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逻辑学案例分析

法律逻辑学案例分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8:37:50

性或本质属性

的反映。外延就是对概念对象的反映,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概念的内涵是从

面,外延是从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数量方面来明确概念的。如“侵犯财产罪 “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把公私财物占为己有,或者故意破坏公私财物的行

犯财产罪的本质特征。其外延包括有七条具体罪名,即抢劫罪、盗窃罪、抢夺

敲诈勒索罪、贪污罪、故意破坏公私财物罪。

数罪,这的确

是件复杂的工作。明确罪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确定罪名的必要前提之一。

。“抢劫罪”是

说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抢夺罪的

29

内涵是乘人不

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通过对这两个概念

可以知道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异同。

(1)从主观条件上看,两者都是故意犯罪;

(2)从侵害的客体来看,两者所侵害的对象都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但抢劫罪

私财物外,还侵犯了人权,使被害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

(3)从犯罪的手段来看,它们二者是有所区别的。抢劫罪与抢夺罪其行为都是 抢

的手段不同,前者是公开对被害人实施暴力或胁迫,迫使被害人不得不交出财

物抢走。后者则是乘人不防备、不注意的时候夺取财物的行为。

(4)从犯罪的结果来看,二者也不相同。抢劫罪的构成不必要求“数额较大

罪的定罪必须是“数额较大”的行为。

定于它的内涵

。如上述抢劫罪的外延,就是指凡是具有抢劫罪内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那类

30

行为的人,都

应定为抢劫罪,反之,凡是犯了抢劫罪的主体,也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刑法规定

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者都反映了那类事物共同的(特有的)本质属性。明确

外延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明确罪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司法工作者正确 件之一。

涵和外延,是

对对象客观本质的抽象、概括。罪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则是对主体的犯罪行为

征进行的抽象和概括。它主要是揭示触犯了刑律的犯罪行为及所造成的损害结

的内涵一般包含有三个要素,即:犯罪行为的主观动机、犯罪行为的特征、犯

的损害结果。如“放火罪”。我国刑法规定,放火罪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

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的外延则指凡是具有这一内涵的所有行为。

31

他去广州出差

的机会多次倒卖走私手表50多块,获利800余元。这种行为究竟是否犯罪?犯

正确认定罪名?

?

根据这一罪名

的行为特征,与被告金某的行为进行对照。

规,破坏国

、进出口物品管理和关税管理,非法运输、携带或邮寄货物、金银、票据、有

他物品进出国(边)境,逃避海关监管,逃套外汇,偷漏关税,情节严重的行为

私罪的法律规范说明:走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在客观方

行为,在主观方面必须是以获取非法利润为目的的行为,并具有犯罪的故意。

我国《刑法》

32

搜索更多关于: 法律逻辑学案例分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属 性或本质属性 的反映。外延就是对概念对象的反映,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概念的内涵是从 面,外延是从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数量方面来明确概念的。如“侵犯财产罪 “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把公私财物占为己有,或者故意破坏公私财物的行 犯财产罪的本质特征。其外延包括有七条具体罪名,即抢劫罪、盗窃罪、抢夺 敲诈勒索罪、贪污罪、故意破坏公私财物罪。 罪、诈骗罪、 为”。这是侵 ”,其内涵是: 对象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