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孝感市重点名校高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重点名校高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2:19:36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25=50′)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3.解析:选D 演绎推理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再设计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属于假说内容;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测交结果为:30株高茎,34株矮茎,属于实验结果,是验证过程不是演绎过程。 6. 解析:选C 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最后得到的结果应该是DD∶Dd∶dd=1∶2∶1,而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与之不符,导致实验结果失败的原因是每次抓取后将橡皮块放在旁边,没有将抓取的橡皮块放回原来的容器中,使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不相等,所以应该改变的做法和理由是:在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橡皮块放回原桶,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14.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即是重组类型,需要以亲本表现型作参考,依题意,两纯合亲本的基因型可为YYRRyyrr或YYrryyRR。

16.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一个卵细胞只是一种。 18.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染色体组成“两两相同,两两互补”。

21.依题意,该女儿的基因型为XX或XX,比例为1:1,与正常男子XY结婚,后代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 1/4 = 1/8 。

24.解析:选A 从题图中可看出,a、 b、 c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DNA该细胞的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即染色体在星射线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在每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只能为N,不可能为2N;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此时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如果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在有丝分裂的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二、非选择题(50′)

26.【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有丝分裂)中 染色体形态 (染色体)数目 (2)①混入别的花粉(实验要求以外的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 (2分) ②Aa、aa AA、Aa ③将紫红粒玉米和黄粒玉米培养成植株,分别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2分)

【解析】(2)①人工授粉前后,雌、雄花序都进行套袋处理,其目的是防止混入别的花粉(实验要求以外的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进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②授粉Ⅰ和授粉Ⅱ是自交,授粉Ⅲ是杂交,由三种授粉的结果可知,紫红粒玉米为显性,黄粒玉米为隐性。③若要进一步设计实验确定玉米粒色的显隐性关系,可将紫红粒玉米和黄粒玉米培养成

BB

Bb

B

1 C 14 C 2 B 15 C 3 D 16 D 4 B 17 C 5 C 18 B 6 C 19 B 7 D 20 D 8 A 21 B 9 D 22 D 10 B 23 D 11 B 24 A 12 C 25 D 13 B 植株,分别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自交),观察后代玉米种子的颜色,出现性状分离的亲本所具有的性状为显性。

27. 【13分,每空1分】 (1)矮茎 高茎 (2)去雄 人工授粉 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 套袋 (3)3:1 DD:Dd:dd=1:2:1 (4)① C 圆粒 ②B ③测交 ④RRRR或RRRr

28. 【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Ⅱ Ⅰ (2)Ⅰ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

(3)XX或XX XY (4) ①XY或XY ②让该果蝇与截毛雌果蝇杂交,分析后代的表现型情况(2分)

EE

Ee

E

Aa

aA

③A和a分别位于X和Y染色体上; A和a分别位于Y和X染色体上

【解析】(1)由题图知,A和a在X、Y染色体上都含有,应位于图甲中的Ⅰ区域,而E和e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应位于图甲中的Ⅱ区域。

(2)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上同源区域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即图中的Ⅰ区域。

(3)由于控制眼色的基因E、e位于X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域,所以,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Y,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X或XX。

(4)由于A和a位于图甲中的Ⅰ区域,且刚毛对截毛为显性,所以,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Y或XY。要探究基因A和a在X、Y染色体上的位置,应让该果蝇与截毛雌果蝇(XX)杂交,再根据后代的表现型确定基因位置。

29. 【10分】(1)初级卵母细胞 (2)8 4 ② (3)③⑥ 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4)② 第一极体 (5)次级卵母细胞 aB

【解析】(1)根据图丙所示,此为雌性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存在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D图中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2)图甲中B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E 细胞含有4条染色单体,染色体的数目以着丝点的数目为准;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属于乙图中的②阶段。(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加倍都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处于乙图中的③⑥阶段。加倍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4)图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是第一极体,对应图丙中的②。(5)图丙中的细胞Ⅱ为次级卵母细胞,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细胞②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细胞Ⅴ的基因组成是Ab,细胞Ⅳ的基因组成则是aB。

30. 【7分】 (1)XX XY XX或XX (2)Ⅰ1→Ⅱ4→Ⅲ8→Ⅳ14 (3)0 1/4 1/2

【解析】Ⅱ4和Ⅲ10均为色盲男性,基因型均为XY。Ⅲ7和Ⅲ8正常,生出色盲儿子Ⅳ14,则基因型分别为XY和XX,Ⅲ

13

b

B

Bb

Bb

b

BB

Bb

aa

Aa

aA

EE

Ee

E

为女孩,表现正常,其基因型为XX或XX。Ⅳ14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Ⅲ8号,Ⅲ8号色盲基因来自她的父亲Ⅱ4号,

B

Bb

bb

BBBb

而Ⅱ4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Ⅰ1号。Ⅲ7和Ⅲ8的基因型为XY和XX,其后代中不会出现色盲女孩(XX),概率为0,生出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生出男孩色盲的概率为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25=50′)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3.解析:选D 演绎推理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再设计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属于假说内容;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测交结果为:30株高茎,34株矮茎,属于实验结果,是验证过程不是演绎过程。 6. 解析:选C 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最后得到的结果应该是DD∶Dd∶dd=1∶2∶1,而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与之不符,导致实验结果失败的原因是每次抓取后将橡皮块放在旁边,没有将抓取的橡皮块放回原来的容器中,使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不相等,所以应该改变的做法和理由是:在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橡皮块放回原桶,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14.表现型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