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化学全册《7.3 几种重要的盐(第3课时)》教案(新版)沪教版
几种重要的盐
课题 7.3几种重要的盐(第3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活动顺序,能根据此判断有关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2.通过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依此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 金属活动顺序探究方案的设计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 讨论 比较 归纳 教学媒体 实验仪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明确目标】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 酸碱盐各有什么性质与用途?写出各自代表性的反应
【新知导学】:
1、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
金属活动性比较 ,方程式 2、相同条件下,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 金属活动性比较 ,方程式 3、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金属活动性比较 ,方程式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活动一、(一)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
(1)反应物达到的条件:一般要可溶于水(反应物有酸例外) (2)生成物达到的条件:
①生成物中有 析出;②有 放出;③有 生成。 生成物应至少达到上述中的 个条件,反应才能发生。 2.几种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1)酸 + 碱 → 盐 + 水 (条件:一般都能发生)
1
例: HCl+Cu(OH)2—— H2SO4+Ba(OH)2——
HNO3+Ca(OH)2—— (2)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条件:盐为CO3盐或盐可溶,且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例:HCl+AgNO3—— H2SO4+BaCl2——
HCl+CaCO3—— H2SO4+Na2CO3—— (3)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条件:反应物二者均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 例:NaOH+CuSO4—— Ca(OH)2+Na2CO3——
Ba(OH)2+CuSO4—— Ba(OH)2+Fe2(SO4)3—— (4)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条件:反应物二者均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 例:NaCl+AgNO3—— MgSO4+Ba(NO3)2—— Na2CO3+BaCl2—— Na2CO3+AgNO3—— 活动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Ca、Na、 、 、 、 、Sn、Pb、(H) 、 、 、Pt、Au。 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 。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注意:盐可溶,前置后,钾、钙、钠,不是与盐反应而是先与水反应)。
观察与思考:钠与CuSO4溶液的反应。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典型例题:探究金属活动顺序的方案设计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试剂,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可选用的试剂有:A.铝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铝 G.硫酸亚铁。
请填写你设计的方案的实验报告: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2-
综合实验结果和已知的事实,Al、Mg、Cu、Fe、Zn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总结:1. 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置换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化合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
2.KNO3 、NaNO3等一般不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2
3.有哪些反应可以得到MgSO4?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升:1.将铁放入Cu(NO3) 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入稀盐酸,若:(1)在滤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滤渣中一定有 。
(2)在滤液中无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可能有 ,滤渣中可能有 。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课堂作业】 【课后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