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煤矿安全规程知识竞赛命题(煤尘爆炸防治防灭火)

煤矿安全规程知识竞赛命题(煤尘爆炸防治防灭火)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27:04

19、启封火区和恢复火区初期通风等工作,必须由通风部门负责进行,火区回风风流所经过巷道中的人员必须全部撤出。(错误)必须由矿山救护队负责进行 20、不得在火区的同一煤层的周围进行采掘工作。(正确)

四、简答题:

1、当井下发现自燃发火征兆时采取的措施?

答:当井下发现自然发火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在发火征兆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必须撤出人员,封闭危险区域。进行封闭施工作业时,其他区域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出。

2、简述采用阻化剂防灭火时, 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一)选用的阻化剂材料不得污染井下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二)必须在设计中对阻化剂的种类和数量、阻化效果等主要参数作出明确规定。(三)应当采取防止阻化剂腐蚀机械设备、支架等金属构件的措施。 3、简述采用凝胶防灭火时, 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采用凝胶防灭火时,编制的设计中应当明确规定凝胶的配方、促凝时间和压注量等参数。压注的凝胶必须充填满全部空间,其外表面应当喷浆封闭,并定期观测,发现老化、干裂时重新压注。

4、简述火区同时具备哪些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已熄灭。

答:(一)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者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二)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0%以下。(三)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四)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者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五)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1个月以上。

5、简述《规程》对火区周围行采掘工作、隔离火区煤(岩)柱设置的有关规定。。

答:不得在火区的同一煤层的周围进行采掘工作。在同一煤层同一水平的火区两侧、煤层倾角小于35°的火区下部区段、火区下方邻近煤层进行采掘时,必须编制设计,并遵守下列规定:(一)必须留有足够宽(厚)度的隔离火区煤(岩)柱,回采时及回采后能有效隔离火区,不影响火区的灭火工作。(二)掘进巷道时,必须有防止误冒、误透火区的安全措施。煤层倾角在35°及以上的火区下部区段严禁进行采掘工作。

五、论述题:

1、论述采用灌浆防灭火时,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一)采(盘)区设计应当明确规定巷道布置方式、隔离煤柱尺寸、灌浆系统、疏水系统、预筑防火墙的位置以及采掘顺序。(二)安排生产计划时,应当同时安排防火灌浆计划,落实灌浆地点、时间、进度、灌浆浓度和灌浆量。(三)对采(盘)区始采线、终采线、上下煤柱线内的采空区,应当加强防火灌浆。(四)应当有灌浆前疏水和灌浆后防止溃浆、透水的措施。

2、论述采用均压技术防灭火时, 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一)有完整的区域风压和风阻资料以及完善的检测手段。(二)有专人定期观测与分析采空区和火区的漏风量、漏风方向、空气温度、防火墙内外空气压差等状况,并记录在专用的防火记录簿内。(三)改变矿井通风方式、主要通风机工况以及井下通风系统时,对均压地点的均压状况必须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均压状态的稳定。(四)经常检查均压区域内的巷道中风流流动状态,并有防止瓦斯积聚的安全措施。

3、论述采用氮气防灭火时,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一)氮气源稳定可靠。(二)注入的氮气浓度不小于97%。(三)至少有1套专用的氮气输送管路系统及其附属安全设施。(四)有能连续监测采空区气体成分变化的监测系统。(五)有固定或者移动的温度观测站(点)和监测手段。(六)有专人定期进行检测、分析和整理有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等规章制度。

4、论述永久性密闭墙的管理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一)每个密闭墙附近必须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并悬挂说明牌。(二)定期测定和分析密闭墙内的气体成分和空气温度。(三)定期检查密闭墙外的空气温度、瓦斯浓度,密闭墙内外空气压差以及密闭墙墙体。发现封闭不严、有其他缺陷或者火区有异常变化时,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四)所有测定和检查结果,必须记入防火记录簿。(五)矿井做大幅度风量调整时,应当测定密闭墙内的气体成分和空气温度。(六)井下所有永久性密闭墙都应当编号,并在火区位置关系图中注明。密闭墙的质量标准由煤矿企业统一制定。 六:案例分析:

某煤矿煤炭自燃火灾事故案例

×年12月12日14时30分,某煤矿4322综放面停采撤架期间上端头发生一起煤炭自然发火事故。 矿井及火区概况

该矿1975年开始兴建,1981年开始商业生产,其主采煤层为山西组第3层煤,平均厚度为8.29米,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年。该矿属低瓦斯矿井,3层煤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有自然发火倾向,自然发火期平均3-6个月。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长壁式采煤方法,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主要通风机工作方式为抽出式。

4322综放面1999年11月开始回采至2000年10月底采至设计停采线。为减少断层损失煤量,依据4303综放面过8m断层的成功经验,矿研究将停采线向外延长70m,推过王楼一号断层(该断层落差5m)。

在过断层过程中和过联络巷(4322-2#联络巷和4324-2#联络巷)时顶板难以控制,冒顶频繁,工作面压力大、顶板破碎,普遍丢失顶煤,丢煤厚度最厚达5.9m。工作面没提起刀来,造成割底板进入全岩,导致工作面推进速度慢,特别从10月11日到11月20日41天只推进了29.6m, 4322面被迫于11月20日在4322二号联巷上停采。

12月12日13点10分支架后煤层自然发火,并快速发展,烟雾迅速蔓延,采取调压措施仍不能将烟雾逼退,直接灭火无法进行,13日2点决定封闭处理。 事故经过

11月6日发现6#支架(支架编号自下而上)顶板有微量一氧化碳,7日在同一位置的一氧化碳上升到30ppm。11月11日在l#支架后部顶板查出一氧化

碳218ppm,之后在工作面下部架间窝,顶板都能查出一氧化碳,这段时间通风队在回风隅角向l#架后部顶板打钻注水。11月20日工作面停采,到11月23日整个工作面支架前梁顶板、架间钻孔内都能查出一氧化碳,并发现64#,69#、106#支架破碎顶板有少量雾气。发现一氧化碳后通风队员立即全力以赴采取用煤电钻打眼插管、注阻化剂、注水、注黄泥浆等措施进行治理,特别针对出雾气的地点打钻注阻化泥浆,11月25日后情况有所好转,26日40#、44#支架顶板又出现少量雾气,11月29日开始向4322上顺槽沿空侧以及4320停采线压注黄泥浆。

11月29日105#支架顶板气样分析一氧化碳高达1312ppm,并首次分析出乙烯(C2H4),11月30日夜班同一地点有煤焦油味,通风人员又在105#架顶和其它地点注浆,井在2#轨道下山向4322面上隅角打钻注浆。根据以往在撤面时支架间以及顶板出现一氧化碳时采取插管注水的治理经验,即在工作面架间采用煤电钻打孔注水处理,共计施工300多个孔。注水后一氧化碳有所下降,12月1日到5日工作面架间钻孔一氧化碳趋于稳定,随开始边处理边撤架子工作。12月6日到7日气样分析部分钻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在逐步升高,12月8日105#支架钻孔中一氧化碳浓度猛升到6201ppm。12月9日工作面下部跨落比较严实,工作面风量降到229m3/min,由于升压的作用工作面上部钻孔中一氧化碳浓度又迅速下降,但是下顺槽外工作面一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从12月10日开始迅速升高。

12月11日13时西风井主要通风机停风15分钟后发现进风隅角和43#、44#架后有微量青烟,注浆处理人员认为是雾气,随进行注浆注水处理后雾气消失,同时44#架后局部出现58℃的高温,经向44#、43#架后插管注水高温点消失,但有关人员没有认识到问题严重性。12月12日11时左右现场注浆注水人员在109#架和进风隅角后部发现烟雾,现场人员又采取注水注浆处理,通风队值班人员没有及时汇报矿领导。

13点10分观察人员进入工作面,发现烟雾往外扩散到工作面上口,当时现场人员就立即采用水冲直接灭火,但未找到火点,烟雾逐渐扩大。反风结束到恢复通风后约7分钟时间,烟雾进一步扩大,恢复正常通风后,烟雾扩至工作而上出口以外约20m处,现场人员用水冲散烟雾,并开启工作面上顺风机,人员己能到达工作面上口,准备进一步处理。但此时烟雾大,气温高,人员被迫撤出,己无法进行处理,14:20汇报矿调度室。调度室值班人员立即通知矿领导并向集团公司通风处做了汇报,16:40集团公司通风副总等领导到矿,立即与该矿研究治理措施。

由集团公司通风副总在调度室统一指挥,现场采取建立调压气室升压后仍不见效,工作面回风流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迅速上升。为了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13日2时由总指挥决定采取封闭火区措施,上顺第一道密闭墙距工作面出口约60m,第二道闭在三叉门以里约5m处;下顺第一道闭墙距工作面出口约30m,第二道闭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9、启封火区和恢复火区初期通风等工作,必须由通风部门负责进行,火区回风风流所经过巷道中的人员必须全部撤出。(错误)必须由矿山救护队负责进行 20、不得在火区的同一煤层的周围进行采掘工作。(正确) 四、简答题: 1、当井下发现自燃发火征兆时采取的措施? 答:当井下发现自然发火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在发火征兆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必须撤出人员,封闭危险区域。进行封闭施工作业时,其他区域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出。 2、简述采用阻化剂防灭火时, 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一)选用的阻化剂材料不得污染井下空气和危害人体健康。(二)必须在设计中对阻化剂的种类和数量、阻化效果等主要参数作出明确规定。(三)应当采取防止阻化剂腐蚀机械设备、支架等金属构件的措施。 3、简述采用凝胶防灭火时, 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