带 C 肩胛下滑囊 D 冈上肌肌腱 40 尺骨鹰嘴滑囊炎亦被称做下列哪种疾病 A 网球肘 B 矿工肘 C 囊性肘 D 炎性肘 41 肱骨外上髁炎亦被称做下列哪种疾病 A 网球肘 B 矿工肘 C 囊性肘 D 炎性肘 42 腕骨中最易骨折的是

A 手舟骨 B 月骨 C 三角骨 D 头状骨 43 腕骨中最易脱位的是

A 手舟骨 B 月骨 C 三角骨 D 头状骨 44 鼠标手最主要的病因是

A 神经炎症 B 病毒侵袭 C 腕管内压增高 D 肌腱纤维化 4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早的病理变化发生在

A 内侧胫骨关节软骨面 B 外侧胫骨关节软骨面 C 髌股关节软骨面 D以上均不对 46 足球运动最容易受损的膝关节结构是

A 前交叉韧带 B 后交叉韧带 C 内侧半月板 D 外侧半月板

第九章 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1 关节固定后出现的变化,不包括

A 关节软骨变薄 B 骨钙增加 C 骨质疏松 D 关节囊挛缩 2 长期卧床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A 最大摄氧量下降 B 基础心率减慢 C 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减少 D 心脏舒张期缩短 3 长期卧床对血流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A 血小板聚集 B 血液的黏滞度增高 C 动脉血流速度降低 D下肢静脉血流阻力减小 4 长期卧床出现关节挛缩,导致步行障碍是属于

A 神经功能障碍 B 原发性残疾 C 继发性残疾 D 心理功能障碍 5 制动对肌的影响,不包括

A 肌相对缺血缺氧 B 肌糖代谢障碍 C 无氧酵解活动加强 D 收缩功能增加 6 烧伤病人关节或肌腱的开放损伤时,应用夹板固定的位置是 A 松弛位 B 抗挛缩位 C 功能位 D 休息位 7 关节长时间制动后,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B关节囊挛缩

C 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 D 很难改善关节活动,是不可逆的 8 引起肌萎缩最为明显的是

A 卧床休息 B 骨折后固定 C 神经性瘫痪 D 运动减少 9 制动引起的骨密度降低主要发生在 A 肩胛骨 B 肱骨 C 股骨 D 跟骨 10 下列哪项不是异位骨化的表现

A 肌力增强 B 疼痛 C 关节肿胀 D 关节活动受限

第十章 运动训练基础

1 肌自身的形态结构和神经调节能力是力量素质的 A 生理基础 B 解剖基础 C 物理基础 D 生化基础

2 对因长期制动造成的关节黏连、肌腱挛缩等症状,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训练,以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

A 水中运动 B 负重运动C 减重运动 D主动或被动运动

3 人体运动后出现肌无力、酸痛、关节僵硬、动作笨拙、反应慢、劳累等现象,是由于运动过度产生“氧亏”,( ) 积累的结果 A 脂肪酸 B 血糖 C 糖原 D 乳酸

4 采取间歇法进行耐力训练时,运动强度一般应超过本人最大耗氧量的多少才能使有氧能力显著提高

A 50% B 30% C 70% D 20%

第 6 页 共 13 页

5 耐力训练时要求心率控制在

A 160--190次/分 B 140--170次/分 C 90--120次/分 D 120--150次/分 6 单位时间内每千克体重的耗氧量称为

A 最大耗氧量 B 梅脱 C 耗氧量 D 代谢率 E 基础代谢率 7 运动适宜心率的年龄减算法正确的是

A 220-年龄 B 200-年龄 C 180-年龄 D 300-年龄 8 下列哪项不是运动自我监督客观指标的内容 A 脉搏 B 体重 G 肺活量 D 体温

9 运动停止后,当运动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恢复到原来水平后,恢复过程并未停止,而是继续进行,一直持续到超过原来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 A 超量恢复 B 恢复 C 运动时的恢复 D 运动后的恢复 10 比较适宜的有氧耐力运动时间是

A 10--20分钟 B 60--120分钟 C 90--120分钟 D 20--60分钟 11 下列哪项运动属于静力性力量训练

A 引体向上 B 俯卧撑 C 蹲马步 D 仰卧起坐

第十一章 运动障碍及运动代偿 1 辨距不良多见于()病变

A 大脑基底节 B 小脑 C 前庭 D 脊髓后索 2 C5神经根受损可出现

A 肱三头肌无力 B 拇指麻木 C 上臂外侧疼痛 D 上臂内侧疼痛 3 中枢性面瘫的体征不包括

A 皱眉时患侧无力 B 闭目时患侧眼睑不能闭合 C 患侧鼻唇沟变浅 D示齿时人中偏向患侧 4 患者足下垂,但足能外翻,考虑损伤的神经是 A 腓总神经 B 胫神经 C 腓浅神经 D腓深神经

5 患者从高坡上跌落四肢不能活动,检查:手骨间肌、蚓状肌无力,肱三头肌腱反射消失;双下肢瘫痪,各种反射消失。初步诊断为

A 颈髓损伤 B 腰髓损伤 C 骶髓损伤 D 胸髓损伤 6 偏瘫患者下肢髋关节的痉挛模式为

A 内收、屈曲 B 内收、内旋 C 外展、外旋 D 屈曲 7 偏瘫患者上肢肩关节的痉挛模式为

A 内收、外旋 B 内收、内旋 C 外展、外旋 D 前屈 8 步行时髋关节过分内收屈曲为

A 偏瘫步态 B 蹒跚步态 C 慌张步态 D剪刀步态 9 斜方肌瘫痪表现为

A 翼状肩 B 肩关节半脱位 C 方肩 D塌肩 10 偏瘫患者踝关节的痉挛模式为

A 背屈、外翻 B 跖屈、内翻 C 背屈、内翻 D 跖屈、外翻 第 7 页

11 下列哪项不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

A 病理征阳性 B 异常运动模式 C 伴有肌萎缩 D 腱反射亢进 12 感觉性共济失调发生于

A 小脑损伤 B 脊髓后索病变 C 脊髓侧索病变 D 前庭病变 13 下列哪项不是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

A 病理征阴性 B 肌力低下 C 肌萎缩 D肌张力增高 14 哪块肌瘫痪会出现翼状肩

A 斜方肌 B 胸锁乳突肌 C 前钜肌 D 菱形肌 15 足下垂患者运动代偿步态为

A 偏瘫步态 B 蹒跚步态 C 慌张步态 D 跨栏步态 16 肩关节外展的主要运动肌是

A 斜方肌 B 胸大肌 C 肱二头肌 D冈上肌 17 “鸭步”属于

A 臀大肌步态 B 臀中肌步态 C 股四头肌步态 D 剪刀步态 18 臀大肌步态的特点是

A 仰胸挺腰凸腹 B 上身左右交替摇摆,行如鸭子

C 患者需俯身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D 双膝内侧长相互摩擦碰撞,足尖着地19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代偿步态

A 划圈步态 B 臀中肌步态 C 臀大肌步态 D 跨栏步态 20 哪块肌在足跟着地时控制踝关节下落的速度 A 胫前肌 B 腓肠肌 C 比目鱼肌 D 腓骨长、短肌 21 下肢固定时,使骨盆前倾的肌群为

A 股四头肌 B 腘绳肌 C 臀大肌 D 髂腰肌 22 容易发生挛缩的肌群不包括

A 踝跖屈肌 B 髋关节屈肌和内收肌 C 肩关节内旋和内收肌 D 肘伸肌 23 脑血管病患者抗肢体痉挛体位摆放时,肩关节应

A 外展、外旋 B 内旋、外展 C 外旋、内收 D 内旋、内收 24 脑血管疾病偏瘫的异常痉挛模式通常表现为

A 上肢屈肌痉挛,下肢屈肌痉挛 B 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 C 上肢伸肌痉挛,下肢屈肌痉挛 D 上肢伸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 25 下列表现不属于共济失调的是

A 震颤 B 辨距不良 C醉酒步态D 痉挛 26 偏瘫患者膝关节的痉挛模式为

A 内收、外旋 B 内收、内旋 C 外展、外旋 D 伸展 27 偏瘫患者肘关节的痉挛模式为

A 内收、外旋 B 桡偏 C 伸展 D屈曲 28 偏瘫患者前臂的痉挛模式为 A 伸展 B 旋后 C 旋前 D 尺偏 29 出现“猿手”是因为损伤了

共 13 页

A 尺神经 B 桡神经 C 正中神经 D 腋神经 30 出现“爪形手”是因为损伤了

A 尺神经 B 桡神经 X 正中神经 D 腋神经 31 出现“垂腕”是因为损伤了

A 尺神经 B 桡神经 C 正中神经 D 腋神经 32 股四头肌步态是

A 仰胸挺腰凸腹 B 上身左右交替摇摆,行如鸭子

C 患者需俯身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D 双膝内侧长相互摩擦碰撞,足尖着地 33 不协调运动是指笨拙、不平衡和()的运动 A 平衡 B 准确 C 外旋 D不准确 34 偏瘫患者指关节的痉挛模式为 A 伸展 B 桡偏 C 屈曲 D外展

35 深反射亢进是( )损害的重要体征

A 下运动神经元 B 上运动神经元 C 肌营养不良 D 末梢神经炎 36 步行周期中,在支撑期控制伸髋的肌群是

A 臀大肌 B 股四头肌 C 胫骨前肌 D 臀中、小肌 37 痉挛的特征不包括

A 牵张反射增强 B 腱反射亢进 C 速度依赖性增加 D 运动协调性增加 38 肌张力低下是由于

A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 B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 C 感觉神经损伤引起 D 锥体束损伤引起 39 关于肌张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维持人体正常姿势肌所需要的张力 B 异常肌张力增高常见于周围神经损伤 C 肌张力低下常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D 关节被动活动受限一定是由高肌张力引起 40 下面不是痉挛特点的是

A肌张力高B运动迟缓C下肢伸肌痉挛助于患者行走D偏瘫患者应早期采取抗痉挛体位 41 下面哪项关于痉挛的叙述是正确的

A 肌张力高一定是痉挛 B 强烈的痉挛就是挛缩

C 痉挛常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D 偏瘫恢复过程中不会出现肢体痉挛 42 肌张力增高是由于

A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 B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 C 感觉神经损伤引起 D 交感神经损伤引起 43 肌力下降表现为

A 肌紧张 B 软瘫 C 强直 D 痉挛

44 男,42岁,搬重物都出现腰痛伴右下肢疼痛三天,咳嗽、喷嚏时加重,卧床后缓解。 体检:腰椎3--5棘突及其右侧压痛,右侧直腿抬高40度(+),右小腿外侧痛觉减退, 双侧膝腱和跟腱反射正常对称,弯腰活动明显受限,X线片示L4-5椎间隙略窄。考虑的 诊断是

A 腰肌筋膜炎 B 急性腰扭伤 C 腰椎间盘突出症 D 肥大性脊柱炎

第 8 页

45 脊柱侧弯矫正体操中提起左下肢使骨盆向右倾斜可致 A 胸椎右凸 B 胸椎左凸 C 腰椎左凸 D 腰椎右凸 46 颈椎病的发病,不会累及

A 颈神经根 B 脊髓 C 颈交感神经 D 面神经

47 某中年患者颈椎X线显示: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主诉及查体无明显异常。考虑诊断

A 颈椎间盘突出症 B 颈椎病 C 椎管狭窄 D颈椎退行性变

48 患者男性,38岁,左肩沉重及上肢麻木一个月来院。查体:Bp120/80mmHg,左上肢桡侧痛觉减退,左侧霍夫曼征(+),颈椎X线:C4-5、C5-6椎间隙稍窄,该患者可能诊断是

A 脊髓型颈椎病 B 神经根型颈椎病 C 椎动脉型颈椎病 D 脑梗死 49 神经根型颈椎病典型的特征是

A 头晕 B 颈肩臂疼痛或麻木 C 双下肢肌无力 D 心慌 50 “猝倒”常见于

A 神经根型颈椎病 B 椎动脉型颈椎病 C 脊髓型颈椎病 D 交感型颈椎病 51 “脚踩棉花感”常见于

A 神经根型颈椎病 B 椎动脉型颈椎病 C 脊髓型颈椎病 D 交感型颈椎病 52 “胸闷、心悸”常见于

A 神经根型颈椎病 B 椎动脉型颈椎病 C 脊髓型颈椎病 D 交感型颈椎病 53 右肩钝痛一个月余,局部压痛,肩关节外展和后伸受限,可诊断为 A 肩关节不稳定 B 颈椎病 C 肩关节周围炎 D 冈上肌肌腱炎 54 患者颈肩酸胀沉重感3年,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可诊断为 A 肩关节不稳定 B 颈椎病 C 肩关节周围炎 D 冈上肌肌腱炎

55 男性28岁,搬重物时出现腰痛及下肢麻木感。查体:腰椎活动度明显受限,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腰椎间盘突出症 B 腰椎骨质增生 C 椎管狭窄 D 腰肌劳损

56 男性25岁,从4楼坠落两小时,神志清,生命体征平稳,自述胸背部疼痛,双下肢不能活动,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 肋骨骨折 B 骨盆损伤 C 脊柱损伤 D 腹部损伤

57 脑卒中偏瘫早期对偏瘫侧肩关节只能做无痛范围内的活动,目的是 A 减轻痛苦 B 防止骨折 C 防止肩关节半脱位 D 增强肌力 58\形腿畸形是指

A 膝反张 B 膝屈曲 C 膝伸直 D膝外翻

共 13 页

搜索更多关于: 《运动学基础》题库-无答案(14.5)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6 模式化运动是指 A 有固定的形式,反应速度不受意识控制 B 有固定的形式,有节奏和连续性的运动,受意识控制 C 整个过程都受意识控制 D 通过不断运动而趋于灵活,获得运动技巧 17 关于共同运动与痉挛的区别描述错误的是 A 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运动模式 B 痉挛是脊髓的牵张反射 C 动作模式交叉重叠 D 偏瘫患者没有过度的肌紧张,就能完成分离运动 18 关于共同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脊髓水平的运动形式 B 启动可由意志支配 C 运动模式受主观意志支配 D 分屈曲型和伸展性 19 关于脊休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不是由于切断损伤的刺激性影响而引起的 B 进行第二次脊髓切断损伤后还会重现脊休克 C 脊髓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 D 脊休克只发生在切断水平以下的部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