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现状及提高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现状及提高对策
临沧市永德县班卡乡教育办公室 王国伟 联系电话:15906927349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学校立足和生存的先决条件;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既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家长们的要求和学生们的渴望。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基础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要求也随之越高。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也掩盖不了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确实存在的诸多不足和问题。下面就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谈上几点我个人不成熟的想法。
一、制约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 1、师资队伍日趋偏老龄化
现在农村的小学教师,乡级教育办公室、中心校考虑到这些教师年龄和家庭情况,基本上均安排在本村学校任教。年龄大、身体差、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是这些教师的共性。偶有年轻教师分配到农村小学任教,因不定性的诸多因素,工作一两年后纷纷调往中心学校或调入城区学校,总是留不住年轻骨干教师,这样使得不少农村小学只剩下年老体弱,极为普通的本乡本土教师。
2、教师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一是教师职业道德下滑,敬业思想缺乏。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一些教师
1
出现敬业精神淡化,工作责任心退化,教育行为简单化,师生关系庸俗化,表现在对教育教学不负责,不钻研业务,对学生也缺乏爱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把教学中心工作当成第二产业,把副业当成首要发展产业,致使教学工作重心偏移。
二是职业倦怠,漠视问题的存在。农村教师有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工作、生活在一所偏远的学校,几乎从来没有出去观摩过、学习过,外面的精彩世界对于我们而言似乎早已不复存在,有种与世隔绝之感。长期偏安一隅,使得农村教师的思维逐渐迟钝,激情逐渐冷却,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变得熟视无睹,臵之不理了。
三是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高,创新意识、质量意识不够强。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各学科的综合性更强了,每位教师只掌握一门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农村学校音、体、美等专业师资特别缺乏甚至没有,导致农村教师要教几门不同学科的课程。一些教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低下,这样都妨碍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思进取,教育方法陈旧,特别是年龄偏大的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吸收不够,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学创新何从谈起?这样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质量意识、创新意识都没有真正改观,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以及时地提高。
四是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借市场开放,劳务输出之机,我们农村大部分学生家
2
长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造成一些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形成,逃学、旷课、不能完成作业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疑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五是学前教育的综合质量问题
我们农村幼儿教育生源本来就少,幼儿专业教师极度匮乏甚至无专职教师,不少村子无法办起一个幼儿班,迫于家长的要求,由该村教师“包干”,既影响小学教学质量,幼儿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即使能办起一个班,幼儿教师由于没有通过专业培训,教学时无从下手,不伦不类,加之工作积极性差,不受教学质量的考量。造成了学前教育综合质量上不去,从而影响到小学教育质量。
6、家庭教育与学校的配合不够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农村许多家长赚钱的脚步走得更快了,却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成长,家长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就放心了,不闻不问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孩子要钱给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他们对孩子缺少督促,而孩子们的自觉性往往较差,这样就造成孩子懒散习气的形成。学生周末回家与家长相聚之时对孩子教育也缺少耐心,动辄打骂,更谈不上什么激励。故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已成为我们农村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颗绊脚石。
二、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以人为本,更多关注我们农村教师这个特殊群体 我们农村的教师不是不爱学校,不是不爱教育,相反老师们
3
对自己的学校、学生和职业有着很强的依恋情结,但就是感觉自身的地位卑微。在老百姓眼里,我们只是孩子王、臭老九,在打工仔眼里我们连小工都算不上。我们应大力呼吁教育主管部门,要多宣传教师,为教师说话,本来就弱势的我们,经不起风雨,经不起折腾,经不起内耗;好的活动多搞点,让我们增长见识;学校—村小—村委多互动,让我们不被社会遗忘;学校把我们教师住居环境、办公环境建好点,让我们称心、安心;学校尽可能安抚好年老多病的老师,让其他老师有信心、有盼头。我们的老师在温馨、和谐又不失竞争的环境中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
2、思想决定高度性格决定命运,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教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育人比教书更重要,而要想育人就必须先育己。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模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多种素质,而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合格人民教师灵魂的体现。前面谈到的当前部分教师职业道德还存在问题,敬业精神淡化,工作责任心退化,教育行为简单化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从而树立了强烈的职业理想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