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设计 3.1 原子核结构 教案
3.1 原子核结构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2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核反应方程
3.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教育。 (二)教具
录像机,监视器,原子弹和氢弹爆炸的录像剪接带。(若没有上述器材可用原子弹、氢弹爆炸的挂图代替) (三)教学过程 进行新课 原子核的组成
(1)电子的发现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我们已经学过,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已经是很小很小的微粒了,其直径只有10-10米,所以在十九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中性粒子。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而电子比原子小得多,因而人们才认识到原子内部还有结构。
〈电子的发现把人们带入了原子内部的世界〉
在同一时期人们还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对放射性现象的进一步研究,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内部还有结构,原子核由比它更小的粒子组成。可见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没有止尽的。 1.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内究竟还有什么结构?原子核又是由什么粒子组成的呢?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直到目前原子核内部的细微组成情况仍是科学研究的尖端项目之一。现在我们只是粗浅地、简单地介绍原子核内部的基本组成情况。
①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1919年做核反应实验时发现了质子,经过研究证明,质子带正电荷,其电量和一个电子的电量相同,它的质量等于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进一步研究表明,质子的性质和氢原子核的性质完全相同,所以质子就是氢原子核。
②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又发现了中子,通过研究证明中子的质量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同,但是不带电。是中性粒子。在对各种原子核进行的实验中,发现质子和电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两种基本粒子。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氢原子核(H)最简单,它就是一个质子,核外有一个电子绕着它转;氦原子核(He)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核外有2个电子绕着它转;锂原子核(Li)是由3个质子和4个中子组成的,核外有3个电子分两层绕着它转;铍原子核(Be)由4个质子和5个中子组成,核外有4个电子分两层绕着它转;……同学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
板书:〈各种原子核内质子的个数(核的电荷数)和核外电子的个数都相同,它也等于该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总数叫做核的质量数,它等于该元素原子量的整数部分。〉 小结:
③原子核的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④原子核的质量数=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
A⑤ 符号ZX表示原子核,X:元素符号;A:核的质量数;Z:核电荷数
教师:给出思考与讨论题。
一种铀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35,问:它的核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多少? 学生回答:核子数是235,质子数是92,中子数是143。 点评:学生回答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同位素(isotope)
(1)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因而互称同位素。
(2)性质:原子核的质子数决定了核外电子数目,也决定了电子在核外的分布情况,进而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因而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学生一边听,一边看书。 提问:列举一些元素的同位素? 学生回答:
氢有三种同位素:氕(通常所说的氢),氘(也叫重氢),氚(也叫超重氢),符号分别是:
1123H,1H,1H。
1214碳有两种同位素,符号分别是6C,6C。
点评:举例说明同位素的性质,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例1 已知镭的原子序数是88,原子核质量数是226.试问: (1)镭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多少? (2)镭核的核电荷数和所带电荷量是多少? (3)若镭原子呈中性,它核外有多少电子?
228228(4) 88Ra是镭的一种同位素,让226 88Ra和 88Ra以相同速度垂直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中,它们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是多少?
解析 (1)镭核中的质子数等于其原子序数,故质子数为88,中子数N等于原子核的质量数A与质子数Z之差,即N=A-Z=226-88=138. (2)镭核的核电荷数和所带电荷量分别是 Z=88,Q=Ze=88×1.6×10
-19
C=1.41×10
-17
C.
(3)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故核外电子数为88.
v2mv(4)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故有qvB=m,r=,rqB
r226226113
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但质量数不同,故==.
r228228114答案 (1)88 138 (2)88 1.41×10113(4) 114
-17
C (3)88
针对训练 除天然元素外,还可以通过合成的方法获得新的人造元素,如1996年德国的达姆
208
施特重离子研究所就合成了一种新的人造元素,它是由7030Zn撞入一个 82Pb的原子核,并立即
释放出一个中子后而合成的,则该新元素的( ) A.原子序数为112 B.核子数为278 C.原子序数为113 D.中子数为165 答案 AD
2.核反应: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叫核反应。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
14741N?2He?178O?1H9441Be?2He?126C?0n例:写出下列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1)1123Na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质子(2)1327Al俘获1个α粒子后放出1个中子(3)816O俘获1个中子后放出1个质子
(4)1430Si俘获1个质子后放出1个中子
学生:理解并记住核反应方程,通过方程理解核反应中遵循的规律。
点评:这部分主要为老师讲解,学生通过前面已学的知识来掌握新的知识。再通过例题进行巩固。
(三)课堂小结 1.原子核的组成。 2. 核反应和核反应方程 学生总结,讨论。 ★教学体会
这节课揭示了原子核是可分的。展示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有关事实,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的好素材。核物理研究的是原子核的组成及其变换规律,是微观世界的现象,不想宏观世界那样看得见,摸得着,研究起来也就更困难。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对核物理的相关实验基础和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有所体会,了解人类是怎样认识微观世界的。
★课堂练习
1.α粒子轰击氮14核后放出一个质子,转变为氧17核(17 8O).在这个氧原子核中有( ) A.8个正电子 C.9个中子 答案 CD
解析 核电荷数为8,即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7,所以中子数为17-8=9,答案为C、D. 2.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方程是( )
430A.2713Al+2He→15P+x 14N+4He→17O+x B. 72 8
B.17个电子 D.8个质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