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教育的基本问题探讨2

生命教育的基本问题探讨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7 1:41:01

在上篇文章中,只就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发展、生命及其特点、生命教育的涵义等问题做了讨论。现再对生命教育的目的、内容、意义等问题作些探索。

关于生命教育的目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表述。现仅摘引几种说法如下:

、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即深化学生人生价值观与理想”,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与关怀他人”,“发展学生多元智慧潜能”。([台湾]吴清基 、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其最基础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第二阶层目标是,“在增进发展生涯”;最高目标是,“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台湾]郑崇珍

、生命教育的三个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适切的人生观”,“指导学生认真过生命中的每一天”,“引导学生生活在当下,掌握此时此刻”。([台湾]钱永镇

、“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王学风

、“生命教育旨在帮助人珍爱生命、活出意义、提升生命质量。”具体而言,就在于“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珍爱生命;引导人们追求实实在在

的生命意义,过好每一天;帮助人们从?工具?状态中解放出来,生成、拥有健康美好的生命,成为甜然自发、天然情真的自我实现之人。”(刘慧

那么,生命教育的目的到底何在呢?在我看来,培养、发展、提升生命意识乃是生命教育的目的。现试作分析如下:

先要从什么是意识说起。意识的定义很多。但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意识就是“意识到”的意思。而所谓“意识到”,指意识到一定的存在;分而言之, 即意识到主体的存在,意识到客体的存在,意识到主体与客体、客体与客体关系的存在。这用在生命意识上,就是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意识到他人生命的存在,意识到世界上的一切生命的存在,以及这种种生命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关系。正因为人具有生命意识,他们才会理解生命的价值,从而珍惜生命、保护生命。

心理学告诉我们,凡是意识的东西,总是由四个因素组成的,即: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行(行为)。这用在生命意识上,就组成为生命认识、生命情感、生命意志和生命行为。而所谓培养、发展、提升生命意识,也就是要培养、发展、提升这四种心理因素。兹将其略作分析如下:

、生命认识。就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看,认识为生命所固有,没有生命,就没有认识;反之亦然。这就构成所谓的生命认识。众所周知,生命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玄妙的现象,即使是基因图谱完全绘制成功,也未必

能穷尽生命的本质。可见要认识生命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们还是要认识生命,即了解生命的来源,知道其组成,懂得其特点,掌握其规律,特别是??要理解生命的价值,揭示生命的真谤。只有这样,才能为重视、爱护生命奠定基础。

、生命情感。情感也为生命所固有,没有情感,就没有生命:同样,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情感。生命与情感的如此不可分割,是谓生命情感。人们在认识生命的基础上,就会对生命产生一定的体验。这样,所谓生命情感,就是在肯定、体认、接纳、珍爱自我生命的前提下,还要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与热爱。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也需要有所体验才行。没有体验,也不可能了解生命的真谤。生命情感集中体现在一个“爱”字上,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生命;同样,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爱。

、生命意志。意志亦是生命所固有的,没有生命,就没有意志;反之也是一样。这就组成所谓的生命意志。在认识和体验生命的基础上,又会产生为了生命的生存、享受和发展而斗争的意志。众所周知,意志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目的性和调控性的表现,其过程由决心、信心和恒心三个环节组成。在生命活动中,人的意志会经常不断地表现出来,以调控其进程,实现其目的。这参与生命活动的意志,即构成为生命意志。正因为它的存在,才得以克服一切磨难,取得人生幸福。

、生命行为。行为亦为生命所固有,没有行为,就没有生命,同样,没有生命,也就没有行为。生命与行为的如此不可分割,就叫做生命行为。

所谓行为,乃是人们在行动中有所“作为”(有所为或有所不为)的意思。而行为又是认识、情感、意志的落实。在生命活动中,也必须以生命认识为基础,通过生命情感和生命意志为中介,最后落实到生命行为上。这样,方能使人的生命得到真正的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再说一遍,生命教育就是培养、发展、提升生命认识、生命情感、生命意志和生命行为亦即生命意识水平和价值的教育。 所谓了解生命,就是要了解生命的来源、组成、特点、规律、价值和真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传授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按照葛剑雄教授的意见,科学应当划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类。而在我看来,生命科学与这三类科学都有关系。因此,在生命教育中,应当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将生物科学、生理科学、神经科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种知识,用深入浅出的方法,教给学生。那种以为生命教育只需要体验、不需要知识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解生命的有关技术。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中,可以开设专门的综合性的生命科学知识课;寓生命知识于各科教学之中,也不失为是一种很好的途径。

“敬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情感。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说:一是从“敬”、“畏”的词义看。据《辞海》,“敬”有戒慎、敬肃、不怠慢和警戒等意思;“畏”的意思有害怕、恐惧和敬服等。二是从对什么产生敬畏感看。这又有几种情况:(1)敬畏神秘力量。它似乎是不可知的,也不必知;但它又似乎可以主宰人的命运,因而敬畏之。如敬畏鬼神便是。(2)对美好事物

搜索更多关于: 生命教育的基本问题探讨2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在上篇文章中,只就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发展、生命及其特点、生命教育的涵义等问题做了讨论。现再对生命教育的目的、内容、意义等问题作些探索。 关于生命教育的目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表述。现仅摘引几种说法如下: 、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即深化学生人生价值观与理想”,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与关怀他人”,“发展学生多元智慧潜能”。([台湾]吴清基 、生命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其最基础的目标是,“在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第二阶层目标是,“在增进发展生涯”;最高目标是,“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台湾]郑崇珍 、生命教育的三个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适切的人生观”,“指导学生认真过生命中的每一天”,“引导学生生活在当下,掌握此时此刻”。([台湾]钱永镇 、“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