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教选择题
1. “染于苍而苍,染于黄而黄。”说明( )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A.颜色 B.环境 C.遗传 D.物质
2. 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胎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
A.规律性 B.个别差异 C.阶段性 D.社会性
3. 如果是色盲或失明的儿童就无从发展视力,也就培养不成画家了,这表明( )。
A.遗传决定一切 B.后天环境决定遗传素质
C.教育起主导作用 D.遗传素质为儿童发展提供前提 4. 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为()。
A.O~4周 B.4~8周 C.O~3个月 D.O~6个月 5. 眼手协调动作发生于()。
A.2~3个月 B.3~4个月 .4~5个月 D.5~6个月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
7.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A.0~3岁 B.O~6岁 C.O~12岁 D.0~18岁 8. 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9. 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抚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10. ( )是影响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因素,它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可能性。
A.先天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11. ( )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肌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
现的”。
A.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华生
12. 婴幼儿时期脑的发育非常迅速,出生后的几年内,脑重量增加近4倍,( )岁左右已
基本接近成人。
A.5 B.6 C.7 13. 人生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生中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
A.青春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学前期
14. 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发生的阶段是( )岁。
A.O —1.5 B.1.5—3 C.3—6、7 D.6—12 15. 婴儿的动作发展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翻身一抬头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 B.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 C.翻身一抬头一爬一坐一站一行走 D.抬头一翻身一爬一坐一站一行走 16. 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中,“活泼好动”是( )的年龄发展特征。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托儿班 17. 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18. 属于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的是( )。
A.活泼好动 B.思维具体形象 C.好学、好问 D.认知依靠行动 19. ( )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也就是发觉
物体的形状或体积最小差别的能力。
A.视觉集中 B.视觉敏度 C.颜色视觉 D.视觉缺陷
20. 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且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
出不同的特点。4—5岁幼儿视敏度的平均距离为( )厘米。 A.300 B.270 C.210 D.240
21. 中外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岁以前的幼儿阶段,以后再进
行智力开发效果则微乎其微。
A.6 B.5 C.4 D.3
22. 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
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 )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3. 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 )。
A.延续性 B.多变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24. “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25. 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是( )。
A.3~4岁 B.5~6岁 C.7~8岁 D.8~10岁 26. 下列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动作发展到中央部分动作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2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手眼协调动作的出现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B.儿童从出生起就有触觉反应
C.手的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早于口腔的触觉探索 D.触觉在儿童的人际关系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28. 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 )发生的标志。
A.最初诱发性微笑 B.最初社会性微笑 C.最初生理性微笑 D.最初自发性微笑
29.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 )。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30. 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 )。
A.家庭生活方式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31. 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32. 幼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物体,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这是服从了
( )。
A.高低规律 B.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C.大小规律 D.首尾规律 33.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
A.整体性的形成 B.稳定性的增长 C.独特性的发展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34. 新生儿爱听( )。
A.低音调的声音 B.中音调的声音 C.强烈的声音 D.高音调的声音 35. 幼儿的听觉偏好趋向( )。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
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 C.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 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
36. 对于0~3个月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 )。
A.手工、绘画材料 B.用手穿的大木珠 C.色彩鲜明的小球 D.不倒翁、
拨浪鼓
37. 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 )。
A.怀抱反射 B.抓握反射 C.觅食反射 D.吸吮反射 38. 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标志是( )。
A.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B.知道自己的形象 C.能准确用“我”表达愿望D.能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 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 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 B.幼儿言语的发展
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 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