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4高考化学教与练特训秘籍3

2014高考化学教与练特训秘籍3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6:51:34

2014高考化学教与练特训秘籍3

考纲展示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知识整合

第一课时

考点1 化学反应与能量 1、几个概念

(1)反应热: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为反应热.

(2)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 molH20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3)燃烧热:20 ℃ 、 101 kPa 时, 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反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KJ/mol”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5

(1)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反应不注明温度和压强,是在 298K 和 1.013*l0Pa 条件下进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或晶型。常用 s 、 1 、 g 、 aq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稀溶液。

(3) △ H 与方程式化学计量数有关,注意方程式与对应 △ H 不要弄错,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4)在所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后写下 △ H 的数值和单位 ( kJ/mol )。 (5)当 △ H 为“一”或“△ H < 0”时,为放热反应;当 △ H 为 “ + ”或“ △ H >0”时,为吸热反应。 3、关于反应热点计算

(1)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相同。

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某些无法直接测量的反应的反应热。

(2)运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热的计算,可以从反应式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质量、标准状况下体积、反应热等对应关系,列式进行简单计算.

(3)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必须与 △ H 相对应,如果化

学计量数加倍,则 △ H 也要加倍.尤其是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直接相加减,化学计量数必须与 △ H 相对应。 典例解析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 1 -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例2、( A )

A . Zn ( s ) + CuSO4(aq )==ZnSO4 ( aq ) + Cu ( s ) . △ H == 一 216kJ · mol

1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 . CaCO3( s )== CaO( s ) + CO2 ( g ) △ H = + 178 . 5 kJ · mol ,反应物总

一1

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C . 101 kPa 时, 2H2 ( g ) + O2 ( g )==2H2O ( l ) △ H =一 571 . 6 kJ · mol

1

, H2 的燃烧热为 571 . 6 KJ · mol

D . . H ( aq ) + OH ( aq ) ==H2O ( l ) △ H =一57 . 3 kJ·mol ,

含 1 mol Na O H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 0 . 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 57 . 3kJ

+

一1

一1

热量

例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例4、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 2CO(g); △H=-221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 H2O(l); △H=-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1

-1

+

_

-1

B、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1

—1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当堂训练

1、下列变化一定是吸热反应的是:

A、凡需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 B、所有的分解反应

C、将热能转变为化学能的反应

D、生成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 2、化学反应的特征是

- 2 -

A、发光发热 B、能量发生变化 C、状态发生变化 D、有化学键类型的变化

3、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反应,前一个反应放出的热量比后一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的是(反应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均按化学方程中的化学计量数计算)

① 2H2(g)+ O2(g) = 2H2O(g) 2H2(g)+ O2(g) = 2H2O(l) ② C(s)+ O2(g) = CO2(g) C(s)+ O2(g) = CO(g) 1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 D2、①②都不符合题意 4、把纯碘化氢气体装入密闭容器中,它将按2HIH2 + I2反应进行分解(正反应吸热),当系统在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碘化氢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 B、碘化氢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 C、加催化剂不会影响达到平衡的时间 D、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平衡状态的到达 5、已知可逆反应2SO2 + O2 2SO3,当生成2 mol SO3时放出热量为Q, 现将1 mol SO2和0.5 mol O2在相同条件下反应生成SO3放出的热量为Q1,则 A、Q1 = Q B、Q1 < Q C、2Q1 > Q D、无法判断 116、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已知2212g石墨或金刚石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依次为Q1和Q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1 < Q2 B、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石墨具有的能量比金刚石低

D、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 7、已知:

H2O (g) = H2O (l);△H = Q1 kJ/mol

C2H5OH (g) = C2H5OH (l);△H = Q2 kJ/mol

C2H5OH (g) + 3O2 (g) =2CO2 (g) + 3H2O (g) ;△H = Q3 kJ/mol 若使23g 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热量为 A.Q1+ Q2 +Q3 B.0.5(Q1 + Q2 +Q3)

C.0.5Q1 —1.5Q2 + 0.5Q3 D.1.5Q1 —0.5Q2 + 0.5Q3 课后检测

1、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量越大越好 B.固体燃料块越细越好

C.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雾状喷出 C. 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2、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1

C(石墨)+O2(g)=CO2(g) △H=-393.51kJ·mol

-1

C(金刚石)+O2(g)=CO2(g) △H=-393.41kJ·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 B.从金属矿石中提炼金属一般步骤依次是:矿石的富集、精炼、冶炼

- 3 -

C.硫酸的消费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 D.能源、信息、材料通常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

4、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 N2(g)+2O2(g)=N2O4(g);△H=+8.7kJ/mol

N2H4(g)+O2(g)=N2(g)+2H2O(g);△H=-534.0kJ/mol 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N2H4(g)+N2O4(g)=3N2(g)+4H2O(g);△H=-542.7kJ/mol

B.2N2H4(g)+N2O4(g)=3N2(g)+4H2O(g);△H=-1059.3kJ/mol

C.2N2H4(g)+N2O4(g)=3N2(g)+4H2O(g);△H=-1076.7kJ/mol

D.N2H4(g)+ N2O4(g)= N2(g)+2H2O(g);△H=-1076.7kJ/mol

5、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 H2O(g)=H2O(l);△H1=Q1 kJ/mol C2H5OH(g)=C2H5OH(l);△H2=Q2 kJ/mol

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 kJ/mol

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Q1+Q2+Q3 B.0.5(Q1+Q2+Q3)

C.0.5Q1-1.5Q2+0.5Q3 D.1.5Q1-0.5Q2+0.5Q3 6、已知25℃、101kPa条件下:

-1

4Al(s)+3O2(g)==2Al2O3;△H=-2834.9kJ·mol

-1

4Al(s)+2O3(g)==2Al2O3;△H=-3119.1kJ·mol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

7、下列有关H(aq)+OH(aq)=H2O(l);△H=-57.3kJ/mol的离子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 B.反应物一定是强酸与强碱

C.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都可以这样表示

D.代表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7.3kJ。

8、气态中性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I1),气态正离子继续失去电子所需最低能量依次称为第二电离能(I2)、第三电离能(I3)??下表是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的电离能[单位:eV(电子伏特)]数据。 元素 甲 乙 丙 丁 I1/eV 5.7 7.7 13.0 15.7 I2/eV 47.4 15.1 23.9 27.6 I3/eV 71.8 80.3 40.0 40.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B.乙的化合价为+1价 C.丙可能为非金属元素 D.丁一定是金属元素

9、含20.0克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

- 4 -

搜索更多关于: 2014高考化学教与练特训秘籍3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化学教与练特训秘籍3 考纲展示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知识整合 第一课时 考点1 化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